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朴宁静----蓬简水乡(李惠文).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3504689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72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校:容桂容里中学 班级:初二(12)班组长:卢烨琪组员:梁蔓仪 翁静怡 邓红 陈泳霖指导老师:李惠文一、调查目的1、 了解杏坛逢简水乡的旅游特色,旅游开发潜力2、 走出课堂,开阔视野,同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协作能力二、 探究方式和过程1、 网上搜寻、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2、 访谈:当地居民、游客3、 小组讨论、分析三、小组分工1、 全体组员实地调查2、 卢烨琪负责寻找资料3、 梁蔓仪和翁静怡负责采访游客4、 陈泳霖和邓红负责访问当地居民活动地点:杏坛逢简水乡活动时间4月25日 网上查阅和收集资料5月2日、9日 实地调查 、采访当地居民 、游客5月17日 整理图片、调查情况、编辑文字、排版 四、正文序言“逢简水乡”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机会去今年在地理课堂上听老师介绍到了这个地方于是我们小组决定以“逢简水乡”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对它深入的了解、探究一翻,看看这个号称“顺德周庄”的地方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一)网上查阅资料去旅游前肯定要做足功课,这次出行也不例外,我们先上网百度了一下,有关“逢简水乡”的资料很多,景点介绍、游玩功略、图片展示应有尽有,印象最深的是携程网的这段介绍:佛山的逢简水乡堪称岭南水乡一绝,即便与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相比也不遑多让,有“广东周庄之称”。

      水乡地处杏坛镇北端,水文资源极佳,绕村居水道逾10公里,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游人泛舟荡漾碧波之中,大有曲折迂回无穷无尽之感水乡至今远离都市喧嚣,空气清新宜人,与岭南古村格局相辅相成而两岸古屋古树交错分布,石板街道纵横,通常只有村民三三两两经过,大有陶渊明诗句中“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的意境哗,这么好的地方怎能不去,查查地图上位置,立马出发!杏坛逢简的地理位置  逢简于杏坛中心的东北方顺德交通方便,其中105国道经过顺德,其各镇公路建设也是比较好的,从大良可以从大良乘坐281公车直接到达杏坛车站在容桂我们可以乘坐322然后转车坐377,最后乘坐383就到达了并且其它地方的要自驾游杏坛也是非常方便的,目前各旅行社也有杏坛逢简这些旅游路线  (二)、实地调查 5月2日,我们小组一行五人,从容桂坐公交车,经过2趟转乘,一个多小时后终于顺利到达期盼已久的“逢简水乡” 进入核心景点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确实与网上介绍的相符合一进景区不久就看到一个规模不小的码头,停滿了古色古香的带蓬木船,游客可以坐船游览水乡哗,这真是太好了!我们正想坐,但一打听票价,吓了我们一跳,一船要150元。

      唉,太贵了!那就省点吧,走路算了村子是蜿蜿蜒蜒被水缠绕着,一路走去似乎走进了电视作品中的江南小镇这种纯朴中不时让人惊喜的感觉在游玩逢简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我们有水的地方就有桥,这些形态各异、摇曳多姿的古石桥,让逢简充满了灵气和意境村子里的古建筑比较多,我们没有一一深入的去探访,但仅从外观的气势上,便可依稀看出当年的繁华与辉煌,也让人不由得细细品味逢简自然、野趣中透出的大家风范一路走,我们就一路游玩、拍照,不知不觉晃悠了近2个小时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成果:1、逢简的古桥  杏坛是水的世界,逢简更是如此有河必有桥,因桥成街,桥桥相望,为这岭南水乡增添无穷魅力逢简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宋明、清代的石桥14座,最值得一观的有三座1)巨济桥巨济桥,据县志记载:该桥始建于宋代,为李仕修建造因历代均有重修,现已看不到任何宋、元、明三朝的痕迹最后的重修时间,桥身有石刻记录:“民国十八年(1929)合乡重建,齐安义盛造巨济桥工艺精美,桥上有雕花石栏2)明远桥明远桥始建于宋朝,为李仕修主建,经历重修,现存为明代风格桥拱为纵联砌置法,红色砂岩结构,桥栏石板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两边望柱柱头雕成石狮子桥面两边斜波不砌石级,方便马车通过。

