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三基题库(单选+多选+答案.doc
166页1.x 线 CT 设备包括 ( )A.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B.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C.普通 CT 或常规 CT D.螺旋 CT(SCT) E.电子束 CT(EBCT)2.高档螺旋 CT 的优点是 ( )A.扫描时间缩短到亚秒级(钙质 B.血液水 E.脂肪>水1143.钙质的 CT 值是 ( )A.大于 80HU B.35~50HU C.0HU D.-100HU E.-1000HU1144.下列哪项不是滤过反投影法的特点 ( )A.无需进行傅立叶变换 B.重建速度快 C.重建图像质量高 D.比其他变换复杂 E.重建图像精确度高1145.属于采样系统的关键部件是 ( )A.电子计算机 B.滤过器 C.图像显示器 D.探测器 E.多辐照相机1146.CT 机中软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 ( )A.将收集到的投影资料进行图像重建 B.控制 X 线剂量 C.采集扫描数据 D.进行故障诊断 E.三维图像重建1147.CT 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不包括 ( )A.产生 X 线 B.采集数据 C.重建图像 D.图像后处理 E.显示图像1148.属于普通 CT 扫描的扫描和重建成像参数是 ( )A.管电压 B.管电流量 C.螺距 D.层间距 E.视野1149.普通 CT 的重叠扫描是指 ( )A.层间隔小于扫描层厚 B.层间隔等于扫描层厚 C.层间隔大于扫描层厚 D.重建间隔小于重建层厚 E.重建间隔大于重建层厚1150.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 ( )A.窗口技术 B.放大技术 C.黑白反转技术 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 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1151.CT 图像质量参数不包括 ( )A.空间分辨率 B.密度分辨率 C.噪声 D.伪影 E.CTDI1152.关于 CT 的窗口技术,错误的叙述是 ( )A.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技术 B.窗口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选择 C.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 CT 值的范围 D.窗位指窗宽上、下限 CT 值的平均数E.窗口技术也称为感兴趣区技术1153.对 CT 辐射剂量无影响的成像参数是 ( )A.管电流量 B.扫描范围 C.螺距 D.视野 E.管电压1154.下列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属于图像二维重建和显示的是 ( )A.SSD B.MPR C.MIP D.VR E.VE1155.CT 常用的辐射剂量表达参数是 ( )A.kV B.mAs C.CTDI D.曝光量 E.吸收剂量1156.对每天开机后球管预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每天开机后,首先应对球管进行升温预热 B.球管预热可以防止球管温度瞬间突然升高 C.球管预热是由低的 kV 和 mA 条件逐步升高到高的 kV 和 mA 条件 D.球管预热作用不大,不会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E.球管预热可以延长球管使用寿命1157.空气校准的目的是 ( )A.逐渐升高球管温度 B.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C.能降低 kV 和 mA 的使用条件 D.保证CT 值的准确性 E.使空气的 cT 值为零1158.下面 CT 检查前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 )A.被检者可以直接进入 CT 扫描室 B.被检者进入 CT 扫描室前,必须换鞋或穿鞋套 C.CT 扫描速度较快,胸、腹部被检查者,呼吸影响不大 D.胸部、腹部、盆腔被检查者,应口服 1~2%碘水对比剂 E.由于 CT 扫描的 kV 较高,穿透力较强,金属饰物的影响不大1159.关于 CT 扫描检查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婴幼儿童扫描时的 mAs 数值与成人相同 B.低 kV 和大的 mAs 数值,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C.CT 扫描检查时应有家属人员陪伴 D.CT 扫描检查辐射剂量非常低,应用范围较广 E.扫描室内应禁止家属陪伴人员陪伴扫描1160.CT 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平扫 B.增强扫描 C.灌注扫描 D.动态扫描 E.造影 CT 扫描1161.关于 CT 增强扫描正确的是 ( )A.增强扫描是高级 CT 特有的扫描程序 B.增强扫描是指经血管注射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C.增强扫描就是螺旋扫描 D.增强扫描不能用轴位扫描模式 E.增强扫描就是两期和多期扫描1162.对螺旋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X 线球管和探测器连续旋转 B.被检者随检查床沿纵轴方向匀速移动 C.X 线球管连续产生 X 线 D.扫描轨迹呈螺旋状 E.扫描速度较慢1163.对薄层扫描的描写正确的是 ( )A.能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B.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 C.能提高扫描速度 D.能降低CT 检查剂量 E.以上都不对1164.