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读戴熙《山水图轴》和题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2007831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2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读戴熙《山水图轴》和题跋清代山水绘画发展到嘉道时期,以四王为正统的清 初画风,因循规蹈矩、意趣陈旧、缺乏新颖,开始出现衰败 之势为打破作品日趋僵化、缺乏鲜活与个性的局面,突破 四王的樊篱,个别画家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在 寻求突破中力追精细画风,并在笔法上表现出小笔触、短线 条、多层次皴擦的特点以此为代表的画家,当推汤贻汾和 戴熙,时称“汤戴”,他们在这一时期名声显赫,片缭尺素, 人争宝之戴熙(1801年-1860年)字醇士,一作苑溪,号榆庵、 松屏,别号鹿床居士,一作g,自称井东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翰林,宫至兵部右侍郎1849年 引疾归故里,主讲崇文书院咸丰庚申(I860年)太平天国 克杭州自尽,谥文节著《习苦斋诗文集》及画絮、题画偶 录行世尝入直南斋,屡邀宸赏其山水画初从王翠、王 原祁入手,进而师法元四家”,同时深受浙派画风影响,画 法精致细密,主张"师古人固当师其意”和“摹绘造化”, 创造了 “以淡墨短线皴擦,间以重墨断线醒骨”的“蝉翼 皴”,风格苍润华滋,形成了独特的自家面貌江阴博物馆现藏一幅戴熙的《山水图》轴,纸本设色, 1847年作此幅作品为浅绛山水,构图以中近景为主。

      用笔 严谨精细,清秀苍润以干湿淡墨,短笔碎皴,层层点染, 间以重墨断线醒骨,使全图气韵隽雅,意境幽远上部山峦 突兀,叠嶂起伏中部怪石嶙峋,淡墨细笔短线皴擦,浓墨 点苔几株苍雄劲松,参差挺立,虬枝俯壑,云烟缭绕,山 泉汇成曲溪直入潭涧下部近景山石上,两株茂荫古树一高 一低相互错落,映带溪水岸边,在平坦岩石之中,一红衣隐 士盘膝而坐,临岸抚琴,身后不远处,书童手捧琴谱或典籍, 虔诚相侍在侧主仆二人置身高山流水之中,倾听天籁之音, 形象生动而又鲜活全图用笔“秀润而不薄,雄奇而不粗”, 勾勒出“人、琴、泉”合一的意境,尽显旷朗无尘、林泉高 致之幽在画作左上方空白处,题有七言律诗一首:“山光射虚白,石❷浮空青寒松俯阴壑,侧耳风泠泠古籁入我琴, 使我弦索灵独鼓无真赏,散之归❷冥落款醇士,戴熙 紧跟落款处,分双款署写“ 丁未,京邸” O落款左侧铃有一方“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白文印,惟缺名印或字号章在 落款上方空白处明显有一道较宽的被挖痕迹,可以断定原处 题有数句款识和印章在画作四周装裱的边绫上,有多人题跋右侧题跋: 子重兄寓京师时,与戴文节为画友,交最契,故其为之作画,经意如此,兵燹时遂失去旋经友人得之,寄还子重, 而受寄者乃据为己有,又复数年,子重乃购得于书肆中,画 犹完好而题款处已洗去矣,余从借观属为志,其颠末于此。

      甲戌初冬,子青张之万此跋为张之万(1811年-1897年,字子青,号銮坡,直 隶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状元,光绪八年为兵部尚书,十年 兼署吏部尚书,谥文达)所题,从中得知,这幅《山水图轴》 是戴熙特为挚友子重(吴❷,一作隽,字子重,号冠英,江 苏江阴人)所作跋文详细陈述了此画颠沛流离的经历:画 原本为吴❷所有,在战乱中流失;后为吴❷友人所得,托人 寄还吴❷;所托之人却占为己有,数年后,此画流于市,被 吴❷在书肆中发现并购得,重新回到自己手中如此得而复 失、失而又得之经历中,‘画犹完好而题款处已洗去矣”, 张之万对此有深感惋惜之意下方题跋:古人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能作画,其言良 然余谓:更须胸中无一点尘俗气,乃可作画载文节性情 恬淡,襟怀高旷,故其画秀润而不薄,雄奇而不粗,每一握 管,必先有举头无外之意,寸嫌尺幅,皆经意为之,无一率 笔落平境者虽得力于古人,者深而气韵浑厚,纯乎天分, 余见其画最多少年尚工细,后典试粤东,饱览两粤山水, 蹊径为之一变,峰峦多而林木少,墨涪尽化烟云,著笔处无 痕迹可寻,卓然成一大家,直可上追董巨,尝见其题画云: 画固自无而之有,须目有而之无,乃入化镜,此真见道之言。

