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倔强的小红 .doc
3页《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郑 英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2、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感悟“强”1、引导学生弄懂“强”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及意思,并发掘表示“倔强”的近义词——刚强、坚强、顽强等2、 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教师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②小红军在什么情况下“倔强”?“倔强”表现在哪里?他为什么那么“倔强”?结果怎样?二、自读自练,感悟“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2、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小红军的“倔强”?3、划出描写小红军“倔强”的句子三、合作学习,析“强”激情四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1、理解表现“倔强”的环境学习第二自然段描写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的内容(放映有关红军过草地的电影片断)。
学生讨论:小红军为什么那么“疲惫”?小红军“忍饥挨饿”表现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自然条件的恶劣2、理解小红军“倔强”的表现从小红军的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来描写小红军的“倔强”1)找出小红军和陈赓的语言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讨论:陈赓从几个方面帮助小红军?每次小红军用什么理由拒绝的?(赠马骑——体力强;令骑马——同马跑;同路走——等同伴;送干粮——比你多)然后讨论:小红军嘴里这样说,事实又是怎样呢?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说明了什么?(2)反复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红军神态的词句,如“满不在乎”“微微一笑”“倔强”等讨论:从这些词看出了什么?小红军的神态为什么这样?(小红军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让陈赓觉得他心情好,不疲劳,体力强,并不需要马,进一步表现了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决心3)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小红军动作的词句,并讨论:小红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并比较句子:“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与“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用力拍了拍小红军真懂事,真聪明如果用力拍,就会露出马脚他这样尽力设法瞒过陈赓是多么勇敢倔强啊!)3、理解小红军“倔强”的源泉。
小红军年龄那么小,身体那么弱,他“倔强”的源泉是什么呢?这是理解课文的难点和关键让学生默读第三段,引导学生讨论:①陈赓觉得上当之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②小红军与陈赓想起的孩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红军快牺牲了,他为什么还这么“倔强”?四、想一想、说一说:1、假如你是小红军,你当时会怎样做?结果会怎样?2、联系自己日常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困难的?五、感情朗读,再悟小红军的“强”1、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品读“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满不在乎,微微一笑”等句段,揣摩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3、分角色朗读,升华情感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