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这样骂不上进的人.docx
8页马云是这样骂不上进的 人:免费的吧,说 是骗 人;投资小吧 ,说赚不 到钱;投 资大吧又说没 钱投 ;新行业吧,又说 不会;老行业吧,又说 难做;守店吧,说 不自 由;做业务吧 ,又说累 …...总爱问百度, 习惯 听朋友想得比教 授多,做得比文盲少 请你告诉我,你能 做什 么?你能干什 么?“有故乡的 人回到故乡, 没有 故乡的人走向远方 我很庆幸我有故乡 ,可以随时回去, 尤其 可以回家乡过 年因为 我的根在 那里,我的亲 人在 那里,我的生活经 验和记忆在那里 我 的家乡在 湖北的大 别山区,L 县 我 导师王晓明教授在 2004 年写过一篇著 名的文章《L 县见 闻》 ,写的就是这 个地方 王老师以 我家乡为对象 ,揭 示了当时农村的破 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 败,以及乡村文明 的没 落我家所在 的那个村 子,是一 个东西两座大 山夹 住的狭长谷地一 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 ”组成,一个塆子 有几 十户人家,我 家那里叫 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 个地方,凡是碰见 两山 相夹或两排高 大的建筑 物相夹, 我的第一意识 就是 ,这两座山或两排 建筑物,一个在东,一 个在西,所以我在 外面 经常迷路,尤 其在城市 里。
上海 7 号线有两个 靠得 比较近的站:“长 寿路”和“常熟路” 我好几次下错站, 以致 现在每到这两 个站就紧 张,怕弄 错了为什么 呢? 因为在我家乡的方 言里,“长寿”和“常 熟”是完全一样的 读法 人要靠语言 来思维, 这个事情 让我意识到: 对有 家乡的人来说,是 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 有一个初 中同学群 ,群里 90%的同 学只读到初中就出 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 的积累,很多同学 在城 市里有房有车 ,有的还 有了自己 的事业平时 在群 里,他们交流的最 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 问题等,言谈中总 少不 了炫耀 但 有一次,有个同学 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 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另 一个同学紧跟 着说,他 五年没回 家了,接着很 多人 说起回家的情况 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 ,今年过年一定要 回一 次家!另一个 说:如果 能在家乡 找一个两千块 钱的 工作,就回去算了 还有一个说:能找个 一千块的工作,我 这边 什么都不要, 也愿意回 家 我 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 同学,已经十年没 有回 家有一天他 在 里 突然对我 说,我的父母 是很 好的人,因为小学 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 玩,我爸妈用腊肉 下面 给他吃。
这都 是陈芝麻 烂谷子的 小事,他还记 得, 其实我知道,这是 因为他太想家了 上 海大学文 化研究系 有位老师主持 来沪 青年工人的社会调 查,最近在访谈工人 有一个打工者说: 我真 希望邓小平没 有搞改革 开放,我 也愿意日子苦 些,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 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 起 回 家过年, 其实是没有道 理可 讲的一件事套用 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 对我们的影响,就 像乌 鸡的乌,那是 乌到了骨 头里面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 前我上本科的时候 ,从 大西北到武汉 ,坐的是 那种编码 没有字母只有 四个 数字的绿皮火车,22 小时,通常要晚点 两三个小时西北 往武 汉的路线,不 是人流最 多的,但 春运那个挤啊 ,大 大超出了今天 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 候,学生一般都可 以提 前集体订票, 买得到座 位而站 着回家的,几 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 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 的还是没票的,都 一窝 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 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 一个包,提着一个 包, 与同学一起, 从第一节 车厢狂奔 到第十几节车 厢, 然后被后面的人推 着挤上了车。
上车后一 分钟,车就开动了 我 记得火车广播 里号召大 家发扬风 格,让站着的 乘客 挤一挤大家真的 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 ,挤了五六个火 车过 道里人贴着人 ,想蹲下 来都没有 办法,连厕所 里也 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 客还 可以想办法, 可苦了女 乘客记 得有一次我身 边坐 着一个在西安读书 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 他挡 住身体,想把 尿撒在矿 泉瓶里, 但他很紧张, 用了 十几分钟才勉强撒 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 身旁坐着一个从西 北打 工回家的河南 妇女,尽 管有位子 ,但她实在太 困, 太想睡觉了,就把 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 钻到座位底下睡觉 去了 应该要肯 定,我们国家 这十 年间的铁路建设取 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 路的增加,尤其是 动车 和高铁的开通 ,极大缓 解了交通 压力火车站 、火 车上,起码不会像 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 年回家那 种路途的 遥远、时间的 漫长 、竞争的激烈、拥 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 对“男儿有志在四 方”的观念产生了 极大厌倦 所以, 本科毕业时, 我找 工作坚决要回到湖 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 壁的县城一中当老 师。
自 2004 年 到 2011 年来上 海读研之前, 我再 也没有遭受春节回 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 壁县回家的汽车在 过年 时依然被塞得 满满的, 但毕竟只 有两个多小时 ,实 在挤不下,还可以 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 几年 ,其实也没有 遭受回家 难的痛苦 ,因为上海到 武汉 的高铁和动车很多 ,普通车也有几趟,买 票很方便 今天 各位出行,如 果坐 火车,不是高铁就 是动车吧?但是,不知 道大家有没有想过 :那 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 通列车是 否还有存在的 必要 ? 大家有没有想过: 到底 是谁在乘坐普 通列车? 我想大 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 答案:除非没有其 他更 好的交通工具 ,学生不 会坐,城 市人不会坐, 主要 是那些底层的老百 姓,比如农民、农民工 在坐 去 年暑假和 寒假回家,我 特意 选择坐慢车,16 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 要看看是哪些人在 坐慢 车,看看慢车 上还是不 是过去那 个样子的确 ,主 要是农民、农民工 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 说,选择坐慢车, 比动 车起码节约一 半的钱, 比高铁节 约三分之二以 上的 钱。