      冠英先生客都门时,尝与论画最契合,故为写此幅,用 笔尤极苍老,惜双款被人洗去,此中得失颠末,子青大司马 一跋已详言之余于光绪元年秋八月,借读于虞山客舍,留 案头十阅,月始送还,并识数语,以得饱眼福为幸伯声, 钱卿稣此跋为钱卿稣(1829年-1882年,一名清稣,字伯声, 秀水人,咸丰八年举人,宫至苏州、常州知府)所题,分两 则,第一则跋文对戴熙山水给予极高的评鉴,称其可上追五 代大家董源、巨然此幅《山水图轴》为戴熙47岁所作, 正值他在京为宫,供奉南书房,居住澄怀园时期,也正是其 绘画日臻鼎盛阶段,用笔自然,着笔处无痕迹可寻,已卓然 成一大家钱卿稣官至苏州、常州知府时,与吴❷相识,故有机会 将此画得以借观品读,应邀题跋第二则跋文,就对此画曲 折的经历作了进一步阐述,并补述了自己对此画的珍爱之 情上方题跋:吾乡吴冠英先生名❷,别字子重,工画尝以布衣游京 师,供奉内廷一时名公卿多与之交,而先生性情恬淡,视 利禄漠如也,成同兵燹后,寄迹虞山鬻画自给,潘文勤翁文 恭,尝于家书中亟称其人,嘱岁时投赠,因此,画名益重, 迄今苏虞两处得其一,嫌一幅者珍视,遇于乡人,先生既没 其文孤苇,卿复不禄此画,乃为余太姑丈陈子服中翰所有, 八年之冬,曾从梦奇表弟借观。

      今梦奇表弟不能有愿斥去, 余既为惋惜,不置而复愧,余之不能茏此画也爰濡笔识之 俾,后之获此墨宝者,得知子重为何如人也岁在重光协洽 小阳春月上瀚,江阴绳斋章寿椿在章寿椿(号绳斋,观奕闲人,江苏江阴人,光绪年间 举人,历任余杭等地知县,入民国后为杭州地区行政官员) 这一则跋文中,详细介绍了子重的个人信息和此画的现状 可见子重其人,并非一般等闲之辈以跋文讲,吴❷尝以 布衣游京师,供奉内廷一时名公卿多与之交”,可想早在 青年时代,吴❷就已时常客居京师,广交士子、王公重臣, 并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宫廷画师在《江阴续志十六卷•人物 •艺术》传记中也得以印证这一事实:吴❷字冠英,处士擅 长六法,尤工于写真,游京师名动王公自瑞郡王奕志以下, 如戴文节熙、何子贞绍基、苗仙露夔、张穆诸名士、叶香士、 画师六舟和尚、达受、心泉和尚均深相推重瑞郡王与达受 共坐参禅,命绘《传灯图》,何倩作《顾祠秋禊图》,苗倩作《秋谷论心图》,称之日:“三韵士从内容上看,章寿 椿所题跋之目的,主要是让后来的拥有者,牢记受赠此画之 人可见他对邑乡先贤的推崇备至,还表达了自己不能拥有 此画之遗憾,并嘱托后人一定要有珍重之意左侧题跋:文节公画真迹,稀如星凤,此幅为中年笔墨,雅具冲和,雍穆之度。

      张文达公既记其得失流传钱伯声太守跋论画,尤称允当太守为算石侍郎裔孙,曾榷税虞山,故得与子重 往还,辛未冬玉如弟得之,江阴陈氏将重付装池为题数语 以志墨缘,合肥李国棣吴❷去世后,此画辗转至李玉如手中(题跋下方,故有 一方“李氏金石书画”收藏印鉴),并经江阴陈氏重新装裱 李国棣(1879年-1944年,字伯唐,号鄂楼,别号一隐,光 绪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江南乡试第59名举人,曾 任安徽司法司长)受其之邀观画并题在跋文中,李国棣高 度评价了这幅《山水图轴》的笔墨技巧,还充分肯定了张之 万、钱卿稣二人对该画发生的变故所作的真实记录此外,作品右下角还有两方印章,一方为吴❷本人所铃 “处士家风”白文印,另一方为“锡山程景溪读画印”鉴赏 印作者单位:江阴市博物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