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国际储备.doc
28页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一、国际储备的含义(一)什么是国际储备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亦称官方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币汇率等的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与官方储备实际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指一国拥有的,后者则指官方拥有的但在现实中已经将二者混同了二)国际储备的特征一般认为,国际储备具有如下特征:1.可得性国际储备能随时、方便和无条件地被各国政府得到2.流动性国际储备必须具有较强的无损变现能力其要点有两个:其一,国际储备能方便地转换成现金;其二,这种转换须不发生损失或尽可能少发生损失3.普遍接受性一国在运用国际储备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本币汇率时能被普遍接受以上是国际储备的基本特征,此外,国际储备还具有一些其他特征,如国际储备内在价值必须相对稳定等三)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亦称国际流动性,指一国政府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的能力它既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前者称为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第一线储备,后者称为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力、第二线储备。
通常,国际清偿力又称作广义国际储备,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称作狭义国际储备,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国际储备一般而言,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力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协定、借款总安排和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对外可兑换货币资产二、国际储备的来源(一)一国视角下的国际储备来源从一国的角度分析,国际储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国际收支盈余国际收支盈余是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它由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两部分组成经常账户盈余更为稳定可靠,可视作自有储备;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则可能因外资的撤回、游资的大量流出而导致盈余减少甚至消失,故带有借入储备的性质2.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干预时购进的外汇3.一国政府对外借款的净额(存量)4.中央银行购买的黄金央行购买黄金就是实现“黄金的货币化”,即将黄金从非货币用途转为货币用途但不同的国家收购黄金的能力(对储备的影响)不同本币完全可兑换的国家,可用本币在国内外市场购买黄金其购买的结果会使国际上的储备和本国官方储备同时增加对于本币部分可兑换的国家,通过用本币在国内市场购买黄金可增加官方储备量,而在国外市场,只能以外汇购买,故结果只能改变储备结构(自由外汇变为黄金)5.接受他国支付的特别提款权6.其他来源,包括:成员国在IMF储备头寸、成员国分配所得的特别提款权、储备资产收益和储备资产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溢价等。
二)全球视角下的国际储备来源从全球的角度分析,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有各国中央银行购买的黄金、IMF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由于黄金不再作为货币价值的基础,特别提款权的分配缺乏经常性机制、分配数量有限并且分配不均,因此,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是全球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三、国际储备的作用(一)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二)调节本币汇率(三)充当信用保证(四)防患突发事件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结构及其演进一、国际储备的结构.广义的国际储备可以划分为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一)自有储备自有储备,即狭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活期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储备货币的条件:①能自由兑换,即必须是可兑换货币;②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中占较大比重;③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和对外币值两个方面都比较稳定储备货币具有双重的货币职能,即国家货币与国际货币职能3.在IMF的储备头寸(1)含义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 GDR )又叫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成立时各成员国缴纳的会费,并由其管理,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
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储备头寸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普通提款权与特别提款权不同的是,普通提款权是信贷,而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成员国现有的黄金和美元储备以外的外币储备普通提款权是为了解决会员国经常项目逆差而发放的,期限一般为3至5年,最大限额为其份额的125%2)组成成分:第一、成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份额中的25%的黄金或可兑换货币其余75%须以本国货币缴纳(存放本国央行)当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有权以本国货币抵押的形式向IMF申请提用可兑换货币提用数额分五档,每档25%申请条件逐档严格第一档最为宽松,一般只要提出申请,便可提用其余四档为信用提款权第二、基金组织为满足成员国借款而使用的本国货币当IMF向其他成员国提供本国货币的贷款时,产生了本国对IMF的债权,可以无条件提取并用于国际收支逆差的支付第三、基金组织在该国借款的净额4.特别提款权(1)含义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
