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王明明.doc
4页备课教师王明明集备时间2013.11.25课题 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6个生字及词语,会写14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4、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教学重点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 会认本课6个生字及词语,会写14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板书:25矛和盾的集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会认本课6个生字及词语,会写14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文字)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出标记,同桌互相请教。
3分钟后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师生共同板书,齐读课题个人复备 1)自由读课文;指名纠错,并齐读出错的字词2)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3) 指名后进生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听得的同学认真倾听 易错字:缩 坦 庞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会认字) 1、生自由读词语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检测指名后进生读) 4、单个生字检测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矛、盾、集、持、般、架、龟、攻、炮、坦、战、神、兵、退”几个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2分钟后开始听写)1、生观察并练写一个2、指名上台写3、师生共同评议4、师范写七、布置作业本课生字三遍两个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注意:坦、持、兵的读音盾”的左上方是两笔,不要一笔写下来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文我们继续学习《矛和盾的集合》,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 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5分钟后比谁说的好)1、生自学,师巡视2、指名说1,不足他人补充3、评议4、师总结: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 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1、指名说2(多人说,可用自己的话说) 师总结:“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三: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 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四、拓展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事例或生活中搜集到的事例,畅谈感受,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如:实际应用方面:双层公共汽车、带橡皮头的铅笔、带圆珠笔的钢笔、两用的手提包……学习和做人方面:采纳别人的优点等。
五:师总结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板书设计25矛和盾的集合枪炮 进攻铁屋子 自卫坦克 优点合二为一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