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doc
41页3.4 隧道工程隧道工程3.4.1 概述概述本标段有隧道 5 座,大柳峪隧道(1734m)、西山城子隧道(1075m)、响山子 1 号隧道(367.5m)、响山子 2 号隧道(1125.2m)、本溪隧道(6715m),全长11016.7 m其中本溪隧道全长 6715m 为本标段重点难点工程隧道穿越南中低山区,地貌形态复杂,沿线所经之处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大部山体基岩裸露,奥陶系灰岩、南芬组页岩、钓鱼台组石英砂岩形成直立陡壁,进口及部分丘前缓坡及丘间沟谷中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地势总体程东高西低隧道范围内丘间沟谷内表层多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Q3di+eI)粉质粘土、碎石土覆盖,隧道洞身通过地层较为复杂,分别为石灰系本溪组(C2b)页岩、泥质砂岩;,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白云质灰岩、石灰岩;青白口系南芬组(Qnn)泥灰岩、页岩;青白口系钓鱼台组(Qnd)石英岩夹页岩隧道进口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i+eI)粉质粘土、碎石土隧道所在地质条件复杂,洞身通过大的区域断层及物探断层,岩层破碎,易发生塌方、突泥涌水等地质问题岩层产状平缓,且节理裂隙发育,洞顶易发生塌方掉块现象。
可熔岩地段由于节理裂隙发育,有岩溶水发育,一般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易发生突泥涌水等事故隧道进口附近为浅埋地段,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坍塌隧道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少量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孔隙潜水,由于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基岩裂隙水能够沿节理面下渗雨季因地表水下渗,隧道洞身范围有少量基岩裂隙水3.4.2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本标段隧道工程安排三个隧道工程队隧道工程一队负责大柳峪隧道、西山城子隧道、响山子 1 号隧道、响山子 2 号隧道工程施工隧道工程二队负责本溪隧道进口、1 号斜井工区的施工隧道工程三队负责本溪隧道出口、2 号斜井工区的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标段隧道设立十一个开挖工作面,本溪隧道采用进出口单口掘进施工并设置两条斜井辅助施工、1 号斜井双侧掘进施工、2号斜井单侧掘进施工,大柳峪隧道、响山子 2 号隧道采用进、出口双口掘进施工,西山城子隧道、响山子 1 号隧道采用单口掘进施工3.4.2.1 总总体技体技术术方案方案本标段隧道进出口地质条件较差,大部分位于土层或风化软弱浅埋岩体,宜在旱季进行施工,斜切洞门及斜切延伸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标段内个别隧道进出口为明挖明洞,洞口段进暗洞前,按明洞开挖施工应先做好洞口的防排水设施,作好明洞段衬砌,确保洞口施工安全。
本标段隧道工程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根据围岩级别和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并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本标段隧道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Ⅲ、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为主的三台阶法七步开挖法施工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带临时仰拱封闭的台阶法施工不良地质地段应遵循以下原则: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前做好各个隧道的实地现场调查工作,核实地形、地物,必要时设置观察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对施工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予以充分估计,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采用先进的监控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优化施工方案隧道在开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研讨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艺,确保各工序的施工质量;隧道施工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隧道开挖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中尽量减少围岩扰动,控制变形对于较破碎岩石地段,严格控制每循环爆破进尺,利用激光断面仪等较为先进高效的测量手段,适时调整爆破参数,严格控制隧道开挖超欠挖。
施工中把超前地质预探预报、监控量测严格纳入工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的指导作用,适时调整施工方法,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加强过程控制,合理安排工序,确保工程主体达到内实外美全标段隧道均采用无轨运输,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挖装,隧道出碴则利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砟场通风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方案,风筒采用 φ1500mm 柔性风筒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施工原则对于隧道穿越断裂破碎带,预计地下水较大,当采用以排为主而影响生态环境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地段,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径向注浆、超前管棚注浆等措施隧道工程实施信息化施工,采用先进的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实行动态管理隧道衬砌施工中,充分发挥监控量测的指导作用,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主体达到内实外美施工中重视文明施工,做好环境保护3.4.2.2 弃弃碴场碴场地布置地布置弃砟场的修建本着先挡后弃的原则进行及时进行挡砟墙的修建,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清理基层覆土,对基底挖至基岩或原状土后夯实基底,保持砟场稳定砟场防护采用 C25 片石混凝土挡砟墙。