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2)作用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SDR的创设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酝酿过程始于60年代初爆发的美元第一次危机,基金组织在1969年的年会上正式通过了“十国集团”提出的储备货币方案3)分配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规定,基金组织的会员国都可以自愿参加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成为特别提款帐户参加国会员国也可不参加,参加后如要退出,只需事先以书面通知,就可随时退出基金组织规定,每5年为一个分配特别提款权的基本期第24 届基金年会决定了第一次分配期,即自1970 年至1972年,发行93.148亿特别提款单位,按会员国所摊付的基金份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份额越大,分配得越多4)定值特别提款权创立初期,它的价值由含金量决定,当时规定35特别提款权单位等于1 盎司黄金,即与美元等值1971 年12 月18 日,美元第一次贬值,而特别提款权的含金量未动,因此1个特别提款权就上升为1.08571美元。
1973 年2 月12 日美元第二次贬值,特别提款权含金量仍未变化,1 个特别提款权再上升为1.20635 美元1974 年7 月,基金组织正式宣布特别提款权与黄金脱钩,改用“一篮子”16种货币作为定值标准这16种货币包括截至1972 年的前5 年中在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中占1%以上的成员国的货币除美元外,还有联邦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国法郎、加拿大元、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瑞典克朗、澳大利亚元、挪威克郎、丹麦克郎、西班牙比塞塔、南非兰特以及奥地利先令每天依照外汇行市变化,公布特别提款权的牌价1976年7月去掉丹麦克郎和南非兰特,代之以沙特阿拉伯里亚尔和伊朗里亚尔,对“一篮子”中的货币所占比重也作了适当调整1980年9 月18 日,基金组织又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简化为5种西方国家货币,即美元、联邦德国马克、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它们在特别提款权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2%、19%、13%、13%、13%第一次调整后的权数(1986年1月1日生效)依次为42%、19%、15%、12%、12%第二次调整后的权数(1991年1月1日生效)依次为40%,21%,17%,11%,11%。
第三次调整后的权数(1996年1月1日生效)依次为39%,21%,18%,11%,11%第四次调整后权数(2001年1月1日生效)美元:45%,日元:15%,英镑:11%,欧元:29%2004年6月19日,1SDR的价值为1.46221美元5)利率特别提款权的利率每周调整一次,基数是特别提款权定值篮子中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短期债务利率(国债利率或同业拆借利率)加权平均数二)借入储备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协定、借款总安排和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等二、储备货币分散化及其影响(略)三、国际储备中的南北矛盾(略)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国际储备的管理,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收支状况,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等进行确定和调整,以实现储备资产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的整个过程,是一国宏观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储备的管理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面量的管理是指对储备规模的确定和调整,即通常所说的国际储备的水平管理或总量管理;质的管理是指对国际储备结构的确定和调整,也被称作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一、国际储备的需求(一)国际储备需求的含义国际储备需求,是指为了获取所需的国际储备而付出一定代价的愿意程度。
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1.国际收支冲击2.国际收支的调整速度从总体上看,影响调整速度、进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进出口供求弹性2)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 MPM或MPI,一般缩写m)又称为进口倾向,是指国民收入Y增加一个单位导致进口M增加的数量,以导数形式表示也就是m=dM/dY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该国的居民收入增加时,就越倾向于进口国外产品边际进口倾向可以表示为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dM/M)×(Y/dY)与经济开放程度M/Y的乘积因此,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经济的开放程度越高,边际进口倾向就越高3)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弹性越大,国际储备需求就越低;反之,国际储备需求就会越高3.进出口规模4.持有储备的成本5.对外筹集应急资金的能力6.货币实现自由兑换与否7.政策协调8.货币地位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它们可以用本币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进行国际支付,所以国际储备需求量较低二、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一)国际储备适度规模测度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1.拇指法则拇指法即经验法则,包括:(1)非黄金储备/进口比例法。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以40%为标准,以20%为最低限如果该比例低于30%,就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调整一般认为,全年国际储备与进口额的比例应在25%左右,即国际储备应该能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要如果就一国非黄金储备与周平均进口额的比例来看,该指标的经验数据约为9~13周2)外汇储备/外债比例法该法又分为外汇储备/全部外债比例法和外汇储备/短期外债比例法两种①外汇储备/全部外债比例法按照国际经验,外汇债备与外债余额之比在正常情况下应在3O%~50%之间,它不能低于30%,否则就会存在引发债务危机的可能②外汇储备/短期外债比例法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比例不能低于100%3)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比例法4)圭多惕一格林斯潘规则(Guidotti-Greenspan)储备/短期外债比例法源自阿根廷原财政部副部长圭多惕(Pablo Gudotti),其观点是:在最低限度内,在不对外举债的前提下,一国可用的外汇储备应该大于一年内到期的外债本息。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