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理性认识硝化菌和玻璃环.doc
3页2狼养鱼】理性认识硝化菌和玻璃环2狼的前言:从2007年6月1日开始造缸、养鱼到现在已经一年了,从当初的直接放水养鱼,到如今的先养水再养鱼,单从养水这一方面,我的养鱼理念是发生了质的变化的当然,这离不开网络上大量的养鱼基础知识资料和鱼吧养鱼老鸟们的热心解答(还有我的认真学习噢),在此先向提供这些资料的前辈们表示敬意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了有很多资料对养硝化解释得太多,专业性太强,导致很多新手觉得硝化很神秘,学不透,产生畏惧心理在此,我把这一年来的养鱼心得,特别是养硝化的心得,加上对玻璃环的一些认识,整理出来,供广大初级养鱼爱好者参考好了,下面开始..................................在鱼缸这个环境相对封闭的水体来说,不断积累的氨和亚硝酸盐肯定是不适合鱼儿生长的,这时候硝化细菌就粉墨登场了,这些菌可以把氨和亚硝酸盐逐步分解成硝酸盐类,而硝酸盐类是对鱼很低毒的,等积攒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通过换水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这个换水的频率不会太高,有鱼友养一些粗生的鱼类一年没换水鱼儿也不出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为了爱鱼,我还是建议大家每周换水1/5---已经是够懒的了 硝化菌分解的是氨和亚硝酸盐,它们是不会分解鱼便的。
鱼便等垃圾还是要通过腐生细菌分解的,这些腐生细菌会把蛋白质垃圾分解成氨,然后硝化细菌再处理这些氨由上面的介绍知道,在养鱼中培养硝化细菌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处理鱼缸里的垃圾问题但是有些鱼友会问:我以前不知道硝化菌,但是我养的鱼也很好嗯,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可是要知道,硝化菌是无处不在的,你虽然没有刻意培养硝化菌,但是你的缸里已经有它们在辛勤地劳动了我国古代养殖金鱼,大多用的是陶盆,而磁盆用得很少,因为陶器粗糙的表面会培养出大量的硝化细菌--古人还真的不知道有硝化菌这样的东东,但是已经在利用它们了另外,有些鱼友会使用底沙,这个也是能培养硝化的,只是效率不太高罢了还有些人养鱼(多见于鱼商),通过大量换水来解决水中的氨氮问题,在鱼儿的承受能力之内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是懒嘛,呵呵,我想大伙没几个人会整天为鱼换水吧?! 我们还知道,硝化菌的繁殖是很缓慢的硝化菌无处不在,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能有效处理水中氨氮的硝化菌群,要培养起这样一个群落的确需要一点点时间这个培养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开缸关于开缸过程,教科书上是按部就班的,先养水,再下闯缸鱼,再下主鱼,目的就是利用闯缸鱼的代谢产物刺激硝化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一个能有效去除缸中氨氮的硝化菌群。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0--30天时间这样主鱼下去后会很舒服,也是最安全的开缸方法 但是现实中的养鱼新手们是耐不住这个心烦的,往往养了几天水就大量下主鱼了,结果有两个:一是鱼儿会安全地度过危险期,养鱼成功;再就是养了一缸牛奶,鱼儿莫名其妙地死亡 既然有成功地案例,那么就有成功的理由我的意见和经验是:这样养鱼也是可以的!只要是养一些比较粗生的热带鱼,完全可以一边养鱼一边养硝化这个是需要调控的什么是粗生的鱼呢?呵呵,可以这样说:大部分常见热带鱼都是粗生的鱼在养了几天水以后,你就可以放主鱼了,但是一次不要放太多,并且要控制它的食量,少喂甚至不喂,每天清理鱼便,没特殊情况,头一个月不用换水粗生的鱼对氨和亚硝酸盐的耐受力还是很强的,控制的好完全可以挺过这一个月我曾经因为爆缸只得把两条地图、两条鹦鹉、两条红尾皇冠、两条七星刀扔到浴盆里寄养,大约一周以后用原水倒回缸里一边养硝化一边养鱼,只是食量控制了,每天清理鱼便,勤洗滤棉,大概一个月后,水质那个清啊,每天光看水就很心旷神怡了我用的是自制的上溢下吸侧滤,里面除了上面两层过滤棉,就是玻璃环了 养硝化是需要不断调节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看到养成了就再也不用担心了的。