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88130808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12M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单元学习总结1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纵向·竖向2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纵向·竖向一、近现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1.近现代世界科技产生、发展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结果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推动力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推动了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弘扬,宗教改革对教皇的否定,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抨击专制等级制度,强调自由平等,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4)面向现实,重视试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5)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2.近现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了社会进步1)牛顿经典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2)进化论传入中国,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3)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4)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世界的途径,量子论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典例1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①③项说法错误: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主张,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1688年,排除第①项。

      第③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思想渊源不可能是进化论,排除第③项本题选②④项答案 B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重要影响生产力方面: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生产关系方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2)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革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典例2 “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B.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网络时代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解析 题干强调了网络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的影响,说明了网络信息的影响深远答案 B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三、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原因标志产生阶段(15~16世纪)(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3)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的发明与应用,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典例3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图一 蒸汽机模型 图二 蒸汽机车 图三 有线电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A.瓦特 史蒂芬孙 莫尔斯B.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C.18世纪8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解析 本题考查准确记忆史实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判断机器发明的时间和人物图一、图二、图三的发明者分别是瓦特、史蒂芬孙、莫尔斯,A项叙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图一、图二是蒸汽时代的发明,图三是电气时代的发明,B项叙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是在1837年,C项时间错误,但与题意相符,选C;图一、图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图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D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 C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例题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审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相关材料第(1)问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科学性不同的特点,再结合相应时期明清社会、英国社会情况说明其政治、经济等背景第(2)问从社会政治特征、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社会转型的联系等角度分析适应社会的程度,说明二人的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答卷实录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点评本题属于比较、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解答时应依托试题设问,精读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考生第(1)问“特点”中国方面能紧扣材料总结的较好,但漏掉“西方科技的特点”;“背景”方面的回答没有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漏掉了要点第(2)问“原因”方面的回答,本考生也没有充分利用材料信息,致使回答要点不全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规范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背景、条件、原因类设问的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解答该类型题时主要根据限定词分析历史事物的(xx)条件、(xx)原因、(xx)根源、(xx)因素等。

      1)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般是从对历史事物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的角度来划分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2)根本原因等同于历史(社会)根源,一般是: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也要注意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者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定的;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政治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原因;思想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谢谢观看(3)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的重要因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与根本原因相比,远因是根本原因,近因是主要原因4)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5)主观原因: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方针+具体历史经验+……(6)客观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思想因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