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琴戏的社会文化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28865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0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琴戏的社会文化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 静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21116)王 艳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41001)Reference:柳琴戏作为民间的一种传统戏曲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独特文化价值但是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柳琴戏在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主要就柳琴戏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地方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分析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Keys:柳琴戏;社会文化;发展;对策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基金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柳琴戏教育保护的体系化构建研究”项目号2014SJB391一个剧种的保留和传承必然会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柳琴戏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吸取了其他戏种的精华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家艺术其不但具有丰富的音乐内容,还具备了朴实的音乐风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柳琴戏的文化底蕴逐渐沉淀下来,其文化和艺术对我国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柳琴戏的介绍及其社会文化探索1.柳琴戏的概述柳琴戏别名为“拉花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布在苏豫皖鲁四省的交界地区,受到各个省份剧种的影响,使得柳琴戏带有浓厚的民间乡土剧种特色。

      1最初的柳琴戏是以单人和双人清唱为主要演唱形式的,演唱过程中的节拍也是由人们自己击打的,演唱的人们没有统一的服装道具,也没有弦乐进行伴奏,所唱内容较多的是来自民间故事,篇幅长短不一随着后来的发展和改进,柳琴戏中逐渐出现了一些专业的艺人,在角色扮演上也由单一的角色发展为多种角色,同时还出现了演出服装和演出道具,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得柳琴戏慢慢走向成熟2在发展过程中柳琴戏演出人物逐渐增多,角色扮演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剧种有《夏三探亲》《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等,人们将这样的剧目称为《七妆》随着大型剧班的出现,柳琴戏剧目和角色逐渐完善,不断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在唱腔上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男声唱腔粗犷豪迈,女声唱腔清脆婉转,给演唱者预留了一定的发挥空间,可以使得声音之间出现自由转换的方式柳琴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推动者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市场经济危机四伏,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使得柳琴戏生存陷入危机状态2.柳琴戏的社会文化文化作为学术的一个重要研[来自www.lW5u.coM]究领域,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双重特征。

      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结构自然也就不相同,相应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不一样柳琴戏的发展处于文革时期,当时我国的文化政策是政治统领文化,社会文化生活的主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政治文化,这种文化主题在各个戏曲中都有着一致的表现柳琴戏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农耕文化的主要产物,它的发展和人们生存的文化土壤密不可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历史的变迁,柳琴戏的社会文化在不断的发生转变,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3柳琴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戏曲,其社会文化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柳琴戏的发展能够向当时封建社会的中下层劳动人民传达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思想一些普通的农民即使没有机会接受精英教育,也可以通过欣赏戏曲的形式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在戏曲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伦理道德修养此外,柳琴戏的发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柳琴戏的社会文化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教育方面,最初的教育是以喜剧的形式出现的,如戏曲《喝面叶》,该戏曲主要通过一个聪明贤惠的农村妇女利用装病要丈夫为其做面叶的剧情巧妙的惩罚好赌懒做且有着大男子主义的丈夫该戏曲的内容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戏曲的形式说出当时社会应该提倡男女平等,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好赌的丈夫改掉不良好的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同时戏曲的表现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共鸣。

      柳琴戏的社会文化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政治文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地方的柳琴戏团配合政府实施政治宣传4例如当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土地法、一些英雄事迹都是通过柳琴戏的方式进行宣传的当时的剧团基本上成为了政府进行宣传的工具二、柳琴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和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普及,戏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戏曲爱好者数量急剧减少,戏曲的表演也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慢慢脱离柳琴戏在此过程中的挑战也难以避免,那些纯粹的拉魂腔声调再也很难听到柳琴戏失去市场的活跃性不仅仅在于网络娱乐方式的增加,更多在于柳琴戏发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不足,柳琴戏传承的人才流失严重,柳琴戏发展的投入不足,一些发展设备比较陈旧,发展观念没有创新等1.严峻的经济问题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增加,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满足现代文化发展需要,也不能适应观众要求柳琴戏的起源主要是民间,来自于群众生活,演出大多数是在农村演出,体现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气息过去有大量的柳琴戏在民间演出,人们随时能够欣赏戏曲但是现在在农村很少见到柳琴戏出演的场面,农民不能看戏,剧团也很少下乡演出,使得柳琴戏的群主基础慢慢丧失,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印象也慢慢淡化。

