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小学一师两班体育教学模式解码.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259648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3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小学“一师两班”体育教学模式解码    孙雪梅+++夏锦阳摘 要:“一师两班”是农村小学班额小、班级多,只有一名体育教师的情况下独立存在的一种特殊教学形态,旨在高效完成课程计划,落实小学体育课教学时数,解决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紧缺的问题通过六年“一师两班”的体育教学实践,形成了关于教学分组、体育骨干的任用、班级小集体的协调及解决方法和与班主任的沟通等方面的有效教学模式Key:农村小学;一师两班;体育教学;教学经验:G633.96 :A :1005-2410(2016)12-0029-02一、“一师两班”教学模式出现的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成家立业,他们的子女也跟着到城里上学,加之外来务工子女进城就读,以及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农村小学生源萎缩问题日益凸显,不少学校都出现了人走“楼”空、班额严重缩水的突出问题为此,农村学校出现了严重的教师超编与新的教师结构性不足,最突出的就是“语、数学科教师没课上,音、体、美、劳等课没有人上”的尴尬现象根据我市2015-2016年教育事业报表的统计数据,全市1400个班级,在校学生为50556人,平均班额为36人学校为了满足文化学科教师人人有课上,采取了小班化组织的形式,将原来常规班级40~50人的一个班级拆分成两个班,班级最多不超过30人,最少的不足20人。

      这样的安排是满足了文化教师有课上了,但按照国家课程开设的要求,班级授课制的音、体、美、劳等课就难以完成课程目标了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多数只有一名体育教师,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水平一4节课、水平二至水平三3节课计算,体育教师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兼职教师的出现,缓解了这一教学难题,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他们不要说完成认知、技能、情感的目标,就连游戏的组织、活动安全都不能保证,还滋生了学生无组织、无纪律的坏习惯这让后续接手高年级的教师还得从一年级的走、跑、跳、队形等基本的常规教学开始,就形成了体育教学从小学到大学无穷无尽的机械重复教学,使体育教学陷入低效、无趣的动作重复,最终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难堪格局为此,我们近6年采取的“一师两班”的体育教学模式,既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让体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这对解决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困难,推进农村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二、“一师两班”教学模式的解码1. “动态竞争”的科学分组形式两个班级同堂上课,从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班级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班同学在平时的班级文化熏陶下,一些自主能动性差、自我管理约束力弱的同学,在同班级优秀学生的带领下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在班级学困生的影响下渐渐缺乏学习主动性,在体育课教学时,控制不了自己、不受约束、过度表现、不合群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做好“一师两班”的教学分组显得特别重要首先,将两个班级视作一个完整的班级集体,全面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体育骨干等信息,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友伴分组、性别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分组形式,这里重点介绍常规教学中使用的“友伴竞淘分组法”具体操作流程是,教师按照班级男女生的比例,指定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小组的成员由学生自己选择组合,小组长负责协调每次课上的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每节课小结时,要评选出本节课表现突出的优胜组,学生思考下一节课期望加入的组优胜组推荐的优秀学生可选择加入未获胜的小组,组与组间进行合理的人员调配,优胜组中的优秀学生加入新的成员组后,要对自己所分配的小组成员在每节课上的表现都进行归纳总结,带领自己的小组一步一步超越其他小组和成员,取得成功后优秀生可晋级到“教练组”教练组”成员选出来之后,也相应将教练分成若干组,再从每个小组选出来两名学困生分配到教练组,由教练组成员负责学困生课上的组织和管理,务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这种不断流动的“友伴竞淘分组”,激发学生的热情,优化教学分组,融合复杂的群体,最终取得教学组织的高效化2.“四-三-三”的体育骨干培、选机制“一师两班”教学不同于以往单个班级授课,这个大班级的体育骨干来自两个不同的小班级,若单方面安排其中一个班级的体育骨干或者部分两个班级的体育骨干,都将影响其同学们的认同感和小骨干的管理影响力,会导致“一师两班”体育教学管理受阻或不顺畅。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体育骨干的培、选工作,采用“四-三-三”的体育骨干培、选机制,保障了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1)体育骨干培养的四条路径一是明确体育骨干培养的目标责任定期对体育骨干进行,按照培养体育教师的方法进行系统的训练,让他们知道体育教师有意识在培养我,增强体育骨干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体育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二是提升体育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向他们言传身教,使他们掌握组织、指导练习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指导能力三是树立体育骨干的威信在体育骨干确定之后,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帮助他们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安排让体育骨干带准备活动,指定小组长做好学生练习时的评价,安排体育骨干的帮扶对象,让他们养成自觉充当体育骨干的意识四是形成体育骨干培养链体育骨干培养要形成梯队,将培养对象中技术、能力优秀的体育骨干推荐为当体育委员、指导小老师,以培训过程中具备一定能力的体育骨干担任小组长,经常组织班级骨干徒手操和口令大比武,通过技能比武、竞选比赛形成不同层级的体育骨干培养链,让体育骨干处于动态的竞争机制中2)体育骨干选拔的三种方法一是平时体育课中发现骨干。

