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docx
6页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判断文言文倒装句式的方法(公开课资料)导入: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介绍:句子的构成部分,包含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是句子中的称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称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地方、工具等补语:是谓语动词的增补说明动作行为的状况、结果、地方、数目、时间等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制事物的领属、质料、数目等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地方或形状的程度等一般完好的句子成分的摆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按以上次序排成的,称为常式句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中,在必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次序会发生变化,或打破一般次序,摆列次序较特别的句子在现代汉语称为变式句,古汉语中则称为倒装句语法功能:变式句对于常式句而言,能保留常式句的基本句义,与此同时,变式句又能在保留常式句基本句义基础上,经过语序的变化,衍生出了一些常式句所没有的语义,所以,就拥有了修辞的功能。
这个功能就是,当人们在必定的语体、语境、情形中需要突出、重申句子某一个句法成分时,就可以在汉语句法运作的体系的基础上,将这个句法成分调离本来的地址,同时依据汉语的句法规则,将之置于可以出现的地址上,从而,达到突出、重申这个句法成分所负载的语义的作用文言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地址也和现代汉语中相同,一般放在主语以后,但有时为了重申停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惋惜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比方: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④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⑤大哉,尧之为君也!二、定语后置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比方: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比方:①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蚓无利之帮凶,强之筋骨)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优异彩,已超出奇妙的画师;草木装饰花,不依靠奇异的绣工)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仅供个人学习参照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比方:①遂率子荷担者三夫②其故人与佣耕者之[他()一些曾一道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个信息]③太子及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客)⑤不决,求人可使秦者(求可使秦之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比方:①此四者,天下之民而无告者[四种人(、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苦人]②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不易其志之)5、数目词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词+数目词”的格式比方:①十二卷,卷卷有名②余核舟一三、介词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从前,若置于位于以后即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常常要以状语来理解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有的是用“以”、“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状况:1、用介词“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多数处在补语的地址,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量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比方:①“青,取之于,而青于荀子《学》)两个“于”在翻,都要放在前做状②事急矣,授命求救于将(授命于将求救)③公与之乘,于勺(于勺)2、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比方:①具告以事以事具告)②乃取蒙冲斗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③形似酒樽,以篆文山之形(以篆文山之形)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四、宾语前置(一)动词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从前,否定词以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比方: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②残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③自典所,未之有也(未有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比方:①(刘)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②王曰:“可使者?”(可使者)③知其意,素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状况古汉语其实不常见)比方:①譬若以肉投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仅供个人学习参照②唯利是(利)③俯首帖耳(从命)④唯你是(你)⑤句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有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状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比方:①王:“何以知之?”