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四环对话教学模式简介.doc
17页开县温泉中学“三步●四环●对话”教学模式目 录第一部分 模式概论一、对话教学的内涵二、对话教学的实践价值三、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四、对话教学的基本理念五、对话教学模式第二部分 温泉中学“三步四环对话”教学模式解读一、指导思想二、行动纲领三、模式解说四、教学环节解说五、高效课堂操作表第三部分 保障机制一、做好课前预习环节二、班级文化建设三、小组文化建设 学习活动小组资料四、小组评价机制五、个人激励机制第四部分 温泉中学课改实施细则第一部分 模式概论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 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 “主权”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 学” 来评价教师的 “教”,课堂必须体现出 “生命的狂欢”一、对话教学的内涵对话:是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言语为主要中介进行的话语、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对话教学: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
二、对话教学的实践价值:1、 对话教学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由过去老师的“一言堂”变“群言堂” ,为教学过程注入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主动性师生都是对话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学生成为主体和主人后,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2、 对话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跟学生对话,可以使教师得到意想不到的思维方式和出乎意料的答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跟同行对话,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使其在交流切磋中获得经验和信息,实现共享共进;跟自我对话,可以使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提炼出教学经验3、对话教学有利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意识和能力 (2)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意识能力 (3)有助于学生培养交往和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4)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三、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一)主体性教育理论 在中国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由最初 80 年代对教学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到 90 年代提升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整个教育思想的革命,并由理论进入到实践领域主体性教育理论是在吸收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建立起来的一种时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是客体,它打破了间一主体说,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更为重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主体意识和能力;强调人本教育,反对物本教育;提倡主体教育,反对工具教育;重视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发展,反对压抑人、束缚人,以革新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所以,主体性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哲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着,推动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从传统走向现代二)解放教育理论:是巴西教育理论家弗莱雷提出的,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解放教育学说,力图通过教育之舟把人载向自由的彼岸,获得真正的解放他倡导教育即政治,主张所有教育活动都具有政治性;他坚信教育即解放,希望通过意识的解放、教学的解放、人性的解放使人获得自由;他强调教学即对话,对对话式教学情有独钟教育即政治、教育即解放、教学即对话也就构成了弗莱雷解放教育学说的三大基石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学说不仅在巴西和拉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都将带来深刻的启示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对人性的解放;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三)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 Cone of Learning) ”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 年率先提出的后来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 )理论从图中可以看出:听 讲——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5%;阅 读 ——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10%;视 听 ——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20%;演 示 ——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30%;讨 论 ——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50%;实 践 ——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75%;教授给他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 90%。
可以看到,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 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 50%的几种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资料书列举了教学方式采用率这样一组数据:教师讲授—95%:学生阅读—80%:视听并用-70% :讲授演示-65%:学生讨论-45%:学生实践--20%:学生教别人--5%教学方式采用率差不多与学习留存率相反这组的数据我觉得必须让教师和学生都能看得到,并且在实际中学习体会,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就会被师生接受,付诸于行动,有效教学就不再是教师、学校一头热,而会成为师生的自觉地统一行动了三步四环对话”教学模式正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和组间进行团队学习,对自学中没有能解决的问题及虽然查资料后完成了但还是不能理解的问题请求其他组员和教师的帮助,让每个同学都弄清楚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程度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里倾向学习是内发的,而不是一种外部强加的行为,学生只有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自发地投入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