      明远桥为顺德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拱桥这桥位于景区中心位置,参观的游客最多、最有看头,桥上桥下,游客、游船穿梭其中,热闹非凡3)金鳌玉带桥村里还保存着另一座命名为“金鳌桥”的红石桥传说中它是康熙御赐所建,全桥以红石砌成金鳌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康熙丁丑科进士刘云汉仿京城皇室花园金鳌玉带桥建造的它的位置有点偏,就在逢简小学旁,游客相对少一些,顺河道向西,在绿树的映衬下分外古朴,宁静在这里照照相,发发呆最好不过了2、 逢简的古建筑、大宗祠逢简祠堂历史悠久,村中有不少人中了进士和举人因为村中读书人多,所以村中的祠堂和古老大屋也很多祠堂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刘氏大宗祠了初到刘氏祠堂映入眼帘的是祠堂里的中心处,在右手边有一个纪念阁,里面记录了不少祠堂的历史出了纪念阁,接下来我们走进纪念阁前面的一个小房子里,虽然忘了那间小房子的名字,但里面有不少当地村民过节时拍的照,照片里的人都很开心,可见村里过节时的气氛好热闹3、特色铜雕话乡民俗 在河的两岸,除了古树、古建筑外,我们还看到很多特色铜雕细细一看,原来是介绍我们珠三角这一带从古自今的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例如我们小孩时最爱玩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妇女背小孩子干农活的场所景,赶集、网鱼等等,栩栩如生,再配上旁边的说明文字,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我们对家乡的历史、民风民俗又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了4、乡村风情美食 一路上,河两岸时不时会有一些私人菜馆和小食店,饿了累了,你可以到里面去坐一坐,吃个午饭或品尝一下顺德乡村小食,例如纯手工芝麻糊、双皮奶之类的,价格相宜,适合我们这种手头紧的学生我们也试吃了一下芝蔴糊,5元一碗啊,很香浓美味!经过我们亲身的实地游览参观和与游客、村民的交流,我们对逢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赞叹之余,我们也发现了景区的一些不足三)逢简水乡现存的一些不足 1. 目前景区面积还比较小,1-2个钟就基本可以完成,而且活动以参观为主,比较单调一些,感觉不够丰富2.景区内的导游、解说员很少,村子中的古建筑的历史、建筑特色,单靠游客自己去看,是很难深入了解的3、周围建筑物虽然很有古典味道,但比较多的古老房子已经陈旧失修,相当部分也破败不堪,路过其中让人惋惜不已4、游船的收费太高,大船200,6-10人,小船150,5人以下,贵!很多普通游客都负担不起,享受不到坐船游玩的乐趣5、洗手间等公共设施较少,而且难找,游客不太方便六)我们的建议  为了水乡逢简有更大更长久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继续努力!我们小组对逢简水乡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扩大现在景区的范围,增加景区的各种功能1) 对景区作一次重新的规划,把景区内的各景点有机有序的串连起来,整合出一条或多条合理的浏览路线2) 把村内的古老房屋进行统一的修缮,重新开放给游客,不但增加看点,还可以使景区的面貌光鲜明亮,档次提升3) 增设一些民俗展示或表演,例如龙舟说唱、醒狮表演、划龙舟、顺德美食的制作、品尝等,这些项目穿插在浏览的过程中,使得游客感觉更充实更精彩4) 我们看到景区外还有很多鱼塘、菜地等,这些地方可以建设一些小型的农庄,开设钓鱼、摘果、摘菜等农家乐活动,让游客参观之余有了更多的选择,景区的吸引力就更大了2培训专业的导游、解说员,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人的不同需要3游船的收费太高,建议适当调低点价格,100元内一船,让更多普罗大众享受游船的乐趣4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合理布局,指示清析,设想周到,满足游客的不时之需逢简水乡”号称“顺德周庄” ,希望逢简水乡经过不断的完善,将有一天,成为顺德更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不是周庄,胜似周庄!加油!  (七)活动感言卢烨琪:逢简水乡就是一个“世外桃源”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村民们都很友好,而且当地小吃让我回味无穷,这次地理调查收货不少。

      粱蔓仪:目睹了“杏坛水乡”的美貌,逢简的历史,从那斑斑的石板上,聆听着它曾经作为无数人的踏脚石;从那瑟瑟的秋风中,吹拂着它曾经的历史名胜的悠久历史以及散发出悠久的不散风采翁静怡:水清澈可鉴,鱼儿科真找到了好归宿;成群结队地嬉戏,石子为水划开了一道水波的痕迹这水养育了一代代的逢简人 邓红:美不胜收的景色,掀开了历史的潮流,水、景养育了一代代的儿女丰收的季节,我看到了村民的朴素勤劳天空的白云,蓝天,绿树,给了我一片思想的无限境界陈泳霖:我见识过溪水的清澈,却不及河水的清澈从水乡中,一切全皆在眼底,我领悟的道理和了解的见识数不胜数一切皆在心中   参考文献:羊城晚报 图书馆参阅资料百度文库 佛上市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