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7页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C.乙烯和苯蒸气都能使溴水褪色,不能鉴别乙烯和苯蒸气D.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2.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B.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C.H202的电子式为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3.反应A(g)+3B(g)2C(g)+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 (D)=0.4 mol / (L·s) B.v (C)=0.5 mol / (L·s) C.v (B)=0.6 mol / (L·s) D.v (A)=0.15 mol / (L·s)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钠离子总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足量O2充分反应,生成的NO2分子数为NAC.常温下,1 mol SiC中含有Si-C键的数目为4NAD.常温常压下,33.6 L氯气与足量的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无色溶液:Na+、Cu2+、NO3-、SO42-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K+、Fe2+、SO42-、Cl-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Cl-、NO3-D、能溶解AI(OH)3固体的溶液:K+、Na+、HCO3-、NO3-6.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 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B.Fe3O4溶解于稀硝酸中:Fe3O4 + 8H+ = 3Fe3+ + 4H2OC.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pH=7: H++SO42-+Ba2++OH–== BaSO4↓+H2OD.石灰乳与MgCl2溶液反应:Mg2+ + Ca(OH)2 = Ca2+ + Mg(OH)2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苯乙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该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中会在三个位置上出现特征峰D、它可以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9.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均不可能呈现出酸性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C.X、W、Q的氢化物均可在Y的单质中燃烧 D.Q的非金属性弱于W的非金属性10.Li-Al / 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i-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 的化合价为+1价B.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 Li+FeS=Li2S+FeC.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 e-=Al3+ D.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由正极到负极11.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人酸性KMnO4溶液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12.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13.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1)=2H2(g)+O2(g);△H=+285.5 kJ·mol-1 B、已知2C(石墨,s)+O2(g)=2CO(g);△H =-221 kJ·mol-1 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已知N2(g)+3H2(g) 2 NH3(g);△H =-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热量 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烧热分别为1366.8 kJ·mol-1和1411.0 kJ·mol-1,则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H2O(l)=C2H5OH(l);△H =-44.2 kJ·mol-114.一定温度下,在三个恒容体积均为2.0 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编号 温度(℃) 起始/平衡/达到平衡所需时间/Ⅰ 320 0.40 0.10 0.10 Ⅱ 320 0.80 Ⅲ 410 0.40 0.15 0.15 A.平衡常数:容器Ⅱ>容器ⅢB.反应到达平衡时,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C.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Ⅰ中的平均速率为D.容器Ⅲ中平衡后,等温条件下充入一定量,平衡不发生移动15.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除去悬浮物杂质。
一种制备Na2FeO4的反应原理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FeSO4B.生成2 mol Na2FeO4时,反应中共有10mol电子转移C.Na2FeO4的氧化性大于Na2O2D.Na2FeO4净水过程中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6.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17.如图所示,a、b、c均为石墨电极,d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B、甲烧杯中a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生蓝色沉淀D、当b极增重3.2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18.反应A2+B22AB在不同条件下,产物AB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19.(4分)(1)已知下列反应的焓变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②C(s)+O2(g) =CO2(g) △H2=-393.5kJ/mol③2 H2(g)+O2(g) =2H2O(l) △H3=-285.8kJ/mol试计算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的焓变ΔH= (2)实验测得,5g甲醇(CH3OH)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0.(7分)人类使用铜和它的合金具有悠久的历史,铜及其化合物在电子工业、材料工业、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方面用途非常广泛。
古老的金属铜在现代科技应用上取得了突破,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生产粗铜,其反应原理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②中均生成有相同的气体分子,该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_,其立体结构是______2)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3)叠氮化铜[Cu(N3)2]是一种紫黑色粉末,易爆炸,与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举2例)4)丁炔铜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已知:乙炔+2HCHOCHOCH2CH2OHCHOCH2CH2OH中碳原子杂化方式______,乙炔属于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21.(5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和3.0mol·L-1 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20304050607080铜平均溶解速率()7.348.019.257.987.246.735.76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3)(3分)在提纯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和溶液,加热,生成沉淀制备的离子方程式是 22.(12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