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研究.docx
6页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为了提高模型的解释力,我们提出对传统技术接受模型(TAM)进行了拓展特殊地,我们将感知风险分为两大类:感知财务风险和感知信息风险,以研究不同风险的影响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设,我们进行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295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信任对消费者使用意愿有着积极而显著的影响此外,我们发现感知兼容性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出乎我们预期的是,感知信息风险对使用意图和感知有用性均有积极的影响关键词:移动支付,技术接受模型,感知风险1 引言科技创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些创新大多为个人带来便利,它们将社会和职业生活联系起来其中,移动支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技术接受模型(TAM)[1]被广泛用于研究人们对特定技术或行为的接受程度为了扩大原始TAM的解释能力,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感知风险因素,并且创新性地把感知风险分为感知财务风险和感知信息风险两类,分别研究它们的影响机制。
2 提出假设在TAM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通常被定义为“使用特定技术所带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程度”[2]如果人们相信一种技术是有用的,他们就更愿意使用它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更有效、更方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支付,交易速度也更快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H1):感知有用性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积极影响2)感知易用性感知易用性指的是“使用某一特定技术是否是容易的”[2]如果用户觉得某项技术太难以使用,他们就会因为学习成本过高而降低使用愿意很多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都在尽可能简化支付的操作过程例如,苹果推出了“Face ID”技术,允许消费者刷脸就能完成支付易用性将为用户节省大量时间,因此会提高他们的使用意愿此外,易用性可能是有用性的先决条件[2]当人们感觉到某项技术的操作越简单,他们往往会认为该项技术越有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假设2(H2):感知易用性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积极影响假设3(H3):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影响3)感知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指的是与金钱损失相关的风险大量研究表明,消费者对通过互联网提交信用卡信息十分担心[3]他们担心会由于盗号与盗刷等问题造成的金钱损失。
一般来说,当消费者感知到财务风险越高,他们的使用意愿越低因此提出假设:假设4(H4):感知财务风险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负面影响4)感知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指的是与个人信息相关的风险等当感知到的信息风险越高,消费者会更担心隐私泄露问题,他们的使用意愿会下降因此,提出假设:假设5(H5):感知信息风险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负面影响3 结果分析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我们进行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295份有效问卷并且对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符合统计分析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出乎意料的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H1成立(β=-.001, p=0.497)原因可能,虽然移动支付具有省时和方便的优点,但它仍然有一些传统支付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更安全和更低的学习成本因此,尽管消费者认为它是有用的,但他们的使用意愿可能不会显著增加2)H2成立(β=0.38, p=0.021),即感知易用性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是一致的这一结果说明,当消费者认为使用该项技术越容易,他们的使用意愿就越高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所需的步骤更少,所需的时间也更短3)H3成立(β=0.89, p=0.000),即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积极的影响。
当消费者认为移动支付的操作过程越简单,他们就会认为该项技术越有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都在尽可能简化支付手续,从输入密码到识别指纹,再到刷脸即可(以苹果为例)4)H4成立(β=-0.14, p=0.018),即感知财务风险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显著、负面影响这也是符合常理的,当消费者认为使用移动支付造成金钱损失的风险越高时,他们的使用意愿就会越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都在强调他们产品的安全性5)出乎意料的是,H5(β=0.32, p=0.004)表明感知信息风险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是完全相反的,Zhao Q et.al [4]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参考他们的文章,我们将给出这一结果的两个可能原因:首先,信息风险的后果是潜在的,与财务风险相比,信息风险造成的损失一般不太直观,而且后果也不会那么严重在中国,支付宝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移动支付软件消费者普遍相信企业会将尽最大努力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此外,即使他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由此造成的损失——特别是经济损失,是潜在的和有限的因此,人们对对信息泄漏不太敏感其次,感知信息风险和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高风险、高回报”。
一般而言,如果消费者提交更多的信息,往往能够使用更多的功能例如上传指纹信息可以使用Touch ID进行支付,上传脸部信息可以使用Face ID进行支付,这会增加消费者支付的便利程度,从而增加它的使用意愿总之,人们可能更看重信息提交带来的有用性和便利性,而不是风险移动支付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仅需携带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支付,简化了支付行为本文为如何提高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参考文献:[1]鲁耀斌, 徐红梅.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10):176-178.[2]F. D. Davis, R. P. Bagozzi, and P. R. Warshaw,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5, pp. 982-1003, 1989.[3] E. H. Fram and D. B. Grady, "Internet shoppers: Is there a surfer gender gap?," 1997.[4] Zhao Q , Chen C D , Wang J L , et al. Determinants of backers' funding intention in crowdfunding: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d regulatory focus[J].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2017, 34(1):370-38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