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学论文试论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doc
8页医学教学论文试论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公务员写作热线提供医学论文、经济学、金融银行等方面的论文写 作与发表服务我站与诸多核心刊物和省级刊物建立了长期合作关 系,欢迎咨询〉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实验教学是组织胚胎学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 部分本文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三个方而 介绍了组织胚胎学部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 的效果1改革背景组织胚胎学是从微观上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它是医学一 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理论性极强,教师在上课时借助 挂图幻灯等教具和相应的实验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实验 有效地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教学,有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然而传 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仅要求学生会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 着重于生物绘图很多学生根本不认真仔细地观察组织切片的形态结 构,而是将显微镜置于一边,将精力集中于绘图这种教学方法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不高近几年来我们 对实验课程体系作了一定调整,对教学方法作了一定改进,并建立了 一种新的考核体系,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2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该门课程内容的特点、实验室人员和实验条件,为学生当 中形成观察切片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复习相关理论的口觉 性增强,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的学习氛围,我们对实验课程内容体系 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2. 1单独设置实验课以前的理论与实验没有分开,考试吋实验课不计入成绩这样, 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针对这一情况,在课程安排上,将理论与实验 部分分开教学,单独进彳亍实验操作考试,细划评分标准,计入课程总 分2. 2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前组胚实验的主线是要求学生会利用显微镜认识组织切片中 显示的结构,以验证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 专业素质,实验课中增设了带综合性实验性质的组织制片基本原理和 技术,通过技术学习,学生不仅懂得了制片原理、分类及操作方法, 还掌握了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从取材与固定、脱水和透明、包埋、 切片与脱蜡和染色、封藏的全部过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 动手完成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开设这部分教学实习,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组胚实验不是简单的验证相关理论,而II使他们熟 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3. 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减少实验的盲冃性,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 做好课前预习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就当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 通过提问可以大致知道学生对本次实验课的内容和耍求的了解程度, 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与思考,当然就不会收到理想的实验效果,通 过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高独立工 作能力,同时,可以转变学生边看实验指导边做实验的被动局面,有 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有更深入的了解。
3. 2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切片的绘图作 业,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无充足的时间认真观察每张切片上显 示的结构,为了完成课堂作业,一部分学生将显微镜和切片置于一边, 照抄书本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绘制的组织图很漂亮,但极不切合实 际,因为有的结构在通用的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学生全盘复制书本, 从这里不难看出学生根本没有仔细观察切片有的学生反映,按照传 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门课程的实验没有多大价值,他们根 本学不到什么知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课,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现行的教学方法是,每次实验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在多媒 体教室,运用显微镜、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将本次实验内容进行示教, 着重介绍切片观察方法及要点,同吋就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复习第二 阶段学生在实验室中运用显微镜参考课堂笔记和书本独立观察切片, 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要点,认识切片中显示结构,经过独立思考后确 实弄不明白的可以请实验指导教师给予帮助第三阶段学生对要求认 识的结构了如指掌后,可从中任选1个组织来绘图,检查后将实验报 告交给教师检查并评分,不符合要求的报告要求返回重做。
用这种改 进后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们观察切片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和复习相关理论的口觉性都有显著的提高,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 弱,学生普遍反映每次实验课的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进一步巩固了 以前所学的理论并且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学习效果和收效都 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总结总之,只有教师和学生都从思想重视实验课的重要性,大胆改 革实验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意识、转变学生学风,从而为 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与丰富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刘建民,秦惠洁•实验教学评估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02, 21 (3): 4-8・[2]王汉成,刘明,朱龙彪•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开放式创新 实践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 20 (2):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