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第二讲.ppt
85页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本章内容概要: 1、理解人的发展的涵义及规律; 2、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并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这些因素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 3、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概念,,,,特殊性,发展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要点: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能否 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个体身心发展是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 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 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 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三个过程 生命开始------生命结束 积极方向发展的过程 潜在力量------现实个性 两个方面 身体发展: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增强; 心理发展: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二者相互影响,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启示:,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意味着学校教育应重视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发挥是决定人的发展能否达 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意味着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学校教育过程要充 分对人的潜在能力予以信任,重视调动学生身心 发展的积极能动性三、个体发展的动因,基本思想: 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 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 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性善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 格塞尔(成熟机制) 威尔逊(基因复制),1、内发论,弗洛伊德——以情欲投射为标准,0-1岁: 口唇期,1-3岁: 肛门期,3-6岁: 前生殖器期,6-11,12岁: 潜伏期,11,12——: 生殖器期,小资料,口腔期(the oral stage,0-18个月),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 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 肛门期(the anal stage,18个月-36个月),按自己的意志大小便是满足婴儿性本能的最主要的方式要求婴儿在找到适当的场所之前必须忍住排泄的欲望,这与婴儿的本能产生了冲突 母亲在训练婴儿大小便时的情绪气氛,对其未来人格发展影响重大过分严格的训练可能会形成顽固、吝啬的性格;而过于宽松又可能形成浪费的习性。
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3~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性器官成为全身最敏感的部位,儿童常以抚摸性器官获得快感 这一时期的儿童都会产生想与异性父母有性爱关系的欲望,即所谓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 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会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吸取他们的行为、态度和特质进而发展出相应的性别角色而获得解决潜伏期(the latency stage,6~11岁),儿童的性本能是相当安静的,有关性的和侵犯的幻想大部分都潜伏起来,埋藏在无意识当中 儿童可以自由地将能量消耗在为社会所接受的具体活动当中去,如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 生殖期(the genital stage),一般女孩于11岁开始,男孩于13岁开始随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多,性本能复苏,其目的是经由两性关系实现生育 这一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以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20 世纪初,格塞尔以双生子为对象,研究动作发 展与成熟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 从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 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
在此期间另一个 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 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 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在儿童生理上未达到 准备状态(即成熟)时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是 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而一旦在生理上有了完成 这种动作的准备,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外铄论,基本思想: 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外在的力量, 如环境、他人、学校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 华生(行为心理学),3、多因素论,基本思想: 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意义: (1)实践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发展直接与现实的力量; (2)教育活动应重视主客体关系、师生关系,重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代表人物: 辨证唯物主义,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学习的关键期,口头语言 2岁 开头知觉 4岁 书面语言 4-5岁 第二语言 12岁前 音乐听觉 12岁前,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 概念 遗传素质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作用(意义) 1、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超常者,弱智;优生) 3、其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年龄特征不能超越); “三翻、六坐、八趴叉,十个月喊大大”,反映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 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英国名人家谱分析 “322/977”VS “1/977”,遗传决定论?,——《遗传的天才》,高尔顿---血统论,小资料:,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 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高尔顿认为这两组名人的比率有显著的差别就是能力受遗传决定的证明彪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霍尔(美国心理学家):“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案例分析,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 50名男子者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决定的,这种观点 对吗?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认为这是遗传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遗传素质中能为家族后代提供发展的物质前提,只具有这种前提条件,而没有后天的环境与教育条件以及个体的努力实践,是无法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吗? (1)有共同爱好者的结合,其遗传基因会给下一代形成有利于发展音乐才能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声带、听淇觉器官等特点,为后代发展音乐才能提供了物质前提 (2)音乐爱好者常常聚会、演唱、演奏等,形成特定的音乐环境,对后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3)家族成员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对孩子的引导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导,促进着他们音乐才能手发展,为学徒创造了条件 (4)在音乐环境中有不少后代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内部动力,发挥着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努力实践二、成熟,概念 成熟是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标志 生理——生殖能力 心理——自我意识 意义 1、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 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 2、成熟与教学的效果是契合的,一种技能的发展受成熟支配时, 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 3、成熟决定论虽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 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大环境与小环境 意义 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 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 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环境决定论:华 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环境决定论?,印度狼孩,1976年,在印度的一个森林里捕获了一个狼孩,发现他是 8年前失踪的小男孩拉穆拉穆家住森林旁边,两岁时被母狼 叼走,不知怎么阴错阳差,母狼不仅没有把他吃掉,反而把他“ 收养”,做为自己的“儿子”,把他抚养成“狼”,而不是人小拉 穆在狼群当中,受狼的“熏陶”,用四肢爬行,手掌和膝盖上都磨 有厚厚的茧子,赤身裸体,伤痕累累捕获时,拉穆己经10岁了, 给他穿上衣服,觉得不自在而把它撕碎扯作;给他一只熟鸡,警 觉害怕不敢靠近,若是活鸡,就立即扑上去,用嘴撕咬存噬:和 所有的狼—样,拉穆夜里还要嚎叫,不知怎么两眼还冒出绿光来。
拉穆大脑虽然也有140亿个脑神经细胞,然而脱离了人的社会,就不能成为真正帮义意上的人尽管拉穆重返人类社会,还受到心理学家悉心调教,但由于拉穆长期不进行思维,大脑已经重退废,直到直到拉穆16岁去世,恰好是狼的正常寿命,智力也仅仅达到正常小孩4岁的智力案例:,19世纪初,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出生后, 被争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将他同普通的婴儿对换,3 ~4岁时被关进黑暗的低小的地牢里,他可以找到面 包和水,但从未见过人,直到他17岁时,才被放出 来经检查,他身高只有144CM,膝盖已变形,走路 如同婴儿学步,目光呆滞、怕光,暗视觉特别敏锐, 黑夜能看到180步以外的马,听觉、嗅觉比较灵敏, 但不会谈话,智力如同幼儿他22岁时,遇刺身亡 经解剖,他的大脑特别小,没有覆盖住小脑这一事 实,充分说明人的身心发展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制约 的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 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四、学校教育,要点 学校教育是特殊的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学校教育的功能发挥是有条件的,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 生理活动(基础)、 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性、指向性与程序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综合的意义上将主体与客体、个 体与社会、个体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案例分析 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 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屡有发生 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 儿从小娇生惯养,并由外祖父母领管,因女儿未进 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 新鲜又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 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 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 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主要反映在以 下四个方面: 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 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 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 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四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体现 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性质,要点:,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一、教育对人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