对高分辨力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B.可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 C.扫描层厚一般为 2~3mm D.应使用较大的扫描视野 E.采用标准重建算法1165.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一般应用于 ( )A.平扫的血管 B.增强的血管 C.气管 D.骨骼 E.软组织1166.下列 CT 图像摄片因素对诊断影响最大的是 ( )A.CT 图像在照片上的排列顺序 B.定位像的拍摄 C.重建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应排列在后面 D.照片分隔格式太少 E.调整适当窗宽窗位,使照片显示的图像对比清晰、密度适中1167.下面关于颅脑 CT 扫描检查技术错误的是 ( )A.单层 CT 层厚和层距一般多选为 8~10mm B.扫描视野通常都定在 25cm 以下 C.轴位扫描是颅脑 CT 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D.扫描方向应从颅底往头顶扫完全部颅脑 E.图像重建采用高分辨力算法1168.同时显示三个颅凹的颅脑 CT 扫描基线是 ( )A.听眦线 B.听鼻线 C.听眶线 D.听眉线 E.听口线1169.一般垂体微腺瘤的 CT 检查方式是 ( )A.直接增强行冠状薄层扫描 B.薄层轴位扫描 C.薄层螺旋扫描 D.薄层矢状扫描 E.高分辨力扫描1170.眼及眼眶 CT 检查常规采用 ( )A.冠状位扫描 B.矢状位扫描 C.轴位扫描 D.增强扫描 E.直接增强行冠状位扫描1171.关于喉咽部 CT 扫描检查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中间,喉部与床面平行 B.先行侧位定位像扫描 C.扫描范围从舌骨扫至环状软骨下缘 D.扫描时应平静呼吸并降低呼吸幅度 E.扫描层厚多采用1Omm1172.吞咽动作对下面那个部位 CT 扫描检查影响不大 ( )A.鼻咽部 B.喉咽部 C.颌面部 D.颈椎间盘 E.腰椎间盘1173.关于甲状腺 CT 检查扫描范围正确的是 ( )A.从 C6 扫至 T1 下缘 B.从 C3 扫至 C7 下缘 C.从 C1 扫至 C7 下缘 D.从舌骨扫至环状软骨下缘 E.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1174.在胸部 CT 检查方法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一般仰卧于检查床上 B.先进行正位定位像扫描 C.扫描层厚多采用5~10mm D.螺旋扫描 E.胸部 CT 扫描图像一般只要纵隔窗1175.下面对肺动脉栓塞病变 CT 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 )A.必须是螺旋强化扫描 B.扫描层厚采用 3~5mm C.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 100ml,注射速度 3.5ml/s D.起始扫描时间在 16~21s 之间 E.平扫1176.支气管扩张的最佳 CT 检查方法是 ( )A.增强扫描 B.灌注扫描 C.螺旋扫描 D.高分辨力扫描 E.加层扫描1177.肺窗窗宽、窗位下列正确的是 ( )A.肺窗窗宽采用 1100~1800HU,窗位在-500~-800HU B.肺窗窗宽采用200~300HU,窗位在 30~50HU C.肺窗窗宽采用 1500~3000HU,窗位在300~500HU D.肺窗窗宽采用 3000~4000HU,窗位在 300~600HU E.肺窗窗宽采用250~400HU 之间,窗位在 30~50HU1178.对冠状动脉 CT 扫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 ( )A.被检者心率应在 65/min 以下 B.检查过程中,应绝对保持屏气状态 C.对比剂注射速率一般为 3.5~4ml/s D.一般最佳重建相位在 50%~75% E.扫描层厚一般选用3~5mm1179.肝脏扫描范围一般是 ( )A.从膈面至肝右叶下缘 B.从右侧肋膈角至髂前上棘 C.从剑突至耻骨联合下缘 D.从肝门至肾上极 E.从第十二胸椎下缘至第三腰椎下缘1180.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方法一般是 ( )A.静脉团注法 B.点滴灌注法 C.多次大剂量快速注射法 D.点滴大量快注法 E.大量快注滴注法1181.采用注射速率为 2.5~3ml/s 静脉团注法时,肝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 ( )A.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 55~65s 的时间内 B.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 25~30s 的时间内C.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的 300s 时 D.在注射完对比剂后 55~65s 的时间内 E.在注射完对比剂后 25~30s 的时间内1182.下列关于颈椎间盘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仰卧于扫描床上 B.两肩部尽量下垂 C.扫描层厚采用 1~2mm,扫描间隔1.5~2mm D.图像重建采用高分辨力算法 E.扫描倾斜角度应平行于椎间隙的角度1183.四肢骨关节与软组织 CT 扫描显示与摄片采用 ( )A.骨窗 B.软组织窗 C.肺窗 D.骨窗和软组织窗 E.肺窗和软组织窗1184.下列那个部位 CT 扫描的窗宽设置最大 ( )A.肺 B.颈椎间盘 C.肝脏 D.前列腺 E.肾脏1185.对屏气要求最严格的检查部位是 ( )A.肺 B.肝 C.冠状动脉 D.盆腔 E.肾上腺1186.核磁共振的物理现象是哪一年发现的 ( )A.1946 年 B.1952 年 C.1972 年 D.1977 年 E.1978 年1187.下列哪一项不是 MRI 的优势 ( )A.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