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古诗词《清平乐画堂晨起》原文译文赏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1042639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古诗词《清平乐·画堂晨起》原文译文赏析 《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代: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译文】 早晨堂上刚刚睡起,有人来报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 纷扬的气概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雪白的云彩揉碎 【解释】 清平乐:唐教坊曲名另有别名《破子清平乐》、《清平乐会》、《忆梦月》、《醉东风》双调,46字上阕22字,4句,4平韵,每句押韵下阕,24字,4句,3平韵,1、2、4句押韵 画堂:华美的堂舍 帘栊(liánlóng):窗帘或门帘栊:窗棂 佳瑞:瑞雪 皓色:雪白的颜色 庭砌:庭阶 盛气:雪花狂舞的气概 光引炉烟:那景象好象引发的炉烟 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赏析】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颖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 上阕写观看雪景,第一、二句简洁交待了时间、地点、大事;接下来两句便写诗人观看雪景喜悦、感动的心情时间、地点、情由,一路写来,由“晨起”而“来报”,因“来报”而“卷帘”看“佳瑞”,曲折有致,可以看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道是海棠照旧在此词中的影子高卷”见兴致之高,“远迷”是远近迷漫、迷漫,处处上下,一片苍茫迷离的皓色,显喜悦、痴迷之情 下阕前两句从空中,地下写所见迷人雪景,气概豪迈,瑰丽生姿盛气光引炉烟”是写空中雪花纷扬的气概象引发的炉烟蒸腾,“素草寒生玉瑕”,是写地上花草,晶莹剔透,闪着寒光,象挂满玉碾,真是漂亮极了,而且地上、空中,上下辉映,雄迈不失瑰美,俊丽而有豪气然而更能表现诗仙特色的尚不,而是奇思逸想,为一般人想不出、也道不出来的东西象“危楼高百尺,伸手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颖,新奇独特,惊人骇俗而又极舍情理,这正是表达李白风格的浪漫主义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竟然也顾不得自身的天生丽质,使出如此粗鲁的手段来把白云乱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

      正是这个“狂”字抖擞出宇宙的荚气,开放出仙苑的奇葩,令人神往,这正是诗人以狂墨赋醉诗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首词想象奇怪瑰丽,不落窠臼,且用语可见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毫不羁绊的想象之中雄奇硕健的体格也可以窥得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可以推想词人当时心境定当极其开阔,疏放 扩展阅读:李白诗歌成就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到达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奇妙境地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漂亮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到达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亮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颜色非常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概。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大、比方、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奇妙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缘由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扩展阅读:李白搁笔故事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刚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嘲笑李白:“黄鹤楼依旧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白:“我的确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喜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扬,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今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