
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148060.docx
8页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其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神话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罚鲁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下列各项史实与鲁国有关的是① 老子担任史官②曾侯乙墓编钟③最早记录哈雷彗星④孔子兴办私学2.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大量改革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 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势力越来越大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推行3.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矛盾的变化D.统治者增强国力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商鞅变法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4. C.重农抑商D.建立县制西域都护的设置,有重大历史意义,其主要表现在①西汉的疆域得到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②促进了中西贸易发展③加强了民族经济的发展④促进了民族融合5. 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说明A.汉政府重视构建多元文化体系B.丝绸之路有利于文化交流C.中国与印度半岛国家有了直接交往D.汉匈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6. 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江南农业的开发扩展到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B. 中原环境破坏状况加剧C. 西北嘉峪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D. 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开发成就可喜7. 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扬佛教和道教的产物B. 千佛洞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C. 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8. 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纸张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是在A.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时期11.陶渊明的的田园诗折射出现实生活的A.恬淡舒适B.政治黑暗C.民族融合D.战乱频繁12.隋唐时期,中国与夭竺的交往A.主要是经济交流B.以佛教为纽带C.以互派留学生为主D.受到皇帝的压制13. 唐朝主管官员考核和任命的机构隶属于14.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御史大夫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葛苣、印度的刀豆、泼棱国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频繁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15.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该现象不能反映的是A.江南经济地位上升B.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C.大运河发挥了水路交通的作用D.南北经济交流加强16. 与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相比,唐朝中期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特点是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改变了征税标准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17.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新现象的是A.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新的科学技术B.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造成威胁C.政府几次实行海禁D.吸取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18.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A.重用名臣、虚怀纳谏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19. 北宋在军事部署上,最能体现其“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目的的是A.剥夺大将兵权B.解除节度使的权利C.禁军定期更换驻地D.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20. 元初统治者一开始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为牧场”,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元朝统治者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B. 元朝民族融合大为增强,封建化进程加快C. 元朝统治者注意缓和民族矛盾,以维护其统治D. 落后民族被中原先进文明所征服21. 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①“守内虚外”②“强干弱枝”“内外相制”③吸收了中原的先进文化④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 北宋的科举制有所发展创新,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是A.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B.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C.实行糊名法D.殿试成为定制23.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以后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C.火药在军事上广泛运用D.造纸术传播推广宋辽通过澧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这次议和的背景是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B.北宋在财政上非常非常充足24. C.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D.北宋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下列地方机构(官员)具有监察功能的是①汉武帝时期的刺史② 北宋初期的通判③元朝时期的行省④明朝的提刑按察使司25.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北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B.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防止了地方腐败D.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A.加强了皇权B.限制了皇权C.被雍正帝废除D.权力在六部之下30.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是指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C.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D.科学、文学、教育等在古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31.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逐渐影响世界,外来文化成就也逐渐传入中国33. 下列文化成就中,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有①营造洛阳白马寺②修建敦煌莫高窟张衡制造地动仪④徐光启编写〈〈农政全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2.武则夭时期,未经考试而“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时人讽刺这种现象“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这种现象表明A.武则夭反对科举制B.武则夭夸大自己的政绩C.科举制不能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D.武则夭不拘一格广揽天下人才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其重要的科学价值是A.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B.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C.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D他是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反映唐代和谐社会生活的有①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②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34. ③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不能说明A.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C.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36. 〈〈唐六典》记载:D.阶级矛盾缓和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A.鼓、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C.经商的人很多D.宋代话本兴起的社会原因是A.宋词的形成与发展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朱熹提出“存夭理,灭人欲”A.夭体运行法则39.B.商业交往形式多样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天理”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具体是指C.人性D.儒家道德规范B.D.,其中B.社会发展规律卜列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中,属于黄宗羲主张的是“凡市,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与会;日入前三刻,击三百声,而众"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天下治矣”“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诛杀满州人所立之皇帝,……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包括A.国内市场扩大,商业繁荣B.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商品经济开始动摇封建社会根基二.材料解析题:4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情况?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Mil,枷,UM人数单位【单位〕万材料二禁军官印一一“拱圣下千都虞候朱记”铜印(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太祖加强禁军的目的是什么?是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所采取的措施?(4分)(3)假如北宋初年契丹突然来犯,边境告急,持有铜印的将领能否直接统领麾下的军队前往救援?为什么?(3分)(4)宋神宗年间,将领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3分)42、(14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
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麋》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清]钱泳〈〈登楼杂记》(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分)(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4分)(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6分)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通典》卷十〈〈漕运》材料二(通济渠和邢沟开通后)水面网四十步,通龙舟,…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大业杂记》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一一〈〈隋书》卷六八〈〈阎毗传》材料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体《汴河怀古》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请回答:(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3分)(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3分)(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009--2010第一次高三模拟试题历史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