四、对话教学的基本理念:对话教学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关注“我-- 你”师生关系的建构,让师生在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中体验全新的生存方式,并在融合与贯穿着“游戏”精神的教学中生成意义,实现自我的超越与发展1、 对话教学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只将重心放在知识体系上,把教育理解为一种工具,教师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生任务就是接受知识,知识成了教育的目的,而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性在对话教学理念下,知识已成为实现学习者生命发展的手段,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富有创造力和对话理性的、生命能够得到健全的发展的人2、 对话教学是师生全新的生存方式弗洛姆曾以“占有” 、 “存在”为维度区分了人类的两种生存方式 “占有”反应的是“我—它”关系,学生是被动的并难以体验到诗意和幸福 “存在”的生存方式彰显的是一种“我—你”对话关系,师生在教学中是主动的、幸福的,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置换,对学生来讲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面是一种心灵的散步,一种情意融融的游戏3、 对话教学是意义生成的教学对话是开启教学意义之门的钥匙,正是通过对话达成的理解建构了人与世界的意义关系,没有对话与理解,世界对师生就难以构成意义,他们的生活就变成一片毫无意义的虚无。
4、 对话教学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教学发生的场所,也是教学意义生成的场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5、 对话教学是融贯“游戏”精神的教学教师将教学目的有意识地纳入游戏之中,并巧妙地超越这种目的,只有如此,游戏者才能摆脱外在目的与诱惑的牵制,从而完全沉浸在游戏之中,达到寓教于乐6、 对话教学表征着“我---你”师生关系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了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躯体内却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而对话教学体现了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建立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在双方的同伴探索中互动与共享言说者和倾听者的关系相互转化,师生够成了真真的交流五、对话教学模式(一) 、 言语型对话教学模式1、师生对话:确定对话主题、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形式:(1)问答式对话教学(运用频率最高) (2)启发式对话教学 (3)讨论式对话教学 (4)拓展性话题2、生生对话(小组内个体间、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对话):学生围绕一共同主题展开的讨论与交流,是学生间交换思想、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过程,表现的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关系。
二) 、理解型对话教学模式1、师本对话:教师跟教材对话,思考学生理解新课程知识可能出现的认知差异,寻求有效教学策略,确立课程目标(知识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目标;能力同样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目标---交往沟通、批判反思、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情感目标),提出学生需要解决问题等程序:熟悉文本(研读教本,钻研教材)----创造性的发展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自主学习)-----反思文本2、生本对话:学生预习教材,寻找新课学习中的关键问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探求创新和再理解程序:进入教材情境(通过学生真实体验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运用)---- 质疑教材(让学生敢于怀疑、质问、批判,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完善自身的主观世界三) 、反思型对话教学模式1、教师的反思型对话:具体内容:教学态度的反思(是否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是否认真上课、是否高度负责对每个学生) 、教学行为的反思(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成、突发情况处理、教学情境是否达成、是否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 、教学效果反思(成功和失败到要反思) 、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三维评价)2、学生的反思具体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思维过程、意志品质等。
第二部分 温泉中学“三步四环对话”教学模式解读一、指导思想:三先三后(即:先学后教、先问后讲、先思后导) 二、行动纲领:带着疑问进教室、带着新问出教室三、模式解说:1、三步:指课前对话、课中对话、课后对话课前对话是基础,课中对话是关键,课后对话是提升2、四环:一是指课中对话分四环节 1) 、师生对话、生成话题;2) 、对话交往、解决话题;3) 、巩固练习、验证话题;4) 、拓展提升、升华话题;二是指对话交往过程有四环节1)生本对话、自研自探2)组内对话、合作探究3)组际交流,展示提升4)师生对话、总结归纳3、对话种类: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自我对话(反思)、学生自我对话(反思)四、教学环节解说:第一步、课前对话师生课前跟文本对话(生本对话和师本对话)课前对话中,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笔记(或预学案或教辅资料知识点)进行检查第二步、课中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 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1、师生对话、生成话题——对话教学的前提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创设对话的情境,学生感知到情境中蕴涵的有意义的问题,生成师生可以共同讨论的话题包括学生自学时生成的问题和教师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话题引入方法:提问引入法;演示实验引入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入法;社会热点引入法;矛盾引入法;复习引入法。
2、对话交往、解决话题——对话教学的中心环节对话交往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学生自己的心灵对话,学生小组内的对话,组际之间的交流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等流程:生本对话、自研自探——组内对话、合作探究——组际交流,展示提升——师生对话、总结归纳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教师或其他学生及时对发言作出相关点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小组划分:主要采取“异质”的分组方法,将学习成绩、能力、性别、个性、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 2-8 名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