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doc
8页QSJ-13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QSJ-13-1 60kg・38#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劳力组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施丁•负责人人1全面负责2作业人员(技术工人)人43作业车司机人2正、副司机各1人2.主要工、机具称 名单位11zr-台112JJ DJ台u3仪 平 水个114尺 卷 钢把1i5带 全 安条26计 度 温个1i7仑 车 滑5t•O个118d 大根119绳、d根11O112H套^^12凳 业 作高 m 9个13帽 安顶4具 工 工 电套二、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操作程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一、 检杳1. 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 调整完毕并达标2. 根据环境温度检杳已安装定位柱 及转换柱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3. 道岔处纽•合定位器及吊弦已安装 且基木到位4. 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5. 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摩擦现 彖二、 调整腕臂利用作业车上的作业凳,松开组合 承力索线夹螺栓,调整个别偏移过 大或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 设计要求三、 调幣承力索高度利用作业车进行个别承力索高度调 整,使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四、 调幣拉出值和导线高度1. 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 两定位柱和两转换柱拉出值和导线 高度。
2. 利用作业车调整个别不符合设计 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3. 对个别不合适巾弦拆除,用"2.0根据坏境温度,查腕臂偏 移表,施工允许偏差不得 超过20mm1 •调整后的零件紧固力矩 应符合设计要求2•间距不得小于50mmo3.两承力索交叉点间距不 应小于20mmo用水平尺,钢卷尺测量侧 线抬高值,拉出值(详见 左图)也可用接触网多功 能检测仪测最导高及拉出 值(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 求,施工允许偏差为土 20mm )o严禁踩踏接触线检 查调報腕臂调柴承力 索高度调整拉岀 值和导线 高度操作稈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铁线调敕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 吊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五、 检杏调整交叉吊弦1. 利用作业车,检测己安装的交叉 吊弦位置2.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 高3. 对对个别巾弦长度不合适者拆除 巾弦,用(1)2.0铁线调整到位,并测 量其实际长度值,预制后再安装上六、 安装线岔1. 根据中心锚结至线岔安装位置长 度和环境温度,依据线胀系数计算 出线岔安装偏移量2. 按计算偏移量安装线岔,将连接 螺栓循环拧紧七、 检查始触区利用作业车,钢卷尺按设计要求检 杳始触区内有无线夹,如有应移出 始触区。
1 . a值二接触线移动 + 150mm2. 在道岔间距800mm处, 正、侧线导线必须在受电 弓的同一侧3. 岔尖侧两支悬挂也应在 线路的同一侧,非工作支 应按设计要求抬高螺栓紧网力矩应符合设计 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始触区:即正线接触线水 平投影距侧线线路中心; 侧线接触线水平投影距正 线线路中心线400-850mm(详见左图)1. 始触区内严禁安 装任何线夹2. 始触区附近备类检杳调報 交叉巾弦安装线岔1r检查 始触区操作稈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八、 模拟冷滑检测1. 利用吉斯玛恒张力架线车作业车 (UM1或UM2)升弓,岔250m范围内进行冷滑检査,对检测的缺 陷立即进行克服达标2. 完成后按上述程序迸•行下一道岔 调整工作九、 结束完成当天任务,放倒作业凳,降作 业平台,冋收工具,作业车返冋停 放地点,施丁•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线夹螺母均朝向离 开支线条的方向,以 防刮弓重点留意悬挂点拉 出值和始触点模拟冷滑 检测结 束QSJ-13-2 60kg-18#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劳力组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施工负责人人1全面负责2作业人员(技术工人)人43作业车司机人2正、副司机各1人2.主要工、机具序号称 名yl< 业 作台—12JJ DJ台113仪 平 水个u4尺 卷 钢把115带 全 、女条26计 度 温个.^17仑 车 滑/&1r5t a个118根119根11OH套211112凳 业 作高 n 9r 0.个3帽 安顶4套二、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操作程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一、 检杳1. 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 调整到位并达标。
2. 根据环境温度检杏已安装定位柱 及转换柱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3. 道岔处纽合定位器及吊弦已安 装,且基木到位4. 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5. 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摩擦现 彖二、 调整腕臂利用作业车上的作业凳,松开组合 承力索线夹螺栓,调整个别偏移过 大或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 设计要求三、 调整承力索高度利用作业车、作业凳进行个别承力 索高度调鹤,使其高度符合设计要 求四、 调整拉出值和导高1. 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 定位及两边支柱定位的拉出值和接 触线高度2. 利用作业车调敕个别不符合设计 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3. 对个别不合适m弦拆除,ffl * 2.0 铁线调報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 E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五、 检杳调整交叉吊弦1. 利用作业车,检测已安装的交叉 巾弦位置2.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 高根据环境温度,杏腕臂偏 移表,施工允许偏差不得 超过20mm1 .悬挂点间距不小于 50mm,交叉点间距不应小 于 20mm o2.调整后的零件紧固力矩 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允许偏羌为土 20mm o严禁踩踏接触线。
检 查调軟腕臂调整承力 索高度调務拉出 值和导高检查调整 交叉吊弦操作程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3・对个别吊弦长度不合适者拆除吊 弦,用"2.0铁线调整到位,并测量 其实际长度值,预制后再安装上六、 安装线岔1. 根据中心锚结至线岔安装位置长 度和环境温度,依据线胀系数计算 出线岔安装偏移量2. 按计算偏移量安装线岔,将连接 螺栓循环拧紧七、 检杳始触区利用作业车,钢卷尺按设计要求检 杳始触区内有无线夹,如有应移出 始触区1・a值二接触线移动 + 150mm2. 在道岔间距80()mm处, 正、侧线导线必须在受电 弓的同一侧3. 岔尖侧两支悬挂也应在 线路的同一侧,非工作支 应按设计要求抬高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 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始触区:即正线接触线水 平投影距侧线线路中心; 侧线接触线水平投影距正 线线路中心线400-850mm1. 始触区内严禁安 装任何线夹2. 始触区附近备类安装线岔1r检查 始触区操作稈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八、 模拟冷滑检测1. 利用吉斯玛恒张力架线车作业车 (UM1或UM2)升弓,岔250m范围内进行冷滑检査,对检测的缺 陷立即进行克服达标。
2. 完成后按上述程序迸•行下一道岔 调整工作九、 结束完成当天任务,放倒作业凳,降作 业平台,冋收工具,作业车返冋停 放地点,施丁•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详见左图)线夹螺母均朝向离 开支线条的方向,以 防刮弓重点留意悬挂点拉 出值和始触点模拟冷滑 检测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