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192660180
  • 上传时间:2021-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8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期中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 二、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四、商山早行 /温庭筠 一、 月夜忆舍弟杜甫 【原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 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 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主旨】 本诗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 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2、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3、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2、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3、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 5、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答题: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答: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 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 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答:路断行人,写出所见; 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 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 浓重悲凉的气氛 3、赏析“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答: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 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 令人不忍卒读。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 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5、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 渴望社会安定 二、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原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 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 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主旨】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 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 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 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2、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 二、简答题: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 达了什么感情? 4、结合长沙过贾谊宅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 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 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 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汉 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二、简答题: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 、 “日斜时”的“秋草”、 “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 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 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3、 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 达了什么感情? 答:秋天的傍晚,诗人在众人散去之后,独自追寻贾谊的遗迹;寒林日斜,故居 仍在而先贤故去,思之令人哀叹颔联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在这种氛 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 ,足见其景仰倾慕,第四句,尤其是“空见”二字,进 一步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

      4、结合长沙过贾谊宅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 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原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洲想替皇上 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 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 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替我收尸 【主旨】 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贬官赴任到蓝田,其侄孙 韩湘赶来送行诗人无辜远谪,此时胸中正充满郁愤, 又值严冬时节,天雪冰寒, 路途艰难,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和对前途的担忧,所以借韩湘送行,抒发了作 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 2、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 句子是:.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4、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它与李 白行路难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简答题: 1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 “朝”和“夕”、 “九重天”、 “路八千” 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 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 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3、颈联“云横”二句即景抒情,是干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 它好在哪里 4、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 路八千 2、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 句子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4、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 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简答题: 1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 “朝”和“夕”、 “九重天”、 “路八千” 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 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答: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 的无奈怨愤之情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 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答: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 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3、颈联“云横”二句即景抒情,是干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 它好在哪里 答: “云横“借物寓情,语意双关,明写天气不好,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景物描 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4、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 . 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 , 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 的对比 , 暗示前路的艰辛 , 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四、 商山早行温庭筠 【原诗】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 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枯败的槲叶,落 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回想昨夜梦见杜陵 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主旨】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组合、相互映衬、虚实相生、 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 意的落寞情怀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 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二、简答题: 1、体会首联晨起情境, “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2、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颔联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 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 展现的画面 5、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6、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7、诗人为什么要写热闹、生机而温馨的家乡图? 8、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9、分析诗歌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 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简答题: 1、体会首联晨起情境, “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因思故乡而悲,悲“身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 “悲”字定下了全诗 的情感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2、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颔联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 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答: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不尽之意:旅 途艰辛,羁旅愁思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 个名词组成, 形象地勾画出一幅 “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理辛苦, 羁愁旅思”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 展现的画面 答: 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5、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樯, 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

      6、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