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征地与征迁安置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86236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6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征地与征迁安置研究    王凡,娄 英 俊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库区规划设计处,湖北 武汉 430010)Reference: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规划设计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在建设征地移民工作中的特点弃土弃渣场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到工程建设需要,而且也应与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相结合对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中难以复垦的土地,提高其补偿标准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减小建设征地对当地政府、群众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Keys:弃土弃渣场; 临时用地; 补偿标准;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中图法分类号: TV67: 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我国华北、京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穿过南阳市-平顶山市境内,西起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渠首,自汉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开始呈北东向,至平顶山市保安镇逐渐折转北西向,穿越伏牛山东部前古坡洪积裙及淮河水系冲积平原后缘地带,止于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薛寨村,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起始渠段该段全长239.042 km,沿线横跨大小河流213条,总体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岗垅与河谷平原相间分布。

      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工程建设所需征用地涉及河南省南阳、平顶山2个市的11个县(市、区)、44个乡镇310个行政村(单位)[1]1弃土弃渣场的布置在可研阶段,陶岔至鲁山段总干渠工程弃土场布置采用在渠道两侧弃土结合集中弃渣的方式,大部分弃土在渠道两侧就近堆弃,弃渣和部分弃土在距离渠道约5 km以内的集中弃渣场堆弃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布置原则的调整和业主要求,陶岔至鲁山段的弃土场布置需要征求地方意见弃土场布置设计和优化调整过程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1) 第1阶段初设初期,采用渠道两侧弃土方案陶岔至鲁山段弃土场布置按照《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初步设计施工组织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采用渠道两侧弃土结合集中弃渣的方式,共布置有13个集中弃渣场;土料场取土后未回填2) 第2阶段经方案比较,推荐集中弃土方案通过征求地方意见后了解到,两侧弃土场的大部分场地,地方政府不同意使用,可供使用的场地,须要将弃土厚度降为2 m;部分集中弃渣场地方政府也不同意使用;同时要求土料场做到挖填平衡3) 第3阶段集中弃土场方案优化调整根据2009年4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会议纪要的要求,陶岔至鲁山段的弃土场按照运距控制在5 km内进行调整。

      根据这一要求,设计单位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再次进行了现场查勘和协调这次优化调整的重点是增加弃土场的数量并尽量使其沿渠线均匀分布,最大程度地满足控制运距的要求;其次是将单个弃土场的最小容量控制在不小于10万m3(在第2阶段设计中,弃土容量控制为不小于50万m3),某些交通条件较好的砖窑场取土坑被纳入了本次规划中[2]2初步设计阶段弃土弃渣场的特点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施工临时用地两类:(1) 永久征地指渠道、左岸排水、渠道两侧保护带、分水口门、闸站、渠系交叉等建筑物及工程永久管理设施用地;(2) 临时用地指施工道路、仓库、施工人员生产生活房屋、取土(料)场、弃土(渣)场等用地本工程建设征地共计9 283.153 hm2,其中永久征地3 393.073 hm2(干渠征地3 369.03 hm2,影响面积24.04 hm2);临时用地5 887.826 hm2(施工营地426.833 hm2),弃土场1 870.693 hm2(其中临时用地永久处理567.946 hm2),土料场2 626.82 hm2,砂石料场365.013 hm2,施工道路389.953 hm2,转运料堆场208.52 hm2;管理用地2.253 hm2。

      建设用地面积构成见表1第16期王凡,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征地与征迁安置研究 人民长江2010年由于输水工程呈带状分布,其施工用地(料场用地和弃土用地)沿渠道布置,占地分散工程的临时占地与水库工程相比要大得多,且由于各阶段设计深度不同,工程临时占地范围在各阶段的变化较大[3]本工程弃土弃渣场征地具有占地分散、总面积大、有运距要求、多次调整等特点,同时还涉及到“临时用地按永久征地标准补偿”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有关文件要求,弃渣场运距超过5 km,就应进行复核或重新选址,因此对不符合要求的弃渣场进行了重新设计2009年5~7月,陶岔至鲁山段临时用地弃土场范围调整至5 km之内进行勘查选址,2009年8~9月,完成了临时弃土场实物指标全面调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挖方渠段经挖填平衡后多余的土方和不能利用的土(石)方作为弃方,将低凹地带集中堆放所占压的范围,因填方渠段填筑土料不足需在渠道两侧就近取土或集中取土,以及其他取(弃)土区作为临时用地对弃土无法复垦或平地弃土超过8 m堆高的弃土场,将转为永久征地处理此外,渠道临时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为临时用地3对居民安置的影响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征用耕地7 872.926 hm2,其中永久征地2 797.986 hm2,占35.5%,临时用地13 761.160 hm2,占58.3%,临时用地永久处理用地466.920 hm2,占5.9%,影响土地20.973 hm2,占0.3%。

