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手足口病》PPT课件.ppt
11页认识手足口病王锃铭(2011051140) 陈婉霞(2011051141) 袁智鸿(2011051142) 谭宇婷(2011051143) 叶键敏(2011051144) 庄奕纯(2011051145) 余嘉敏(2011051146) 刘慧楹(2011051147) 黄宇珊(2011051149) 张小婵(2011051150) 制作人:制作人: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况 常见的手足口病是由感染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部发生口腔疱疹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本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一般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夏秋季节常见小儿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CAVl6)和肠道病毒7l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最常见的致病原,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简称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组的一些型别也可引起类似病症。
所有这些病原型别均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人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病毒介绍手足口病病毒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易感者被病毒感染后,可引起血管变态反应及组织炎症病变当病毒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组织炎症较神经毒性作用更为强烈,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最易受到损害细胞融合、血管炎性变、血栓形成课导致缺血和梗死在脊髓索、脑干、大脑和小脑的局部组织中,除嗜神经性作用外,还存在广泛的血管周围和实质细胞炎症 潜伏期2~6天,通常3~4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 引起本病的病因为感受引起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手足口病时邪,,其病变部位在其病变部位在脾肺二经脾肺二经 (时邪(时邪 ,病因学名词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病因学名词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小儿肺脏娇嫩,不耐邪扰,小儿肺脏娇嫩,不耐邪扰,脾常不足,易受损伤时邪病脾常不足,易受损伤时邪病毒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邪毒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邪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脾气失健,胃失和降,则见发脾气失健,胃失和降,则见发热、咳嗽、流涕、口痛、纳差、热、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恶心、呕吐、泄泻等症;邪毒蕴邪毒蕴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
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 引起本病的病因为感受引起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手足口病时邪,,其病变部位在其病变部位在脾肺二经脾肺二经 (时邪(时邪 ,病因学名词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病因学名词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小儿肺脏娇嫩,不耐邪扰,小儿肺脏娇嫩,不耐邪扰,脾常不足,易受损伤时邪病脾常不足,易受损伤时邪病毒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邪毒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邪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脾气失健,胃失和降,则见发脾气失健,胃失和降,则见发热、咳嗽、流涕、口痛、纳差、热、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恶心、呕吐、泄泻等症;邪毒蕴邪毒蕴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与水痘的区别 水痘水痘 由感染水痘病毒所致疱疹较手足口病稍大,由感染水痘病毒所致疱疹较手足口病稍大,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头面多四肢少,疱壁薄,易破溃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头面多四肢少,疱壁薄,易破溃结痂,疱疹多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躯体的纵轴垂直,且结痂,疱疹多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躯体的纵轴垂直,且在同一时期、同一皮损区斑丘疹、疱疹、结痂并见为其在同一时期、同一皮损区斑丘疹、疱疹、结痂并见为其特点。
特点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口腔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口腔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皮肤斑丘疹,呈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皮肤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并很快变为疱疹,呈圆形或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并很快变为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豌豆大,质地较硬,多不破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豌豆大,质地较硬,多不破溃,内有浑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少数患儿臂、腿、臀溃,内有浑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少数患儿臂、腿、臀等部位也可出现,但躯干及颜面部极少等部位也可出现,但躯干及颜面部极少西医疗法1 ) 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3) 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 4)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5) 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给予甲基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药物等药物; 6) 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械通气治疗; 7)维持血压稳定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中药治疗方法1.黄芪黄芪15克、生薏仁克、生薏仁10克、绿豆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金银花12克、白菊花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克、板蓝根9克、竹叶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黄芪12克、防风克、防风6克、炒白术克、炒白术6克、蚤休克、蚤休6克水煎服,克水煎服,每日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克、艾叶10克、佩兰克、佩兰10克每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药防治 在社区、公共场所、学校及普通健康人群,尤在社区、公共场所、学校及普通健康人群,尤其是婴幼儿中,除了其是婴幼儿中,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预防常用中药等预防措施外预防常用中药 (在(在预防方面,专家推荐的几种方药)预防方面,专家推荐的几种方药) ((1).双花防毒饮:金银花).双花防毒饮:金银花10g,野菊花,野菊花10g,蚤休,蚤休15g,茯苓,茯苓10g,甘草,甘草3g上药加水上药加水300ml,浸泡,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分钟,煎成药液150ml。
每日每日1剂,药液分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化湿之功能,适用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于易感人群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