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3、4单元.doc
21页三水小学 语文 学科第六册课堂教学导学稿设计者:张劲松 参与者: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2014年4月教学内容17、可贵的沉默导学目标含基本技能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品德素养目标1、认识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学习难点:孩子们的沉默意味着什么?导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导学准备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导学时数2课时知识要点自主性修改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1.激发兴趣: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小小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中的“最佳演员”,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如, a.对老师的表演要做到和蔼可亲、真诚平等 b.对文中学生的表演要真实自然 c.沉默的时间要足够。
文中写“足足有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二课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自主性作业课堂检测板书设计:17 可贵的沉默 感受爱 可贵 表达爱 热闹--------- 沉默----------热闹 (骄傲神气十足) (七嘴八舌)课后反思:三水小学 语文 学科第六册课堂教学导学稿设计者:张劲松 参与者: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2014年4月教学内容18、她是我的朋友导学目标含基本技能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品德素养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导学方法读议结合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导学时数2知识要点自主性修改 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课题。
2读读“阅读提示”,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 ①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 ②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 ③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二、略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 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 (一)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 1交流一: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这个环节教师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2交流二: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这个环节教师也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小男孩内心活动变化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 (二)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 (1)出示导读题: 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据你所画的表现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交流。
例: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2)集中品读: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沉默”是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要坚持献血然后以朗读体味加深感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3)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 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选择一句或一段进行有感情朗读 2有感情朗读第5—14自然段 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自主性作业背课文写生字组词课堂检测板书设计: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课后反思:三水小学 语文 学科第四册课堂教学导学稿设计者:张劲松 参与者: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2014年4月教学内容19、七颗钻石导学目标含基本技能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品德素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导学方法讲解自渎讨论联想导学准备 导学时数1课时知识要点自主性修改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2、板书课题,看了这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你见过钻石吗?钻石是什么样的? 3、听课文范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 水井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焦渴而死.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故事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3、水罐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首先……接着……紧接着……然后……又……最后…… 4、分段朗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什么? (时间、地点、旱灾严重) 2、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旱灾情况很严重?找出词语,加上圆点 3、能说说“干涸”的意思吗? 4、小结:在如此干旱的情况下,活着的鱼儿最需要什么?活着的花草树木最渴望什么?活着的人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在这种情况下,水的珍贵和重要吗?出示课件图片 5、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吗? 6、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全课小结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走出了家门,她去做什么?结果又如何呢? 2、小练习:爱的组词 自主性作业课堂检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三水小学 语文 学科第六册课堂教学导学稿设计者:张劲松 参与者:三年级全体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