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台阶法在大王顶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oc
4页三台阶法在大王顶隧道中的应用研究摘 要:江肇高速公路大王顶隧道为6车道左、右线分离式 隧道左线隧道长2200m,右线隧道长2159m,属长隧道 原设计V级(IV级)围岩采用双(单)侧壁导坑法开挖,对 其进行优化设计后,改用三台阶法开挖,以达到少扰动围岩、 早封闭、快速施工、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成本的目的,可供 类似公路隧道滋工参考关键词:公路隧道;超大断面;三台阶法;应用大王顶隧道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外环公路江门至肇庆高 速公路(简称江肇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王顶隧道位 于佛山市高明区,采用双向六车道左、右线分离式高速公路 标准,大王顶左线隧道进口桩号K41 700,出口桩号K43 900, 隧道长2200m;大王顶右线隧道进口桩号K41 725,出口桩 号K43 884,隧道长2159mo该隧道最大埋深约19& 77m隧 道平曲线进口 R=3800m.出口直线,进口 R=4150m.出口直 线,纵面设计左线纵坡(%) /坡长(m) 1.03%/2210m, -2. 39%/670m,右线 1. 03%/2270m、-2. 88%/760m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在本项目大王顶隧道(属 扁平、超大断面隧道)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大王顶隧道左线出口端按原设计采用超前支护30m ①108长管棚及双侧壁导坑法进行开挖进洞,于2008年12 月30日隧道出口端左洞内侧壁上台阶开挖进洞,至2009年 1月7日,共开挖及支护9栩钢拱架,共进尺4. 8m,平均每 天进尺0.53m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烦琐,施工进度很缓 慢如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无法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2010 年底建成通车及难于确保按总工期完成,急需解决双(单) 侧壁导坑法改变为三台阶法开挖施工第二,大王顶隧道围岩为强风化砂岩夹泥岩,局部弱风化, 受地质构造影响较严重,岩体破碎,存在破碎带,节理裂隙 较发育,充填泥质物形成软弱夹层,开挖后出现掉块,局部 小塌,围岩滴水或小股流,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较差;爆破 后,洞渣呈碎屑状,只有少量零星小块解决三台阶法适用 于大王顶隧道开挖的实施方案,并在大王顶隧道各级围岩开 挖形成一套快速施工、提高工效的隧道施工新工艺成套生产 技术第三,三台阶法与双(单)侧壁导坑法进行对比验证,得 出结论:三台阶法在大王顶隧道(属扁平、超大断面隧道) 施工中少扰动围岩、早封闭、方便快速施工、降低工程造价 和施工成本的经济效益,更能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的目的。
1.2 重点、难点工程及其措施结合大王顶隧道地质地貌及实际情况,本隧道技术重点、 难点工程是大断面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的施工措施:(1) 各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法开挖2) 各级围岩开挖每循环进尺严格按三台阶法要求来控 制3)爆破采用楔形掏槽微差控制爆破技术,起爆方式采用塑料导爆管毫秒微差有序起爆,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调整 各种爆破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