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教案.doc
17页新教材适用·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加与减(二)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意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情境教材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而不是象以前的教材,讲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备注小兔请客1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采松果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青蛙吃虫子1两位数加整十(不进位)的计算拔萝卜1掌握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收玉米1掌握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回收废品1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练习三2巩固练习第1课时:小兔请客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学生反馈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生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列式计算。
20+30=50说说你是怎么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列式计算50-10=4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第一部分: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再出示挂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第二部分:1.练一练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速算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其他也如此4.找孩子学生自己找孩子(连线),集体校对5.提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引起兴趣探索方法实践方法练习再总结板书设计小兔请客20+30=50 50-10=40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教学反思第2课时:采松果一、教学目标: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学生反馈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同桌说说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列出算式25+4=29 4+25=29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指名学生列式:25-4=21教师逐个问: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列式第一环节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⒉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3.师;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4.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 教师逐个问:你是怎样想的?5.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6.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7.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指名学生说一说第二环节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第三环节1.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3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第4题学生口算.2.想想填填的第5题: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板书设计采松果5+4=9 20+9=29 25+4=295-4=1 20+1=21 25-4=21教学反思第3课时:青蛙吃虫子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3.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思考回答观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56+30=8650+30=8080+6=86(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56-30=2650-30=2020+6=26第一环节: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第二环节: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第三环节:练习 1.口答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2.其余练习题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板书设计青蛙吃虫子56+30=86 56-30=26教学反思第4课时:拔萝卜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算理和竖式计算法则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练习巩固观察回答问题(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 20+40=60(个)(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0+6=36(个)(3)(主题图)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黑兔拔了23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36+23=59怎么算?算法一:30+20=506+3=950+9=59算法二:36+20=5656+3=59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回答问题第一环节:1.(多媒体播放动画):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配《拔萝卜》这首音乐)2.板书课题:拔萝卜3.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4.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第二环节:1.这两道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2.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4.哪个小组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算哪道题?是怎样算的?5.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教师教学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6.试一试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两道加法问题45-3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小白兔和小黑兔今天太高兴了,不仅萝卜大丰收,而且还有这么多热心的小朋友帮它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想送给大家但要得到这些礼物还得接受兔子的3个考验1.谁算得又对又快(第56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 2.连一连其余题目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板书设计拔萝卜36+23=59算法一:30+20=50 6+3=9 50+9=59算法二:36+20=56 56+3=59(竖式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5课时:收玉米课时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