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费下载.doc
7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心 得 体 会工学院建筑学第一党支专业:土木工程姓名:・・・・・学号:・・・・・・・・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要求,到2 0 2 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 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 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 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改革牵引作用 将进一步发挥中国发展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 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 了若干决定,有以下几大亮点:亮点一: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 度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in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
对于《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主 要有五点: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计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 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 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 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 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 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 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 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 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 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
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 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 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 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 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 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充分 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 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 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 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 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
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 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亮点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方式法治化,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这是《决定》的亮点之一,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过 去我们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提出的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 衔接起来了对这个新目标有几层理解: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 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 的治理体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 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 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 变去的体制机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 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 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 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 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亮点三: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改革有了原则和 检验尺度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表述是 基础性作用从“基础”到“决定”,2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 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 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 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与1992年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这一论断具有同等历史地位,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o 1992年的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 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 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 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 样需要遵循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 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 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
1992年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虽然在表述上有所调整,但主要是对市场作用“量”的调整、程度的 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2个字的改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 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前一段时间,大家对改革的突破口、重点等有很多讨论,有的认为是财税体制,有的认为 是金融体制,有的认为是土地制度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重要的,但 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设计出各领域 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 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需 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O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 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 比如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 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
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 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 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既然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 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 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此外,《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国有企业第一波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国有企业 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有效实施《决定》关于国企改革的任务和举措,必将掀起国有企业的 第二波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