      平时上课的时候观察哪个班级的上课纪律明显好一点,体育骨干有意识地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在学生中有一定亲和力、影响力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进行重点培养二是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教师组织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民主选举,讲清选举的目的、规则、要求,结合同学们的自我推荐,把有能力、有水平、爱奉献的同学选出来,他们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三是小班体育骨干交叉组织管理教师有意识安排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教学管理任务,让两个班的体育骨干交叉进行,测试体育骨干在陌生小群体中的管理能力,查看体育骨干协助老师完成体育教学的能力,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3)体育骨干任用的三种类型一是任用“组织型”的体育骨干组织型”的体育骨干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威望,具备相当的影响力、亲和力,能够热情、积极地把学生组织起来多数学生愿意跟随在体育骨干的后面完成一定的体育教学任务选择这种类型的学生,他们能承担体育教师工作中的部分班级纪律、组织管理的工作,使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二是任用“指导型”的体育骨干指导型”的体育骨干本身接受能力强、身体素质好、掌握动作快,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协同老师帮助、指导、影响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型”体育骨干会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三是“训练型”的体育骨干训练型”的体育骨干个人的运动能力特别强,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属于学校运动队的主力队员或体育运动积极分子,有着参加校级以上运动比赛的经历,他们对运动的把握、提高运动成绩的技巧、运动训练的手段多有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用行动影响一批学生积极参加运动,吸引同伴提高运动的参与度3.“因势利导”的班级关系协调攻略在体育教学的自然班级中,学生形成小班级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群体意识比较成熟,在教学组织中不时会出现班级小团体与两班大环境不融合的情况例如,同学之间不服从分组、分组后有小情绪、练习中有争斗等情形等,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1)顺应小团体,挖掘竞争力两个班级同堂上课,可以适当在两个小班级之间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比赛(如短跑接力,15~30米为宜)以原班级为基本单位,挑战学生的小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挖掘学生竞争的潜能,让学生将更充分的精力投入到比赛中去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转移学生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2)创设新环境,建立新感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学生之间会建立新型的群体关系通过观察、调查,打乱原班级结构,采用友伴分组的办法,将兴趣喜好、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等相近的学生分成固定的小组,让他们重新构建新的小团体在采用这种教学分组形式时,要不定期的调整分组,让学生有更多、更广泛的接触机会,扩大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好性格孤僻、不太合群的同学,正确引导、鼓励他们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相互协作,以增强他们运动的兴趣和动力要善于接纳新同学加入新团队,通过不断地调整、组合,带动大部分学生甚至整个班级都积极地参加运动,使团队发展成为班之队教学过程中,不定期在课内或课间为他们举行乒乓球赛、篮球赛、团队协作等游戏比赛,构建新型的积极向上的合作团队,消解本位团队意识,融入大班级下的新型组织,让学生的小团体意识与班级的大发展方向一致,使“一师两班”在小团体的影响下不断奏出优美的乐章一师多班”体育教学是现阶段大多数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解决当前农村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而且对提高农村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学水平也大有帮助一师两班”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对“一师两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探索和尝试,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让农村的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比较正规的小学体育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Reference:[1]王盼.撤点并校背景下垦利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2]邹植阳.农村中学实施小班化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为例[J].体育师友,2016(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