挡砟墙周边及砟场顶部设排水沟和截水沟,形成通畅的排水系统,避免污染环境所有弃砟场在弃砟结束后,整平弃砟场顶面,进行砟顶覆土复垦或坡面绿化种草等,达到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3.4.2.3 施工施工风风、水、、水、电电供供应应及管及管线线布置布置3.4.2.3.1 施工供高施工供高压风压风 在隧道工程队的各个施工工点各布设空压机供风施工前期各工点设电动空压机供风,从空压机房向洞内敷设 φ150mm钢管,每节钢管采用法兰盘联接,主供风管在洞内沿一侧布置,距离开挖面保持 30~50m 的距离,管端设分风器高压风管路均悬挂于墙址上 50cm 处,仰拱及其填充和铺底完成后,边墙衬砌时将管路移至衬砌内轮廓线内,不影响后继工序施工主供风管起点端(空压机房处)设总阀,洞内终端设分风阀,洞内主供风管上每 50m 设接风阀供后继工序接风使用3.4.2.3.2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山体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孔隙潜水下渗而成的泉水及小溪,隧道各工区在施工场地附近修建高山水池,施工用水通过高压水泵抽至高山水池内,从高位水池向下铺设 φ100mm 钢管引水至洞内隧道主供水管在洞内与高压风管并行布置,距离开挖面的距离、水阀布设距离同高压风管。
3.4.2.3.3 施工用施工用电电本标段施工生产、生活用电拟从地方电力网接驳,接引至隧道口施工点附近高压线路引到施工场地内,在每个洞口各安设 2 台 315kvA 变压器变压 380V 后,引入配电房内,向施工场地及洞内用电地点供电隧道内非作业段等采用 220V 照明线路,作业地段采用 36V 低压电照明,照明线与电力线分别架设低压变压器布置时,确保接地良好供电线路设三级漏电保护装置,确保施工用电安全配置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当供电线路发生电网停电事故时,通过开关切换接通 380V 供电系统,实现备用电源供电3.4.2.4 施工通施工通风风、防、防尘尘1)通风设备选择及配置隧道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案,利用风管对掘进工作面供风隧道掘进较长时,在每个工点洞口外设 CDF(C)№12.5 轴流式通风机,风筒采用φ1500mm 柔性风筒(洞口风机连接段采用刚性风筒)确保洞内空气质量、作业环境符合现行规范要求2)风量和风阻计算施工通风所需风量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洞内允许最小风速、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烟量和内燃机械设备总功率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控制风量3)施工通风管理(1)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施工通风管理和实施,有利于通风的标准化作业;风管安装要平、直、顺,通风管路转弯处安设刚性弯头,并且弯度平缓,避免转锐角弯,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并且要加强日常维修和管理。
2)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通风效果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阶段调整3)风机配有专业风机司机负责操作,并作好运转记录,定期进行保养,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4)电工定期检修风机,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保证风机正常运转4)对施工通风的要求(1)为了保证风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转,为风机提供合适供电设备2)加强日常通风检测,保证足够的风量和风压,并且要爱护通风管路,避免对通风管路的破坏,降低漏风率3)要求通风管每节长度大部分为 20m/节,根据掌子面衔接风管长度的需要可以配置少量 10m/节的风管4)洞口风机需要安设在距离洞口 20m 以外的上风向,避免发生污风循环;风管出风口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 30m5)因为所选择的风管直径较大,保证洞内有足够的净空高度,避免发生过往车辆和机械刮破风管而影响施工6)由于采用无轨运输,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口安设净化装置,以降低对隧道内施工环境的污染程度7)行人和运输车辆按照设计线路行走涉及到三通阀门配风的要合理调整施工工序,避免两个工作面同时放炮出砟、同时送风5)防尘措施因为隧道施工采用的内燃设备较多、功率较大,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量很大,隧道开挖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也较多。
为了避免对施工人员和大气造成危害,对洞内排出的污风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如果发现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其其处理措施如下:(1)成立通风技术班组,加强通风管理,通风班负责风管的接长、检查、补漏、顺直、开停机及其它管理工作,降低管道漏风率及内摩擦阻力,保证掌子面风速符合要求2)水幕降尘器降尘3)隧道干式除尘机除尘,用于喷砼和装砟时的除尘4)钻孔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干打眼5)放炮后及时喷雾、洒水,出砟前用水将石砟及附近岩面淋湿施工风、水、电的管线布置详见“管管线线布置示意布置示意图图”3.4.2.5 施工运施工运输输本标段隧道开挖施工时存在多种开挖施工方法,正洞出砟采用无轨运输方案采用侧卸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砟,由自卸汽车运输至设计弃砟场位置隧道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罐车向洞内运送3.4.2.6 施工排水施工排水本标段隧道上坡施工段洞内施工排水采用沿侧沟自然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经污水处理后排至自然沟渠内;下坡施工段排水先在洞内开挖面设临时积水池,用污水泵抽至洞口污水处理池,经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沟渠内3.4.3 主要施工方法、工主要施工方法、工艺艺3.4.3.1 洞口及洞洞口及洞门门段施工段施工本标段隧道进出口地质条件均较差,多为浅埋、洞口段为粉质粘土、碎石土,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坍塌。
隧道洞口全部为Ⅴ类围岩,采取明挖法施工进出口洞门施工前先进行测量放线,根据测量放线做好边坡开挖轮廓线和截水天沟,以利截排水,同时将洞口段开挖线以外 10~15 米范围的漏斗、洼地、危石等进行处理,防止地表水向下渗漏或陷穴等继续扩大影响隧道安全,确保边仰坡稳定洞口土石方用挖掘机挖装,开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进行,台阶高度 2~3 米,石方采用弱爆破,挖掘机、装载机装砟,自卸汽车运砟洞口有预加固的,待预加固完成后施作后续工序隧道进出口为明挖明洞时,洞口段进暗洞前先进行长管棚的施工,按明洞开挖施工要求施作好衬砌,并及时施工洞门结构确保洞口施工安全洞门端墙施工安排与隧道第一环衬砌同时施作第一环衬砌台车就位后,绑扎端墙钢筋,立设端墙模板端墙模板采用木模,模板内贴 PVC 塑料板,钉设木条设置隧道轮廓线假缝,安置隧道铭牌,做到洞门端墙一次成型斜切式洞门按整体灌注段长度要求做好模板制作安装,进行整体浇注,使洞门外美内实3.4.3.2 洞身开挖、支洞身开挖、支护护3.4.3.2.1 明挖法施工明挖法施工隧道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支护,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行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的覆土回填。
洞口明洞段施工时,土质岩体采用挖掘机纵向分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石质岩体采用凿岩机钻孔,小药量松动爆破,非电毫秒雷管网络起爆;人工整修边仰坡,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