      柳琴戏演出次数的减少和观众的直线下降最终导致剧团的效益下降,剧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经济问题2.柳琴戏发展人才匮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培养模式对戏曲人才进行培养,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和人才断层现象5作为戏曲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才的缺失使得戏曲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遭受阻碍此外,戏曲发展市场日渐萎缩,使得更多的戏曲表演人员转行进入了其他的热门行业,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严重就目前我国传统艺术发展而言,专业培养人才的院校越来越少,一些有戏曲专业的院校也逐渐取消了戏曲专业,这使得处于困难发展阶段的戏曲受到严重打击时间的增长也使得老一辈戏曲艺人退出舞台,而新一代戏曲人才对于柳琴戏的继承难以形成统一的团队,从而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3.戏曲发展投入资金不足戏曲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维持其发展的源泉,陈旧的设备不能更换,导致基础设施较差,基本的演出难以维持柳琴戏剧团难以维持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6一些事业单位的艺术团体都难以保持基本的资金投入,更别说民间剧团的发展设备陈旧和资金的短缺使得柳琴戏演出亏损严重,演员低投入、低收益现象不断出现,影响整个戏曲的表演效果4.戏曲创新力度不足柳琴戏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和表演体系,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就现阶段柳琴戏的发展而言,在内容上较为陈旧,唱腔上仍然使用传统的模式,表演形式较为固定缺乏创新柳琴戏的形式和内容与现在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近年来,柳琴戏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精品剧目,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剧种较少,观众的欣赏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三、柳琴戏的发展对策1.加强对柳琴戏的重视柳琴戏作为一种民间剧种,是老百姓创作的衍生,为了使得民间文化[来自wWW]得到更好的传承,需要加大传承力度,进一步扩大柳琴戏的受众面首先应该从学校开始成就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较多的戏曲专业,大力挖掘和培养戏曲人才,并且可以在校园定期开展交流和实践活动,为柳琴戏的后期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7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校园开展讲座甚至研讨活动使得学生对柳琴戏加深了解,逐渐走进柳琴戏通过柳琴戏传承进校园活动来解决柳琴戏的生存危机2.培养专业性人才对于柳琴戏的传承和保护首先应该做到培养专业性的柳琴戏人才,例如编剧人员、创作人员、舞曲的编制人员和乐队的管理人员等对于柳琴戏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组建培训班或者是建立正规的艺术学校的形式进一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柳琴戏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为了避免柳琴戏传承后继无人,还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管理战略,从而培养一批业务精、高素质的人才。

      另外,需要对退休的老艺术人员进行整合,充分利用这些人才资源对新一代的戏曲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可以挖掘社会中爱好戏曲的人,吸引一些优秀的戏曲人员参与戏曲管理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资金问题是影响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同时是影响一个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需要解决该瓶颈,就应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8柳琴戏的发展首先应该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进一步更新设备,使得人们得到经济上的扶持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扶持,出台相关政策来确定柳琴戏发展的重点,政府财政对柳琴戏的发展实施专项扶持,从而推动柳琴戏的传承只有保证经费充足,才能确保柳琴戏剧团的正常运转,才能使得柳琴戏以更好的姿态深入民间和基层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充足的资金为柳琴戏推出更多的精品剧种,同时也能够使得柳琴戏的群众基础逐渐扩大,可以为爱好柳琴戏的人们搭建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平台,让柳琴戏在民间具有深厚的根基4.加强柳琴戏剧种的创新力度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一种戏曲需要发展其根本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事物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会很快的被淘汰探索柳琴戏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不进行创新的事物很快会被淘汰,柳琴戏也是如此。

      只有我们不断的进行创新,让柳琴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魅力所在,才能够焕发时代的青春活力柳琴戏应该立足人们生活的实际现状进行创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即使柳琴戏表演的演员都是一些能力较强的人,也难以表现出更好的情节所以,柳琴戏剧本的创作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戏曲,如果戏曲脱离现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进而走向消亡对于柳琴戏的创新不仅仅是创造出一个故事来,而是需要多角度、多维度的展现完整的形态例如《枣花》就是对传统柳琴戏的大胆革新,保证唱腔的唯美和舞曲设计的美丽,配上具有良好效果的感光才能演出触动人心的场景这对于柳琴戏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5.积极开拓戏曲市场柳琴戏作为传统观戏曲,其市场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互联网和其他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之下,柳琴戏的市场变得越来越狭窄作为表演主体的社团,柳琴戏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多做调查研究工作,不断革新发展观念,打破传统的发展界限,借鉴其他艺术戏曲的运营模式和表演形式,增强其他戏曲和柳琴戏的融合交流,增加柳琴戏在市场上的演出次数,为其扩展舞台奠定基础,进一步开拓宽阔的市场。

      除此之外,柳琴戏的发展还需要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将演唱的内容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播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柳琴戏的存在和戏曲表现形式,让更多的戏曲爱好者支持该戏曲的发展,在慢慢的传播中使得柳琴戏市场发展范围逐渐扩大四、结语柳琴戏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柳琴戏的保护和传承有了一定的时代意义实现柳琴戏的可持续发展和柳琴戏社会文化的传承,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改善柳琴戏的发展渠道和发展环境,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确定柳琴戏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大力宣传,集中社会众多的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得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以柳琴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长远的路要走,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创新和继承,这就需要加强对柳琴戏传承人员的培养,最终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和人们喜爱的戏曲注释:1.郝媛嫒.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农民本色及其保护对策[J].北方音乐,2011(12):153-154.2.李健.浅议柳琴戏丰富多变的演唱形式及唱腔特点[J].音乐创作,2013(2):160-161. [10]李春颖.论柳琴戏的原生腔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31-37.3.徐华云.山东地方戏传承与保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