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例谈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落实语文要素构想.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8740243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7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例谈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落实语文要素构想    董前峰【摘  要】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即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既有助于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Key】单元整体教学;语文;要素构想一、注意前后关联,解读语文要素本单元练习系统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这一要素的落实提供了支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千人糕》提出,“借助插图想象,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一匹出色的马》要求“讀句子想画面,再把句子抄下来”“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的尝试运用联系不同册次教材看,与想象能力有关的语文要素多次出现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想象”为主题编排了《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激发学生联系生活产生想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想象”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童心”为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

      语文要素是“运用学过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呈螺旋上升式的阶梯序列想象的内容从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想象的载体从内涵浅显的儿童诗到内涵更深的童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想象的途径从“读句子,想画面”“联系生活说感受”到“根据内容创造性想象”,想象能力的训练目标从感知到理解,从运用到创造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里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受到课文主人公优秀品质的感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途径凸显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二、拓展教学路径,落实语文要素(一)读中启思 深化体验想象画面的前提是对人物情感的深刻体验,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走进文本,在思考中加深情感体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学生只有对雷锋同志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有所体悟,才能在脑海中呈现出诗歌所表现的“冒细雨送孩子”“踏荆棘背大娘”的感人画面。

      为帮助学生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边读边想:雷锋叔叔究竟在哪里?找到他了吗?然后再边读边圈画:哪些句子读起来令你感动?和小伙伴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通过指向语文要素的问题明确读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要求规范读的形式,为想象画面奠定基础二)思中感悟 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词句的感悟是重点,可以借助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将文字转化成画面结合本单元课文实际,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依托重要词语 联系生活体验想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两幅画面:冒细雨送孩子,踏荆棘背大娘诗歌语言凝练,对于周围的环境与人物的动作表现的句子用了两句话来描写,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文本信息,把内容想具体,把静态的语句变成动态的画面比如抓住“荆棘、泥泞”等词语展开想象:荆棘是什么样子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雷锋叔叔被荆棘刺破了疼不疼?被泥泞的小路滑倒怕不怕?抓住“抱着、冒着、背着、踏着”等动词联想:在这么泥泞的道路上抱着孩子累不累?2.依托文本空白 结合故事情境想象《一匹出色的马》文中有两处描写妹妹“求抱不成”的画面,对于第一次“求抱”课文描写得比较详细,第二次“求抱”描写很简略,可以借助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妹妹求爸爸时说了什么?用什么样的语气请求?神态怎样?还可能会有哪些动作?这些细节可以自主想象,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猜想。

      由于有前文作为范例,学生的想象就有了依据3.依托课文插图 联系生活实例想象《千人糕》一课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联系课文插图想象,种稻子除了种子、农具、肥料、水,还需要什么?种子、农具、肥料、水是怎样得来的?熬糖除了工具、火还需要什么,熬糖工是怎样辛苦地熬糖的?(三)悟后赏读 积累语感通过想象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有利于学生感悟文本内涵,通过赏读有利于学生强化语感,积累语料在“读句子,想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由想象中产生体会,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一课的课后题中首次出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一年级上下册和二年级上册“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读句子想画面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不要盲目拔高要求,要在学生已有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加以提升通过朗读,再现郊外的自然景色,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共读、配乐朗读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角度去表现景物特点,体会河水、田野的静态美与动态美,还原美丽的春景图四)图文转换 学习表达读文字,想象文字的“画面感”,让学生在文字和文字呈现出的画面中间走了多个来回。

      领略文本的内涵以及遣词用句的精妙之后,可以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转换为文字三、结语总之,教师要依托文本的有效信息,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生活体验感受文字的魅力,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多彩的生活Reference:[1]谈永康.科学使用教材 提升语文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4(34).(责任编辑  林 娟)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