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单元教学案例解析.docx
7页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单元教学案例解析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单元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学习领域,是美术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通过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观察美术作品,体会作品呈现出的美感,认识并理解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形成审美经历,能更好地提高小学阶段的审美判断与艺术欣赏能力关键词】“欣赏.评述”单元 四步欣赏法小学美术书画版的欣赏单元中只有一节课,无法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于是我将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七册)欣赏评述单元《中国民族遗产》 和四年级下学期的(第八册)欣赏评述单元《世界文明的奇迹》 合并在一起形成重组单元 在这样的两节先后有内容联系和知识关联的课进行重组,不仅可以避免因学期跨度大导致学生忘记了欣赏方法和观察重点的问题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联系,有效地组成知识结构,对新旧知识迁移,形成系列的组合让学生体会作品呈现出的美感,认识并理解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形成审美经历,能更好地提高审美判断与艺术欣赏能力一、单元规划本单元的单元类型、模块和主题根据单元规划分类欣赏属于美术门类属于欣赏的内容和方法主题,我学习了此主题的概述部分,知道小学中高年段欣赏内容定义为:侧重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建筑和雕塑作品。
结合教材内容,确立单元主旨:用美术语言表达建筑和雕塑造型特点的能力二、教材教法分析(一)单元定位1、梳理教材内容《中国民族遗产》——描述古代建筑的造型、材质、装饰,分析建筑风格、象征意义和功能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世界文明的奇迹》——描述不同建筑的外形特点分析世界文明奇迹建筑风格及其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交流自己欣赏国外建筑的感受2、单元定位本单元从内容、形式、风格等角度对建筑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能力认识并理解建筑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形成审美经历,提高审美判断与艺术欣赏能力3、人文内涵和审美导向人文内涵:(1)理解并学会欣赏世界建筑和雕塑的多样性2)从历史建筑和雕塑中感受艺术魅力审美导向:(1)体会建筑和雕塑的形式美感(2)初步学会根据描述、分析、解释,对作品形成个人态度和审美观点二)教法分析1、能力基础与学习要求能力基础: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民间艺术等学习内容,已经尝试过用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四步骤法对目标展开欣赏但是本单元的欣赏内容不同,所产生的观察角度、解析方法不同相比绘画、手工作品,建筑和雕塑蕴含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需要更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对欣赏方法、知识积累和人文内涵的理解的要求更广、更高。
学习要求:开展单元前要在课前布置给学生探究作业,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观察与探究中了解建筑的功能,并根据对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展开讨论,尝试分析世界文明奇迹建筑设计中的意图,并分享自己对建筑的感受1)明确重点:依据学科基本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应初步学会根据描述、分析和解释,形成个人态度和观点,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本单元的重点是初步学会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美术欣赏方法来欣赏建筑和雕塑作品落实重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学会归纳建筑的造型特点,通过分析建筑的艺术风格,思考并交流对象所表达的含义,感受其艺术魅力,交流自己的感受,听听同学们的想法,在交流与互评中落实本课重点2)明确难点:引导学生能用美术语言对建筑和雕塑作品的造型结构进行分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感受和观点落实难点的方法: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养成自主欣赏,形成探究的能力与品质以欣赏法和讨论法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外形特点的观察归纳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归纳和比较中形成知识的整理,提升表达能力: 建筑雕塑艺术中知识量大,信息量足,学生在之前只尝试了欣赏美术作品和动画作品,在建筑雕塑的欣赏上往往会抓不住重点,在观察中迷恋在某一细节上,顾此失彼。
