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食品 小麦及小麦粉.docx
7页绿色食品 小麦及小麦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小麦及小麦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小麦、小麦粉及全麦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1 小麦GB 1355 小麦粉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2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4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6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209 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493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GB/T 5498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122 面粉厂卫生规范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 20188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GB/T 22325 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503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LS/T 3201 面包用小麦粉LS/T 3202 面条用小麦粉LS/T 3203 饺子用小麦粉LS/T 3204 馒头用小麦粉LS/T 3205 发酵饼干用小麦粉LS/T 3206 酥性饼干用小麦粉LS/T 3207 蛋糕用小麦粉LS/T 3208 糕点用小麦粉LS/T 3209 自发小麦粉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2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1727 稻米中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GB 1351和GB 13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 wheat禾本科草本植物栽培小麦的果实呈卵形或长椭圆形,腹面有深纵沟按照小麦播种季节的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小麦籽粒的粒质和皮色分为硬质白小麦、软质白小麦、硬质红小麦和软质红小麦等[GB/T 22515-2008,定义2.2.2]3.2 小麦粉 wheat flour亦称面粉小麦加工成的粉状产品按其品质特性,可分为强筋小麦粉、中筋小麦粉、弱筋小麦粉和普通小麦粉等注:改写GB/T 22515-2008,定义2.2.6.143.3 全麦粉 wholemeal保留全部或部分麦皮的小麦粉[GB/T 22515-2008,定义2.2.6.15]4 技术要求4.1 原料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规定4.2 加工环境应符合GB 13122的要求4.3 食品添加剂应符合NY/T 392的规定4.4 感官要求4.4.1 小麦的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小麦的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外观粒状、籽粒饱满、无霉变GB/T 5493色泽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GB/T 5492气味无异味GB/T 5492不完善粒,%≤6.0GB/T 5494杂质总量,%≤1.0GB/T 5494矿物质,%≤0.5GB/T 54944.4.2 小麦粉、全麦粉的感官要求具有该产品固有的形状,具有该产品的应有色泽,气味口味正常、无异味。
4.5 理化指标4.5.1 小麦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小麦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测方法容重,g/L≥750GB/T 5498水分,%≤12.5GB/T 54974.5.2 小麦粉和全麦粉的理化指标小麦粉应符合GB 1355中相应类型的要求或LS/T 3201~LS/T 3209的要求,全麦粉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同时小麦粉、全麦粉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小麦粉、全麦粉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测方法溴酸钾,mg/kg<0.5GB/T 20188过氧化苯甲酰,mg/kg<0.5GB/T 223254.6 污染物、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同时小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小麦粉、全麦粉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4 小麦的污染物、农药残留限量项目指标检测方法总砷,mg/kg≤0.5GB/T 5009.11克百威,mg/kg≤0.05GB/T 5009.104甲拌磷,mg/kg≤0.01GB/T 5009.145氯化苦,mg/kg≤0.1GB/T 5009.36各农残检测项目除采用表中所列检测方法外,如有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文公告的检测方法,且其检出限和定量限能满足限量值要求时,在检测时可采用。
表5 小麦粉、全麦粉的污染物、农药残留限量项目指标检测方法总砷,mg/kg≤0.4GB/T 5009.11甲拌磷,mg/kg≤0.01GB/T 5009.145乐果,mg/kg≤0.02GB/T 5009.145磷化物(以PH3计),mg/kg≤0.02GB/T 5009.36氯化苦,mg/kg≤0.05GB/T 5009.36各农残检测项目除采用表中所列检测方法外,如有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文公告的检测方法,且其检出限和定量限能满足限量值要求时,在检测时可采用4.7 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检验方法按JJF 1070执行5 检验规则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食品应按照标准中4.4 - 4.7以及附录A所确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其他要求应符合NY/T 1055的规定6 标志和标签6.1 标志使用应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6.2 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7 包装、运输和贮存7.1 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7.2 运输和贮存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绿色食品小麦小麦粉和全麦粉产品认证检验项目A.1表A.1规定了除4.4-4.7所列项目外,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实际情况,绿色食品小麦产品申报检验还应检验的项目。
表A.1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绿色食品小麦产品认证检验必检项目序号项目指标检测方法1铅,mg/kg≤0.2GB 5009.122镉,mg/kg≤0.1GB/T 5009.153三唑酮,mg/kg≤0.1GB/T 5009.1264抗蚜威,mg/kg≤0.05GB/T 5009.1045辛硫磷,mg/kg≤0.05GB/T 5009.1026毒死蜱,mg/kg≤0.1GB/T 5009.1457吡虫啉,mg/kg≤0.05NY/T 17278氯氰菊酯,mg/kg≤0.2GB/T 5009.1109溴氰菊酯,mg/kg≤0.5GB/T 5009.11010氰戊菊酯,mg/kg≤2GB/T 5009.11011乐果,mg/kg≤0.05GB/T 5009.14512磷化物,mg/kg≤0.05GB/T 5009.3613黄曲霉毒素B1,μg/kg≤5.0GB/T 1897914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μg/kg≤1000GB/T 2350315玉米赤霉烯酮,μg/kg≤60GB/T 5009.209各农残检测项目除采用表中所列检测方法外,如有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文公告的检测方法,且其检出限和定量限能满足限量值要求时,在检测时可采用。
A.2表A.2规定了除4.4-4.7所列项目外,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实际情况,绿色食品小麦粉和全麦粉产品申报检验还应检验的项目表A.2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绿色食品小麦粉和全麦粉产品认证检验必检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指标检测方法小麦粉全麦粉1铅,mg/kg ≤0.2GB 5009.12 2镉,mg/kg ≤0.1GB/T 5009.153溴氰菊酯,mg/kg ≤0.2GB/T 5009.1104氰戊菊酯,mg/kg≤0.2≤2GB/T 5009.1105黄曲霉毒素B1,μg/kg ≤5.0GB/T 189796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μg/kg≤1000GB/T 235037玉米赤霉烯酮,μg/kg≤60GB/T 5009.209各农残检测项目除采用表中所列检测方法外,如有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文公告的检测方法,且其检出限和定量限能满足限量值要求时,在检测时可采用A.3 如小麦、小麦粉和全麦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国家规定中上述项目和指标有调整,且严于本标准规定,按最新国家标准及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