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硝化菌的食物:氨和亚硝酸盐是由缸内污染程度决定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硝化菌群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就是你目前养好了硝化,也需要后期的调整,包括:控制喂食、每天清理鱼便、勤洗滤棉、定期换水等等,看起来挺麻烦,其实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咱们养鱼还是需要一点点耐心的呵呵 在网上看到很多老鸟说能自己造硝化菌,做法是用死鱼(其它富含蛋白质的东西也行)放瓶子里,灌满水密封,然后等待它发酵,瓶子里的水由浑浊变清后就可以用了,用着效果还不错其实结合硝化菌的习性不难分辨:这样是造不出硝化菌的,他们造的只是硝化菌的食物:氨和亚硝酸盐而已,正是这些食物的添加刺激了硝化菌的大量繁殖,好像就是添加了硝化菌一样这样的做法在养过一段时间鱼的缸里是可以的,但是在刚开始养水的缸这个做法不可取,闹不好要重新养水啦大伙都知道养硝化的重要性了,但是养硝化也是需要器材的(硝化菌需要附着在固体表面才能生存、繁殖),需要我们给硝化菌提供一个舒适的家这些硝化菌的家就是生化滤材,一般我们常见的生化滤材就是生化棉、玻璃环、珊瑚骨之类的 我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玻璃环玻璃环是用造玻璃的材料(一般是石英)制成的 发明它的道理就是它能提供超多的孔洞和表面积,并且它的孔洞结构使硝化细菌很容易附着,在里面能很好的繁衍、工作。
玻璃环的孔径一般在0.04--0.08毫米(孔洞越密的越贵)之间,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指的是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含有的表面积)达到了15000平米/立方米,而数据显示生化棉是400平米/立方米,过滤棉更低,差距相当明显有些鱼友认为,玻璃环的孔洞那么小,水流、氧气不会到达玻璃环的内部,环内部更不会培养硝化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那是想当然!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的水分子的直径是4×10-10m,玻璃环孔径4×10-5m(最小的),它们的比例是1:100000,也可以这样形象地说:一个直径1米的球体在直径是100000米的孔洞里活动,活动不会受到大碍吧?至于氧气,氧分子的直径是1.6×10-10m,和水分子在一个档次上,在玻璃环内部通行无阻!而细菌的平均直径是3微米(没查到硝化菌的直径,就用细菌的平均直径代替了,我也想当然一回,嘿嘿) ,也就是3×10-6m ,和玻璃环的孔洞直径之比在1:10左右,好像在里面也能很自由的运动啊至于硝化菌的食物:氨和亚硝酸盐,也是分子级的人物,获得通行证自然不在话下还有些想当然的理论说:玻璃环的孔洞容易堵塞,一旦堵上了就不能培养硝化菌了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分析一下也是讲不通的。
第一、我们用玻璃环是用来做生化滤材的,在环的上面一定要用过滤棉或者生化棉搞好物理过滤,如果你的环用了不到半年里面就堆满了垃圾,只能说明你的物理过滤没有搞好,只能说明你懒!我的全侧滤里面的玻璃环用了快一年了,最近清理滤桶,发现滤桶的水里面只有少量絮状物,玻璃环表面是茶褐色,表面挂的垃圾并不多,估计还是能用一阵子的我的过滤是表面一层过滤棉,下面一层生化棉充当物理过滤,下面全是玻璃环过滤棉基本上两三天用自来水冲洗一次,生化棉一周一次缸内水质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第二:就算是玻璃环表面的孔洞被堵塞了,但这个堵塞只是表面现象,大块的垃圾是不可能全部堵塞孔洞的,并且玻璃环里面的孔洞四通八达,而上面我说过:水分子直径、氧分子直径和玻璃环孔洞直径直接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些垃圾是不能阻止水分子的、氧分子自由出入这些孔洞的,就是直径较大的硝化菌也能在里面大摇大摆压马路咱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实验:从滤桶里拿一个貌似被堵塞的玻璃环,堵上一头的孔,然后用嘴吹另一头(比较脏啊),看看有没有水被吹出来如果能吹出水来,说明玻璃环金枪不倒,畅通无阻要是玻璃环被堵塞了,应该就像吹一个石头环一样,你是吹不出水来的我做的实验结果是:有很多水被吹了出来!跟吹干净的、泡过水的玻璃环感觉一个样! 因此我说:目前的生化滤材还是要首推玻璃环,它的培菌表面积是其它常见滤材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它的培菌能力是其它常见滤材所不能比拟的。
在培养硝化菌方面,生化棉、过滤棉在玻璃环的面前只能充当跑龙套的角色 在我看来玻璃环是培养硝化菌的最佳选择了但是有些鱼友说:我没有用过玻璃环,养的鱼也很好不用玻璃环,甚至不用过滤,能不能养鱼?回答是一个字:能!只是可以选择的鱼种类少一点、养的数量少一些、换水勤快些、管理强一些”本人养鱼时间不长,理论、实践方面的东西肯定还是需要充实的在此整理了这个东西供养鱼新手们参考一下,有什么不到的地方,请养鱼老鸟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