从深圳到武汉 ,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 ,二等座五百多, 但慢 车硬座不到两 百尤其 对于全家 在外打工的人 ,从 深圳到武汉,可能 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 农民家庭来说不是 小数 目 不 过, 慢车也没有过去那 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 多,但很多都被动 车和 高铁分流了 ——既有主 动的分流 ,也有被动的 分流 ,因为价格便宜的 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 家可以注 意到,今 年 12306网站 通告的春运期间的 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 的是非动车高铁 这个安排还是挺人 性的,因 为说到底 ,加班车就是 为了 农民工而加,低价 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 ,你会发 现,普通火车 与动 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 车上,相对比 较安静, 大家不是 玩电子产品就 是睡 觉,相互间很少交 流,;但是,在普通火 车上,熟悉的、不 熟悉 的,都在热烈 地交流, 还有打牌 、吃东西的, 做什 么的都有,也有用 劣质放歌曲的,大 家都不担心打扰到 别人 ,也没有人认 为别人的 做法对自 己是一种干扰 慢 车上的风格是粗犷 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 氛围 对比动车 高铁与普通火 车, 很容易就能发现这 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 式的差别。
而且你 还能 感觉到,底层 人的心理 ,比我们 想象的要乐观 得多 ,健康得多底层 的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 ,但大家还是很听 话地活着,这里面 的一个重 要原因, 就是他们如果 在外 面活不下去,还有 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 家车回家 过年,在 青年打工者中 越来 越普遍我待会进 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 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 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 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 里看到了每年春 节, 总有摩托大军 回家过年 我的一 个表哥,每到 过年 时就让他的儿子坐 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 托车带老婆回家, 路上 要两天一夜 另一个表 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 家, 有一年在途中撞了 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 讹诈了,反正被人 家扣 了一天多,赔 了一万多块才放人 ,半年的收入 就这 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 觉得,当前农 村的 亲情关系,很大程 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 关系维系着在老 一辈 那里,这种关 系处在一 种相对稳 定的时空里, 但对 年轻一代来说,大 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 裂了比如,我和 我的 众多表哥,小 时候一起 上山捉鸟 ,下河摸鱼, 关系 好得不得了,但这 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 在外打工,我一直 在外 读书和工作, 一年最多 在过年时 见一次,平均 下来 每年还没有一次, 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 家。
拜年的时候, 大家 也不再像过去 那样,在 亲戚家吃 饭喝酒聊天, 甚至 留宿一晚,现在大 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 去亲戚家匆匆走一 遭, 放下东西,客 套几句, 就要离开 了平时的生 活啊 情感啊什么的,都 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 拜年,不再是为了 亲戚 间互相走动, 馈赠礼物 ,交流感 情,而只是为 了完 成传统和长辈交代 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 是:如果 老一辈都 不在世了,新 一辈 的联系也就慢慢断 了 更 让人悲哀的是 :农村的 日常生活 充满着深刻的 悲剧 自打工潮于九十 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 村人一直在外打工 ,二 十多年来与父 母团聚的 时间,平 均到每一年可 能就 十来天很多农村 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 都不 在身边没有 来得及为 父母养老 送终,成为许 多人 终身的悔恨 每次回 家, 看到我身边的 老人摇摇 欲坠的样 子,我就觉得 心里 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 人为 了生存,连爱 父母爱子 女的机会 都被剥夺了, 你怎 么可能指望他去爱 别人,爱社会,爱自然 ?你怎么可能指望 他能 用超出金钱的 标准来衡 量别人的 价值?所以我 想说 :现代生活是一种 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 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 ,中 国农村的基层 组织主要 起着上传 下达的作用, 不再 与农民的根本利益 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 农民组织起来,农 民处 于“个人自治 ”的状态 (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 聚,过年拜年过 年的 力量,亲情的 力量,是 当下动员 中国人最有效 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 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 当然,以前过年时 的各 种集体活动, 都已消失 殆尽了 ( 2)祭祀中国农 村还是保持着过年 、过 十五给祖宗上 坟“送亮 ”的习俗 ——家家户户 都要 去祖宗的墓地给祖 先点蜡烛,烧纸钱,放 鞭炮,与祖先交流 很 多已经在城市 安家的人 ,也会赶 在大家三十这 一天 开车回老家给祖宗 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 祠堂,这些年也逐 渐恢 复起来了 ( 3)葬礼很多 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 年前后,是老人逝 世的 高峰时段丧 葬在中国 文化和中 国人的生活中 有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 ,有着特别重要的 意义 媒体上动不 动就喜欢 报道某某 地方为举办葬 礼大 肆挥霍,让大家误 以为这是普遍现象。
其 实恰恰相反相比 古代 ,今天的丧葬 已是在最 大程度上 简化了贵 生重 死”的观念早已失 衡了 ——大家越来越贵 生,对于死,不再 有敬 重,不再让死 者享受哀 荣;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