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治理(贸易隐患评估实践为例).pptx

162页
  • 卖家[上传人]:3****
  • 文档编号:280655893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0.25MB
  • / 1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危险源辨识及与隐患排查治理以贸易隐患评估实践为例2主要内容p 一、基本概念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p 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p 生产过程: 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 28001-2011)p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p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6概念危险指易于受到损坏或伤害的一种状态即“不安全”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事故指造成伤亡、疾病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 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p 二、危险源辨识8危险源识别定义: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旨在事先确定所有组织活动产生、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根源(如:运转的机械、辐射或能量源等);状态(如:在高处进行作业等);行为(如:手工提/举重物等)9危险源辨识应考虑情况: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和状况;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10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111.常规活动;2.非常规活动;(常规非常规活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121.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每一步;2.按照每一项操作程序;3.从事故信息(包括险情);4.机械设备的每一次重新安装或变更;5.每一次新引进或变更原材料前3个以操作为中小,后3个以设备、原料为中心)查明危险和有害性的方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13p危险性和有害性(由于);p人(以至于 )p危险状态( 的时候)(没有 );p危险事件及现象(导致 )查明危险性和有害性14划分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 编制业务活动表编制业务活动表 内容: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内容: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等 辩辩识识与与业业务务活活动动有有关关的的所所有有危危害害谁谁会会受受到到伤伤害害?如何受到伤害?如何受到伤害?辩识危害辩识危害151) 1) 按范围按范围 厂址 厂区平面布局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作业活动分类16 原材料采购、储存和保养 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产品储存、运输和销售 其他辅助活动2)按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流程173)按物质及作业环境的危害易燃易爆物质 腐蚀性物质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噪声 振动辐射 高温、低温采光 照明18 有助于危害辨识的三个问题:p p 是否存在危害源是否存在危害源? ?p p 谁会受到伤害谁会受到伤害? ?p p 伤害如何发生伤害如何发生? ? 201、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职业健康1232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分为四大类,15个中类。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22四大类2人的因素l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 害因素l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43物的因素l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l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l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的因素l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l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l 地下(含水下)作业场 所不良l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的因素l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l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l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l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l 职业健康管理部完善l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23(2)按事故类型分类 按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GB 6441-19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危险因素分为2020类:类:u物体打击u车辆伤害u机械伤害u起重伤害u触电u淹溺u灼烫u火灾u高处坠落u坍塌u冒顶片帮u透水u放炮u瓦斯爆炸u火药爆炸u锅炉爆炸u容器爆炸u其他爆炸u中毒和窒息u其他伤害26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卫法监发监发 2002 632002 63号令),将危害因素分为号令),将危害因素分为1010类:类:n粉尘;n放射性物质;n化学物质;n物理因素;n生物因素;n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n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n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n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n其他职业危害因素(3)职业健康分类27(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个人管理分析能力) 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辨识。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危害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危害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法28危害辩识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广度: 三个所有:活动 、人员、设施 七种类型:机械能 、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生理心理因素深度: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危害根源: 能量:势能、动能、声能、电能、热能、放射能、机械能 有害物质: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品、腐蚀品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危害因素辨识方法29危害提示表(一种补充方法) 滑倒滑倒/ /跌倒;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与手工提升与手工提升/ /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 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 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 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 火灾与爆炸;火灾与爆炸; 可吸入的化学物质;可吸入的化学物质;30 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由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由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 (如通过口腔进入如通过口腔进入) ); 有害能量有害能量( (如:电、辐射、噪声、振动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 重复动作造成的肢体损伤;重复动作造成的肢体损伤; 不良的热环境;不良的热环境; 照明不适;照明不适; 场地易滑或不平;场地易滑或不平; 楼梯护栏不足;楼梯护栏不足; 承包人的违规活动。

      承包人的违规活动 31(1)锅炉和压力容器2 2、专业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专业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和)承压元件的失效,使锅炉、压力容器内的工质失控,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泄漏和破裂爆炸 所谓泄漏是指工质从承压元件内向外漏出或其他物质由外部进入承压元件内部的现象 所谓破裂爆炸是承压元件出现裂缝、开裂或破碎现象32(2)机械设备u机械危险;机械危险;u电气危险;电气危险;u灼伤危害;灼伤危害;u噪声危害;噪声危害;u振动危害;振动危害;u辐射危害;辐射危害;u其他危害其他危害33(3)起重设备u重物坠落;重物坠落;u起重机失稳倾翻;起重机失稳倾翻;u挤压;挤压;u高处坠落;高处坠落;u其他伤害其他伤害34(4)电气设备u 触电事故触电事故u 电气火灾电气火灾u 电磁辐射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离辐射(粒子、粒子、粒子、粒子、中子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u其他事故其他事故35(5)厂内机动车辆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n 翻倒;翻倒;n 超载;超载;n 碰撞;碰撞;n 载物失落;载物失落;n 爆炸及燃烧;爆炸及燃烧;n 其他。

      其他 危险源辨识要求企业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危险源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36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371.由实际进行操作的监督人员和操作人员来开展;2.要通过多人开展;3.根据需要,让工作伙伴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4.估计存在较大风险的操作要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每一步来进行,并且要经常查看实际操作;5.从具备了操作程序书的常规操作开始,毫无遗漏地依次推进到非常规操作;6.工作现场较大情况下,要制定工作计划来开展;查明危险性和有害性的要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387.灵活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危险性和有害性分类,不放过操作中潜藏的较大风险;8.参考过去的事故、险情信息;9.弄清楚危险性和有害性(危险源)、操作者、导致事故的过程等;10.填写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表。

      查明危险性和有害性的要点39后果严重度后果严重度发生频率发生频率极显著极显著轻微轻微不显著不显著预预防防措措施施保护措施保护措施显著显著风险(R) = 可能性(F) 严重度(C)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40风险评估方法非数据化方法 重大性和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矩阵图表 使重大性和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矩阵图表序列化 将重大性和事故发生可能性阶段性地划分(危险性图表)数据化方法 将重大性和事故发生可能性组合 将重大性和危险接近的频率还有接近危险时受伤的可能性组合风险评估模式41严重性可能性1234风险评估方法(矩阵法法)42负伤或疾病的严重度致命重大中等轻度负伤或疾病的发生可能性的程度极高5543较高5432有可能4321几乎没可能4311优先度54高需要立即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在采取措施之前停止操作需要投入充分的经营资源32中需要迅速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希望在采取措施之前停止操作优先投入经营资源1低根据需要采取降低风险措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43矩阵图表示例44序列化矩阵图示例序列化矩阵图示例45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CLEC法)法) 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46l 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l 然而,在作业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所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4748l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l 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所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4950l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l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下表所示发生事故可能造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