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doc
5页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一、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产生背景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以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线,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适应这一需要,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学者又称新自由主义为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在与凯恩斯主义的论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政治经济领域内,它拒绝国家的干预和控制;在社会福利领域内,它反对福利思想的传播和福利国家的构建,主张通过自由市场机制和个人的自我负责来取代长期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借以减轻国家的负担,激发个人的进取精神二、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代表人物1、哈耶克(1)个人简介哈耶克(1899-1992)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1938年加入英国籍2)主要思想首先,提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他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了投资,一旦银行停止信贷扩张,经济就会由于缺乏资本而爆发危机其次,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他把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的出现归罪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再者,哈耶克一直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认为社会目标是个人目标的总和,社会目标不能抑制个人目标而社会主义贬低人的个人目标,而遵从于社会的目标,限制了利己的动力计划经济中的集中决策没有市场经济中的分散决策灵活,所以社会主义不可能有高效率;而且社会主义违背人性,计划经济导致政府集权,是“通向奴役的道路”最后,他还反对西欧社会民主党和英国工党的社会改良措施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1974年他与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弗里德曼(1)个人简介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2)主要思想、首先,弗里德曼提出了失业与通胀不可替代理论该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胀的替代关系是短暂的,长期内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失业率是由影响劳动供给与需求的实际条件决定的,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胀存在替代关系的原因是名义需求的变动其次,他提出了负所得税的主张弗里德曼认为,失业导致的贫困,是由政府干预的结果每个人应该自由的使用其人力资源来获得食物、衣服、住所以及医疗政府不应该承担由于事故或疾病导致的无法养活自己的人弗里德曼认为,负所得税可以达到以下福利目标:他可以使用公共基金集中用于穷人,它将穷人当作认真尽职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当作无能的、受国家保护的人来对待,它使穷人有自助的动力此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凭单计划弗里德曼认为随着社会的越来越富裕,收入分配越来越平均,政府资助教育的理由越来越少教育凭单计划既能保证父母享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又能保持现有财政来源的简单、可行的办法三、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观点(一)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1、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实质上是撇开人们的社会属性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谈,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造一种抽象的“理想市场”作为理论前提。
2、倡导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动机和行为认为集体的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任何集体的利益的实现不应该以压制合理的个人利益为代价社会目标不能抑制个人目标3、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自由地交易、消费和自由地就业4、支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是分配资源的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集中决策体制下不可能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政府不可能有充分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5、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认为由国家来计划经济、调节分配,破坏了经济自由,扼杀了“经济人”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效率,只有让市场自行其是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经济活动都应该取代公共行为,政府不要过多干预6、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新自由主义流派有的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但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一是“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二是私有化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市场化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哈耶克在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①计划经济不仅仅是没有效率的,也必然是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二)新自由主义在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观点1、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哈耶克主张,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
哈耶克进一步主张,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哈耶克主张,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著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2、哈耶克的自由观:自由不取决于其环境中其他选择的机会和范围的大小,而仅取决于他能否按他自己的决定和计划形式的可能性即自由意味着没有强制社会存在着两种保障:一种是有限度的保障,即防止严重的物资匮乏的保障,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最低限度的收入保障,也是在市场体系之外对市场体系的补充;另一种则是绝对保障,这是一种只能为一部分人提供,并且只有控制或取消市场才能提供的保障哈耶克则主张有制度的保障3、必须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哈耶克提出要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认为政府提供保障的方式要尽可能地符合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政府的非强制性、利用竞争机制、尽可能少的收入再分配2、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他的新自由主义并不是完全的放任自由,同样他也反对无政府主义的主张②。
弗里德曼为政府的职能划定了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行使政府的职权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争:“维持法律和秩序、规定财产权的内容、作为我们能改变财产权的内容和其他经济游戏的规则的机构、对解释规则的争执做出裁决、强制执行合同、促进竞争、提供货币机构、从事对抗技术垄断的活动和从事广泛的被认为重要到行使政府能进行干预的邻近影响的消除,同时又包括补充私人的慈善事业和私人家庭队不论是疯人还是儿童那样的不能不责任的人的照顾① 谭扬芳•通往奴役之路评析[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② 李翔海•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保障系,2006.四、对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评价(一)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的主要贡献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需要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段后,已经渡过了一般垄断阶段和国家垄断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由国家垄断阶段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理论如果说国家垄断阶段需要的是凯恩斯主义;那末,国际垄断阶段需要的则是新自由主义作为完成形态的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方方面面都有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这就是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一体化。
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彼此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从短期来看,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强调了市场机制、资源自由流动的作用,对于资源复苏和资源配置具有积极意义,这样的认识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是有效的③(二)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的缺陷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偏激地全面否认政府的干预作用,否认市场失灵,漠视社会弱势群体,过分夸大市场机制的长期效应比如,哈耶克曾在《法、立法与自由》中提到:“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的、最终将使人类融合为一个整体的人人互相依赖的状态,只能是市场秩序的产物,而不能通过任何手段实现这种偏执的倾向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有极大的缺陷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对我国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经济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对于我国的福利事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 马晓强,王瑜,李艳军•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参考文献⑴谭扬芳•通往奴役之路评析[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⑵李翔海•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保障系,2006.⑶马晓强,王瑜,李艳军•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