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探讨.doc
5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探讨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出现了越來多 机械式记忆、学生思维教条化的现象,加之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落后,使 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血临着重重怵I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识字 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目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诸如“学生识宁机械记忆”、“教师变通意识薄 弱”、“忽视识字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等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 对策:“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重视学生差界,增强教学 的针对性”、“积极变通,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对策1引言识字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的 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识字的多少与快慢,对学 生的学习与阅读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小 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出现了越来多机械式记忆、学生思维教条化的现象,加 之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落后,使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临着重重困难,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了小学语文教 学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小学 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试图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希望能够 为改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 1学生识字机械记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小学语 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识字量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 为了学生卷血上的成绩,所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机械式的、灌输式的教 学方法,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参与识字的积极性较差,使得 自主性记忆能力较弱2. 2忽视识字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一般在6〜7 岁左右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爱玩、好动、注意力较差、 记忆力较强,他们在记忆汉字的时候常常是机械记忆,虽然记忆的速度比 较快,但是遗忘也较快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绝大多数都 是以学校所发的课本为主,这就使得识字学习与日常生活会存在一定的 隔离,并没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差界化的、针对性的识 字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枯燥乏味2. 3教师变通意识薄弱如前所述,冃前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以课本为 主,课本中所要求认的字讲解得很透彻,课本以外的字基本不教这种将 学生的识字内容固定地限定在现有的语文课本中,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变通 意识薄弱。
这种固化的、惰性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识字教学中尊古守III, 很少结合当前小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一定的创新,改变既有的教学方 式与内容,长此以往,教师对识字教学越来越流程化,教学效果难以取得 较人突破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善对策3.1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目前,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的固化与守旧,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形式 的单一与枯燥,让很多学牛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在教学中增强 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 与识字活动,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由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好玩、好 动,因此将其所热爱的游戏与识字相联系,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识字教 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借助趣味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在 游戏中的观察、思考、比较、联想等能力,使其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 识字,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2重视学生差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认字水平参差不齐 这一客观现实,然后要尊重这种差异性与多样性,进而让自己在教学中能 够根据不同学牛的特殊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对 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以要求优等生一样的标准來要求他 们,更多的是认识到他们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赏识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 潜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3. 3积极变通,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变通意识,并拓展其教学视野,积极探索新的提 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与水平的新途径,其中,尤其是要重视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努 力寻找其与小学生自身特点的相关点,并以此相关点着手积极培养小学生 的识字兴趣例如,在讲授蔬菜名宁的时候,可以大胆借用多媒体教学技 术,将一些口常生活常见的蔬菜和名字做成动画、游戏,让学生对蔬菜名 字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一方面让学生快速牢固地记住了相关词汇,另一方 面还对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结束语在现行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坚守传统的、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L1经不 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 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也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负 面影响因此,本文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大 胆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旨在增强身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线的教师的 创新与变革意识,进而以此为出发点,为改善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 鲁会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 01: 43.[2] 方云•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 33: 104-105.[3] 郝素彩•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4, 05: 147.[4] 郭茹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 06: 114+177.作者简介: 龙昭君(1988〜),女,贵州施秉人,小学语文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