      征地总面积中87.6%为耕园地,以水浇地、旱地为主考虑到临时用地在工程完工后将进行复垦,临时转永久用地、影响土地仅按永久补偿因此,受干渠征地影响的耕园地主要为永久征地生产安置人口与可调整耕园地面积的计算公式为:生产安置人口=永久征用耕园地面积÷(总耕园地面积÷总农业人口)(1)可调整耕园地面积=征地后人均耕园地面积×规划生产安置人口(2)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中,按永久征地标准补偿的耕园地面积只是提高了部分临时用地的补偿标准,而实物指标并没有加入到永久征地中,所以并不影响生产安置人口和环境容量的计算根据“农村居民以大农业安置为主,通过对安置区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环境容量分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偿调整耕地、园地”,所以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对农村居民大农业安置不构成直接影响临时用地复垦主要是将临时用地范围内取土(料)场、弃土(渣)场及施工生产生活等场地的渣土,根据其地形条件采取削高填低、连片成方,进行推成堆,临时堆放在一边;然后弃土(渣),同时应进行场地平整、碾压和整形;再对临时堆放在一边的表层耕植土进行覆盖,施有机肥,完善其水利设施配套工程及田间道路的复建4对征地补偿投资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投资包括农村居民安置补偿投资、集镇迁建补偿投资、工业企业迁建补偿投资、专业项目复(改)建补偿投资、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和有关税费等7个部分。

      在永久征地范围内,耕园地的土地补偿费倍数为该耕园地被征用前3 a平均年产值的6倍,安置补助费倍数为该耕园地被征用前3 a平均年产值的10倍;林地(各省、直辖市有明确规定的按下限计列)及其他农用地土地补偿费倍数为5倍,安置补助费倍数为4倍;未利用地土地补偿费倍数为5倍临时用地土地补偿按各类土地综合年产值计算,用地时间以2.5 a计,另考虑1 a在复垦初期的产量损失补偿,对林地则另计林木补偿费弃土弃渣场中临时用地按永久征地标准补偿的征地提高了补偿倍数, 加大了这部分临时用地的征地投资耕地占用税按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4号)的规定,县级及县级市为22元/m2,南阳市为24元/m2,占用基本农田提高50%耕地开垦费中的水浇地、养殖水面、菜地耕地按13元/m2计在计算耕地占用税时,临时用地按永久征地标准补偿的这部分土地则作为临时用地面积加入这部分投资的计算《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占用耕地的,应当执行占补平衡的规定为安置移民开垦的耕地、因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进行土地整理新增的耕地、工程施工新造的耕地可以抵扣或者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

      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工程耕地开垦费的计算,根据占补平衡扣除临时用地复垦新增加耕地126.993 hm2后应交纳耕地开垦费的面积为3 038.446 hm2弃土弃渣场中临时用地按永久征地标准补偿的征地,属于难以复垦范围、无新造耕地,所以加大了应交纳耕地开垦费的面积,从而对这部分临时用地加大了耕地开垦费的投资5结 语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渠首至鲁山段工程,产生了大量弃土弃渣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与当地主管部门充分协商、技术经济的反复比较后,选定了弃土弃渣场的位置合理的弃土弃渣场的布置,不仅能节省工程总投资,而且能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弃土弃渣场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到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也应与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相结合设计中应多占用劣质土地、尽量少占用耕园地,并应结合当地区域的建设规划对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中难以复垦的土地,提高其补偿标准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减小建设征地对当地政府、群众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Reference:[1]马萍,娄英俊,彭忠锦,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工程初步设计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规划设计报告[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2]吴俊,赵峰,张晓平.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弃土弃渣场布置研究[J].人民长江,2009,40(24): 44-45.[3]朱太山,张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建设征地与移民特点浅析[J].水库与移民,2006,32(8): 4-5.(编辑:赵秋云)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