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docx
4页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一〕简介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文能武,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力,往往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几乎操纵了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门下,以谋生活,称为门客或食客,而贵族也都大量收养门客,以显实力和威势其中门客最多名声最盛的是战国四君子〔又称“四公子〞〕,即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公子孟尝君田文,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数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课文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无忌,封信陵君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 课文内容既赞美了士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又赞美了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高风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1—2自然段〕:介绍信陵君身分和为人 这一局部中第1层〔第1自然段〕写信陵君身分 第2层〔第2自然段〕写公子为人。
写公子“仁而下士〞“多客〞而诸侯“不敢加兵谋魏〞,既是明赞信陵君仁义得人,又是暗示士人作用重大〔急难可用〕,为写信陵君和士人之事做好了铺垫 第二局部〔3—4自然段〕:结交侯嬴 这一局部写结交侯嬴经过主要写两件事,一是侯嬴“厚遗不受〞,二是信陵君“诚待得士〞既写出了信陵君能礼贤下士,又写出了侯嬴志行高洁,穷且益坚而信陵君得士,必得相助;侯嬴忠贞,必酬知遇是为下文做铺垫 第三局部〔5—11自然段〕:窃符救赵 这一局部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中第1层〔第5自然段〕写赵求救,魏留军观望,平原君让公子,魏王不听公子这一层是“窃符救赵〞故事情节之开端,写出了形势严峻,情况紧急 第2层〔第6自然段〕写侯嬴献计窃符这一层是情节之开展,写信陵君情急无奈而欲赴秦军拼死,而引起侯嬴献策,窃得兵符,事情有了转机突出侯嬴确是才士,关键之时,效力报公子知遇之德,也可见公子宽仁之性 第3层〔第7自然段〕写侯嬴荐朱亥这一层是情节之开展,写侯嬴料事之缜密,真才士也!而荐朱亥,照应前之见客事,可见侯嬴早已为公子选人才,今用之朱亥之言,亦见英雄之气侯嬴,朱亥皆及时助信陵君,信陵君礼贤下士之酬谢也 第4层〔第8自然段〕写椎杀晋鄙夺军。
这一层是情节之高潮,证验侯嬴之预见,侯嬴奇士也! 第5层〔9—10自然段〕写信陵君救赵,侯生自刭这一层为情节之结局信陵君战前之言,足见仁厚得人,救赵受盛赞,平原君不敢自比而侯嬴以死报公子,真壮烈之士!奇士! 第6层〔第11自然段〕写公子留赵这一层为情节之尾声 2、课文主旨 通过记叙信陵君结交侯嬴、朱亥和窃符救赵的经过,赞美了士人高尚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和信陵君〔养士者〕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高风 3、写作特点 〔1〕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性质 如信陵君的言行:虚左,自迎,执辔愈恭,引车入市,引上座,侯嬴不送而返回问己所失,不忍杀晋鄙而泣,等等 侯嬴的言行:睥睨,久立与客语,信陵君赴秦军拼死,那么“不能从〞,“固知公子之返〞,“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荐朱亥语,“北乡自刭〞,等等 〔2〕表达事件过程,情节完整,突出人物,详略得当 如“献策〞“荐朱亥〞,详写人物言行,以突出人物 “椎杀晋鄙〞“击秦救赵〞,那么略写事情经过,以突出赞美人物品质、性格之主旨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1一6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济少孤,独好学。
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①,诏十至,坚卧不起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②居府中,议论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谍,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假设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磋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③会广平王平东都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⑤,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来瑱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隙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新唐书甄济传?) 注: ①诸府:几个官署 ②钧礼:表敬的礼节 ③庆绪:即安庆绪,安禄山之子;舆:抬 ④广平王:即唐肃宗长子李豫,与郭子仪收复两京,后为唐代宗 ⑤三司署:三司官署唐时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 1.以下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远近伏其仁 伏:敬服。
B.授范阳掌书记 授:任命 C.假设欧血状,阳不支 阳:假装 D.或言太薄 薄:薄弱 2.以下句子中红色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诏十至,坚卧不起 不起:指不出来做官 B.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 致谒:指传达意思而拜见 C.济引颈待之 引颈:伸着脖子 D.瑱死,屏居七年 屏居:指单独居住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以下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济〕未至 B、希德歔欷嗟叹,〔使者〕止刀,以实病告 C、后庆绪复使〔济〕强舆至东都安国观 D、使污贼官罗拜〔济〕,以愧其心 5.以下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甄济文雅很有名望,但隐居青岩山中采访使苗晋卿向朝廷上奏章推荐他,后来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做官,诏令到了十次,他仍隐居不出 B.由于种种原因,甄济出任安禄山的属官,他能正直论事他觉察安禄山有反谋,在劝谏不听的情况下,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 C.安禄山反叛,下令派蔡希德去找甄济出来做官,甄济坚决拒绝,面对屠刀,毫不畏惧,终于感动蔡希德,并回报甄济确实有病。