为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归纳欣赏点,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这一点,比如在执教《世界文明的奇迹》这一课:首先,我利用一带一路的地图展示,通过展开旅游的方式途径亚欧非三大洲,然后从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入手,让学生先对欣赏对象有一个明显的认知,在哪里的建筑雕塑,大概什么时代的作品,这些过度也不是公式化的,比如介绍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我先介绍了学生都认识的,语文课程中都学习过法国大文豪雨果,再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引导到我们的学习目标在介绍建筑时,先明确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是哥特建筑,哥特建筑的特点是尖尖高高的顶部,飞升飞跃式样的建筑造型,学生马上能说出,教师乘热打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筑风格?展示一段视频,让学生明白,原来是宗教需要和当时的文化艺术在发展,终促成了哥特建筑在西方国家的盛行,这样的知识点是有步骤、有递进、有节奏地传播给学生,能够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有机地归纳知识点和整理信息2、预设教学方法结合分析,预设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引导:针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欣赏四步骤的讲授学生自主:针对建筑和雕塑作品背景资料的收集与梳理,主动表达对建筑和雕塑作品的感受与想法师生互动:针对建筑和雕塑作品的造型、结构进行描述、分析,作品的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建筑和雕塑作品。
3、学科能力1、欣赏建筑和雕塑作品的能力2、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和雕塑作品的能力三)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知道欣赏的方法,通过欣赏图片,收集资料,了解教材中建筑和雕塑的造型结构、人文内涵、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分析,表达感受与见解过程与方法: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建筑和雕塑的背景,通过观察、交流,初步学会运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欣赏国内外的历史建筑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感受建筑雕塑艺术呈现出的魅力,体会建筑雕塑艺术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珍宝,培养文物建筑保护意识三、单元学习活动分析单元活动设计活动序号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任务关键问题活动一欣赏活动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发现建筑雕塑的造型特点,了解建筑的功能用途仔细观察建筑的外轮廓、顶部和外墙分析建筑的造型和功能1、猜猜看这个建筑是用什么材质建造的?2、说说万里长城建造的,目的?活动二探究活动探究建筑和雕塑的形式美感对建筑雕塑作品形成个人态度和观点探究历史建筑和大型雕塑,通过时代背景、人文内涵、客观情况展开分析和描述1、交流一下观赏泰姬陵给你的感受?2、说说你对哥特建筑的了解?哥特教堂什么会这样设计?3、4600年来,金字塔的建造一直是个迷,说说你的理解?活动三交流活动用美术用语交流感受能够用美术语言交流自己欣赏感受和观点。
通过完成欣赏任务单的方式,选择一个教材中的建筑或雕塑,用美术语言从其造型、功能、形式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建筑/雕塑,说说他的外形特点2、猜猜这个建筑/雕塑的功能或用途,并说说理由3、如果旅游途经这里,你会想说_________分析活动中的教学方法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要求,制定了三个单元学习活动,即:体验活动、探究活动和交流活动在制定单元学习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活动性质的选择在进行本单元活动内容设计时,为了使学生解教材中建筑和雕塑的基本知识课前,通过课前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先对教材中自己感兴趣的建筑雕塑进行初步的观察和了解,收集自己喜欢的资料并简单归纳要点;在活动二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分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建筑和雕塑呈现出的形式美感,思考作品的意义,从而去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最后,借助前两个教学活动学习到的知识激发学生交流和探讨的兴趣,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理解建筑雕塑的人文内涵,用合适的美术用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感悟建筑雕塑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三个活动内容是逐层递进,层层深入的,让学生在欣赏四欣赏法中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从而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 单元评价设计活动序号活动名称评价观测点评价形式活动一分析建筑的造型1、仔细观察建筑外形的情况2、能否将观察到的建筑特点和功能进行归纳和比较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评价途径:行为观察、提问、作品分析评价反馈形式:表扬鼓励活动二感受建筑的形式美感1、探究建筑艺术风格的情况2、能否通过时代背景、人文内涵、客观情况简要分析建筑雕塑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评价途径:行为观察、提问、作品分析评价反馈形式:表扬鼓励活动三交流欣赏感受1、积极参与互动的情况2、能否通过完成欣赏任务单,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评价途径:学习评价单评价反馈形式:评语、表扬鼓励资源类型资源内容资源使用素材资源世界各地建筑照片、教师个人观光照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解决学生对建筑知识比较陌生的问题,提高课堂实效,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技术资源媒体PPT小视频编辑欣赏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审美能力,学会观察归纳建筑外形特点环境资源多媒体教室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