(以何知之)②微斯人,吾与?(吾与)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重申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类状况最常有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比方:①余是以之(余以是之)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③夜以日3、介词宾语是方向词,也放在介词前比方:①王向坐,父南向坐(向;向南)作业:一、主倒装(前置或主后置)⑥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陋之”,前置①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志)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3.用“之”“之”或“是”将前置,用种前置③美哉室!(室美哉!)的格式,可以在从前加上“唯(惟)”,构成“唯④大哉,之君也!(之君也,大哉!)(惟)⋯⋯是⋯⋯”或“惟⋯之⋯”的格式,的作用⑤灼灼其其灼灼)就更大⑥竹喧浣女,下舟竹喧浣女,舟下①日居月,下土是冒日居月,冒下土——日月曾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照,阳光离开后露出了片赤裸的土地)安”,前置)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
群臣)⑧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③率以来,唯是求唯求)以上例子分体了前的三种状况:①⑦疑句;②③④余与晋出入,余唯利是余唯利)④⑧感句;⑤⑥旧合韵律⑤父亲母亲惟其疾之惟其疾之惟其疾之)二、前置⑥句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不解惑)1.否定句中代,前置⑦惟弈秋之听惟听弈秋)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⑧皇天无,惟德是惟德)②三汝,莫我肯莫肯我)⑨唯利是唯利)③我无,无我虞我无,无虞我)⑩唯吾首是瞻唯瞻吾首)④每自比于管仲、毅,人莫之也人莫之)⑾孜孜焉唯修是急唯急修——只急迫地⑤先生⋯⋯肩上,而狼未之知也而狼未知之也)德修)⑥忌不自信,而复其妾曰⋯⋯(忌不信自)4.介短中前置2.疑句中疑代作,前置①否则,籍何以致此?(籍以何至此)①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②全石以底以全石底)②沛公安在?(沛公在安)③安君何以自托于?(安君以何自托于)③噫!微斯人,吾与?(吾与)④夜以日以夜日)④夫晋,何之有?(夫晋,有何)⑤安君何以自托于?(安君以何自托于)⑤沛公安在?(沛公在安)3、定后置1.中心+定+者仅供个人学习参照①不决,求人可使秦者,未得求可使秦4、介构作状后置者人)第一种:用介“于”成的介短在文言文中多数在②村中少年好事者,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的地址,成代,除少量仍作外,大多数③遂率子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子三夫)都要移到前作状④太子及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①事急矣,授命求救于将授命于将求救)事者太子及客)②者于富者曰⋯⋯(者于富者曰)⑤人淹死者甚众淹死者人甚众)③公与之乘,于勺于勺)⑥亦雁详尽而微者亦详尽而微者雁)④以勇气于侯以勇气于侯)⑦客有吹洞者,倚歌而和之有吹洞者客)⑤此所于朝廷此所于朝廷)⑧人死者相望死者人相望)⑥故燕王欲于君故燕王欲于君)⑨当其,巫行小家女好者当其,巫行⑦臣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臣今与璧俱于柱碎矣)小家好者女)⑧九于廷(于廷九)⑩楚人有涉江者(有涉江者楚人)⑨敢留璧而冲犯于大王乎?(敢留璧而于大王冲犯2.中心+之+定,“之”是定后置的志乎?)①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蚓无利帮凶,筋⑩青取之于,而青于青于取之,而于青)骨)⑾李氏子蟠,......不拘于,学于余不于拘,于余②居堂之高其民,江湖之其君居)高堂其民,江湖其君)⑿魏惠王兵数破于秦,国内空魏惠王兵数于秦破,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四海,有几人欤?)国内空④之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离⒀且,立石于其墓之(且于其墓之立石)冠崔嵬切云——佩着的宝,戴着高高的切云⒁至于者歌于途,行者休于(至于者于途歌,行者于帽)休。
3.中心+之(而)+定+者,“之”是定后第置二种:用介“以”成的介短在文言文中也多数的志在的地址,在今,一般要移到前作状①石之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然有声石,①形似酒樽,以山之形以山之形)所在皆是也)②具告以事以事具告)②此四者,天下之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民而无③何不之以足何不以足之)告者此四者,天下之民而无告者)④五之宅,之以桑以桑之)③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⑤而盟,祭以尉首以尉首祭)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能面刺寡人之者⑥掭以尖草以尖草掭)群臣吏民,受上)⑦覆之以掌以掌覆之)⑤州之民附操者,逼兵耳附操者州之民)⑧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⑥大之乱,而能不易其志者而能不易其志者)⑨董之以刑,振之以威怒以刑董之,⑦国之孺子之游者国之游者孺子)以威怒振之)⑧僧之富者不可以致富者僧不可以致)第三种:用介“乎”成的介短在地址4.用数目作定,数目大多数放在中心的后边比方:,“乎”通“于”在翻,可状况而定其①吏二一人王二吏二一人王)成分,“乎”字构或作状或作②余核舟一余一核舟)①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乎吾前生,其③遂率子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三夫子)道也固乎吾先)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王;玉斗一双,欲与父。
一双②名垂乎后辈乎后辈名垂)白璧一双玉斗)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⑤比至,六七百乘,千余,卒数万人比至,六省)七百乘,千余,数万卒)⑥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一石粟)仅供个人学习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