D.安庆绪强迫抬甄济到东都安国观广平王平定了东都,肃宗下令让甄济住在 三司署客馆里,表扬了甄济,羞辱了那些曾任伪职的官员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补出所省略的成分〕 〔1〕独好学,以文雅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置羊血左右,至夜,假设欧血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简析: 1.D(薄:微小) 2.D(屏居:指隐居) 3.D(A项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介词“通过〞B项第一个“即〞是“如果〞,第二个“即〞是“即使〞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按照〞,第二个“以〞是连词“来〞D项两个“会〞都是“恰逢〞) 4.C〔C句省略的是“人〞〕 5.B〔“在劝谏不听的情况下〞不合文意,文中说“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 6.译文见下 [译文] 甄济字孟成,是定州无极县人他的叔父做幽、凉二州的都督,家住卫州甄济少年时死去父亲,唯独好学,因文章雅致被人们称颂。
他住在青岩山中十几年,远近的人敬服他仁义,附近的人们不敢打猎捕鱼采访使苗晋卿给朝廷上奏章推荐他,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去做官,诏令十次来到,他坚决隐居不出来做官天宝十年,朝廷用左拾遗官职召见他,他未到朝廷,而安禄山来到朝廷,向唐玄宗要甄济这个人,朝廷任命甄济为范阳掌书记安禄山来到卫州,让太守郑遵意到山中传达意思而拜见甄济,甄济没有方法为此出来做官,安禄山向他拜行表敬之礼甄济在官府中,能正直地议论政事过了很久,他觉察安禄山有反叛的图谋,然而不能劝止了甄济向来与卫州县令齐玘友善,趁着拜见他回到卫州,把自己的真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齐玘甄济秘密地在身边放了羊血,到了晚上,像吐血的样子,假装支持不住,人们把他抬回到过去的住屋中安禄山反叛,派蔡希德严密盖住刀叫甄济来,命令说:“如果他不出来做官,砍下他的头见我!〞甄济见到他们脸色不变,用左手写道:“不可以行〞派去的人拿着刀快步上前,甄济伸长了脖子等着他,蔡希德连连叹息,让那个人放下了刀,按照确实生病报告安禄山后来安庆绪又派人强迫抬着甄济到东都安国观正赶上广平王平定了东都,甄济流着泪到军门去进见广平王,广平王被他感动唐肃宗下令让甄济住在三司署馆舍中,让那些曾任伪官职的官员围绕着向甄济下拜,来使他们的内心羞愧。
朝廷任命他为秘书郎,有人说这个官职太微小,再任命为太子舍人来瑱征召他为陕西襄阳参谋,朝廷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旁空地有九十亩大,甄济在那左边盖了草房子来瑱死了,甄济隐居七年大历初年,江西节度使魏少游上奏章推荐他为著作郎,兼任侍御史,后去世 作文题: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窗口的铁栏高三 朱洁婷 我的书桌正对着窗户我坐在书桌前学习,一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外面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但我却从来无法真正体会这种热闹,因为窗口有铁栏,为了防盗,家中所有的窗户上都安装了铁制的护栏,这窗口的铁栏阻隔了盗贼的进入,却同时也束缚了我心的飞出 我望着窗外的世界,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仿佛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出这牢笼,怎么也飞不回自然的怀抱透过铁栏,望着窗外的热闹世界,我愈发感到冷清孤寂有时,我常想从窗口伸出手去摸一摸外面自由的空气,但最先碰到的永远是那冰冷的铁栏 于是,我在白天便也拉上窗帘,就这样彻底隔绝了外面的世界眼不见心为净,看不到那些自由的身影,便想不起我的形单影只妈妈常因此责怪我,说我总是喜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接着,她便会拉开窗帘,对我说:“看,今天的阳光多灿烂!〞我不以为然地笑笑,等她一走,就立即拉上窗帘。
也许她永远不会明白终日坐在这里透过铁栏看世界的无奈和痛苦,我不是不爱阳光,但我决不要透过铁栏射进来的一条一条的阳光,更不愿看到阳光在地上映出的我长长的、孤独的影子 由此,我想到社会中的许许多多人造的牢笼,被利所诱,被权所缚,被名所累,这些不正像我窗口的铁栏,给予你许多的同时也夺去了更多?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在自己的周围竖起一道巩固的铁栏,隔绝了他人却也束缚了自己于是在社会中情义淡了,名利重了,人们把友谊建立在金钱之上,把自由建立在权利之上我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你是否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与友人真心相交的豁达:真正的快乐是给弱小无私帮助的欣慰;真正的快乐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坦然;真正的快乐是让心翱翔在天地之间,养浩然之气的自由 于是渐渐地,有些人痛心于社会之腐化而愤然避世,希望能找到一个远离喧嚣的安静处所,效法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就如同我为了逃避窗口的铁栏而拉上了窗帘其实这何尝不是为自己营造了又一个牢笼,躲在里面不愿出去,借此阻断外界毒害腐化之气?所以,假设想获得真正的快乐,还应从根本上冲破铁栏,寻找自由 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世人皆浊而我独清在这充满铁栏的社会中打破牢笼的束缚,让心尽情翱翔在天地之间,自由吸取那浩然之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世〞吧。
[评语] 这是一篇因物及情的文章我们可能看惯了“窗口的铁栏〞,但朱洁婷同学却因它感到了悲哀,并拉上窗帘而与外面世界隔绝她由此想到社会“人造的牢笼〞,隔绝了他人,束缚了自己,没有了真正的快乐,而愤然避世者也是逃避而已她终于明白,假设想真正快乐,还应冲破“铁栏〞,去寻找自由,做到“大隐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