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06.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31376822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和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国民总收入(GNI),即过去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GNI):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两者不同之处:(1)国民总收入(GNI)=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2)国民总收入(GNI)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例 1·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E.实物形态[答疑编号 2883060101]『正确答案』ABC   【例 2·单选题】国内生产总值是用( )来计量的A.半成品B.最终产品C.中间产品D.再产品[答疑编号 2883060102]『正确答案』B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掌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 GDP 的两种主要方法例题·多选题】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 )A.支出法B.生产法C.市场价格法D.不变价格法E.收入法[答疑编号 2883060103]『正确答案』ABE   1.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1)劳动者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列入劳动者报酬中2)固定资产折旧(3)生产税净额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2(4)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企业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项中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例 1·多选题】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 )A.工资总额B.福利费C.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D.营业盈余E.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答疑编号 2883060104]『正确答案』ABCE   【例 2·单选题】生产税净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 )后的差额A.中间投入B.固定资产折旧C.生产补贴D.营业盈余 [答疑编号 2883060105]『正确答案』C   【例 3·单选题】(2010 年)各单位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和营业盈余A.最终消费B.生产税净额C.资本形成总额D.净出口[答疑编号 2883060106]『正确答案』B   2.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1)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3)净出口: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减进口总值后的差额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如果用字母 C 表示消费,用 I 表示投资,用 G 表示政府购买,用(X-M)表示净出口,用支出法计算 GDP 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例题:【例 1·多选题】最终消费包括( ) A.居民消费B.政府消费C.固定资本形成                      3D.存货增加E.净出口[答疑编号 2883060107]『正确答案』AB   【例 2·单选题】(2007 年、2008 年)如果 C 表示消费、I 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购买、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 十 I 十 G 十 XB.GDP=C 十 I 十 G—MC.GDP=C 十 I 十 G 十(X 十 M)D.GDP=C 十 I 十 G 十(X—M)[答疑编号 2883060108]『正确答案』D   【例 3·多选题】(2007 年)在我国统计实践中,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消费支出B.固定资产投资C.净出口D.营业盈余E.政府购买[答疑编号 2883060109]『正确答案』ABCE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考试内容: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 从支出角度看GDP 从收入角度看 GDP 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GDP=Y=C+I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储蓄, GDP=Y=C+S I=S三部门经济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T 表示政府净收入,政府的净收入=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国民收入Y=C+S+TI=S+(T-G)(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S 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四部门经济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I+G+(X-M)= S+T可以简化为:I= S+(T-G)+(M-X)其中,(M-X)可以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4【例 1·多选题】三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是( )A.企业B.国外部门C.消费者(居民)D.地方部门E.政府部门[答疑编号 2883060110]『正确答案』ACE   【例 2·单选题】(2009 年)如果用 I 表示投资、S 表示储蓄、T 表示税收、G 表示政府购买,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I=S+(T-G)+(M-X)B.I=S+T-G+MC.I=S+(T-G)D.I=S+(M-X)[答疑编号 2883060111]『正确答案』A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一)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0

      A.等于 lB.可能小于、等于 lC.可能大于、等于 l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l[答疑编号 2883060202]『正确答案』D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老年时期:消费超过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C=a·WR+c·YL在社会的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该理论认为,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二)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减去消费的余额从公式 Y=C+S 可得:S=Y-C根据凯恩斯的假定,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储蓄函数的公式(掌握):为边际储蓄倾向(MPS),或用 S 表示边际储蓄倾向同边际消费倾向相似:并且 0

      上式表明投资乘数 k 为边际储蓄倾向 s 的倒数例 1·单选题】(2009 年)假定边际消费倾向 β 是 0.75,则投资乘数 k 应为( )A.1B.2C.3D.4[答疑编号 288306020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投资乘数 k=1/(1-β)=1/(1-0.75)=4  【例 2·单选题】 (2010 年)假设边际储蓄倾向 s 是 0.2,则投资乘数 k 应为( )A.1.25B.2.5C.5.5D.5[答疑编号 288306020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投资乘数的公式:   (五)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2011 年新增)两部门经济中,Y=C+I,假设投资为常数 ,将消费函数带入收入恒等式 Y=C+I 中,可以得到:Y=由此可以得到:,如果已知消费函数和投资总额,                      7则可以计算出均衡国民收入四、总需求和总供给(2011 年新增)(一)总需求1.总需求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总需求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影响因素 影响利率 利率上升,总需求减少;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增加,总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减少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增加,总需求增加;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减少税收 税收减少,总需求增加;税收增加,总需求减少预期 乐观预期,总需求增加;悲观预期,总需求减少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下降,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