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案《陈太丘与友期》.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5069298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紫阳县红椿镇初级中学 庞西艳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文言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信”与“礼”观念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信”与“礼”观念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主要描写了陈元方和来客的对话.交代对话背景,然后记对话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

      3.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么像司马光这样聪明机智的古代少年还有哪些,谁来说一说?对,有四岁就让梨的孔融,还有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年仅七岁的陈元方,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里的主要人物 师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 2.解题:首先看看标题怎么理解:陈太丘不是人名,太丘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相同的还有苏东坡期是约定的意思综上所述,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的姓陈的人和朋友的约定. 二 、整体把握 (一)朗读感知 (出示已经划分好停顿.重音的小黑板 强调停顿重音的地方 ) 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 强调“不”--通“否” 2、 听录音,自己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

      3、看着小黑板停顿重音的提示自由朗读 、指名2个学生朗读 、评价 4.①在小黑板当场画出问句“尊君在不?”,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 ②在小黑板上画出“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 (方法:示范---标节奏--个别朗读--评价--再读) 5.齐读课文 (二).理解字句 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指名2个学生质疑字句,师生共同答疑出示小黑板,强调需要掌握的字词同时板书字词意思,要求学生理解并积累 ①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 乃:才) ②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 委:丢下,舍去) 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顾:回头看) ④区分尊君(尊称) 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2.翻译重要句子。

      翻译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比如: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 “日中”是哪一天的日中?“不至”是谁不至,明显是省略了一些成分, 相同的还有文中的“过中不至”‚指名翻译,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翻译其他的句子出示小黑板 ) 小结:以上是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包括朗读感知和理清字句,下面有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探究文章的其他深层含义 (三)整体把握和合作探究 1.通过刚才对字句的学习, 文章的大概意思也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回到课文,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什么?(“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学生回答时师进行板书, 同时引导学生犯错时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客人 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小结: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 补充板书: 信 礼 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指名学生回答板书:聪明 机智 可我们也发现了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是否礼貌?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桌或者4人小组之间交流看法 ,小组讨论并回答 三.拓展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 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 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 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五.请大家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