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生情绪耗竭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9415310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6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生情绪耗竭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关键词〕中学生;情绪耗竭;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情绪耗竭被认为是倦怠的焦点和核心部分中学生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情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直接考 察中学生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情绪耗竭的概念 情绪耗竭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精疲力尽,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在心理上表现为学习热情低落,无法专心学 习,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有负向的情感体验在身体上表 现为一想到学习就感到肌肉紧张,没有力气,浑身难受,食 欲不佳,有逃避行为等总的来说,情绪耗竭有以下几个特 征:身体和情绪的耗竭状态;学习失调行为尤其是对学习对 象的冷漠与厌弃;心理损害特别是存在指向自我的强烈的消 极情绪二、情绪耗竭影响因素的研究1. 外在环境因素(1) 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年级是研究学生情绪耗竭的一 个不可缺失的变量杨丽娴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一 年级的新生比二、三年级更少表现出情绪低落,对高中生的 研究结果表明高二学生的情绪焦虑和倦怠最严重高二是高 中三年的一个分水岭,首先面对分科的焦虑,已经适应的平 衡再次被打破其次,文理科的盲目选择及与父母的冲突, 使他们产生烦躁、彷徨、压抑等负面情绪;杨丽娴和连榕等 人的研究表明,家庭所在地单独影响学习倦怠,是学习倦怠 的有效预测变量,城市学生的情绪耗竭高于农村学生。

      由于 城市家庭对于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高度 重视,这种重要他人(如家庭成员)的期望会使学生害怕失 败,也会引起学生的价值观念冲突,从而使学生出现负向情 绪2) 应试教育的结果对于中学,普遍存在四多现象,科目多、作业多、考试测试多和教材内容多,这给中学生带 来巨大的学业压力由于很多教育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育 理念落后,很多中学生,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几乎天天 面临题海战术,普遍存在学习的“高原现象”尽管上个世纪 末我们开始倡导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标准,但是教材内容 仍然偏多偏难,而应试教育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中仍占主 导地位不难看出,应试教育是造成学生身心疲倦的直接原 因3) 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中学 生产生“情绪耗竭”的重要因素朱艳(2008 )的研究表明, 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存在显著 差异很多数据表明,现在的学生在结束一天的学校学习后,身心还没来得及恢复,白天的学习还未消化时,父母就已经 为他们安排好了各种各样的补课这种超时超强度的学习投 入,让他们身心疲惫、效率低下,完不成任务就会导致焦虑 感增加,易造成情绪耗竭4) 社会支持的缺失。

      社会支持一方面能够对处于压力 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个体一般的良好情 绪体验也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交友能够减轻与一般同 学和老师交往时的压力,减少情绪耗竭的发生朱艳的研究 表明调节社会支持变量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学习倦怠,另一方 面影响学习动机的水平2. 内在个体因素(1 )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耗竭的关系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自我效能感跟情绪耗竭呈负相关,如果学生觉得 自己有能力应对学习上的压力,把控自己的学习方向,就不 会感到无助、厌倦和受挫2 )自尊和情绪耗竭的关系杨宇然(2006 \陈家麒 (2010 X徐馨(2010 )等人的研究均发现,初中生总体自 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与学习倦怠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 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学习倦怠水平越低近几年国内对自 尊和学习倦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对外显自尊进 行研究,还深入到内隐自尊的研究3)动机和情绪耗竭的关系动机是一种观察不到也测量不到的个体内部过程,作为一种认知中间变量,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情绪耗竭已有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 最有利于学习,也最有利于心理健康动机过弱或过强都有可能导致心理困扰,学习动机强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

      朱艳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有调节效应和直接效应4)时间管理和情绪耗竭的关系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中学生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投入较少的情绪 资源就能出色完成任务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减少情绪 耗竭的可能性俞静通过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 析可知,时间管理倾向总问卷对学习倦怠的解释率为28.3% ,并且呈现负回归效应,证实了时间管理倾向总问卷 对学习倦怠的产生有一定的反向影响作用三、中学生情绪耗竭的预防对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情绪耗竭的预防重点是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教育,因为中学生情绪耗竭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成人负有主要责任其次,解除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教师 和家长一是要进行观察,二是要给予关心、帮助和引导再 次,由点到面,对症下药,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以鼓励为主, 减少惩罚、讥讽;建立双亲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稳定情绪,不在学生情绪不稳定时强迫他们学习2.改善学校教育制度一方面,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应该根据新课程改 革和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一切以学生为本,优化教育教学方 法,改善学校教育制度另一方面,针对有学习情绪问题的 学生,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一些心理活动,比如团体心理。

      团体心理不仅给有情绪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 社会活动场所,而且为他们创造了一种信任和温暖的团体氛 围,使参与者体验到归属感和支持感,在社会内部以他人为 镜,不断反省自己,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同时也为团体中的 其他成员提供支持力量3. 健全学生品格特点以往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品格特点是影响情绪耗竭的重要因素—般而言,具有健康品格的中学生,发生情绪耗竭的可能性很低,而容易产生情绪问题的中学生一般都缺乏自 觉性、自信心,意志力薄弱,自我效能感低,自尊水平低, 容易归因偏差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一方面要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归因能力、良好的情绪调节 能力、自尊自爱和坚定的意志力等优良的品格;另一方面学 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要团结一致建立有效的支持系 统,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预防学生情绪耗竭的发生4 •培养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是指改变对事物个人意义的认知,使情绪得到调整自我暗示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从而对情 绪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注意转移有意识地将注意从当前对象转移到其他对象上,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的一种先行关注策略表达抑制是一种反应关注调节方式,指抑制将要发生 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

      无大喜亦无大悲,这样对学习的情 绪资源投入就会不太多,不会太过于关注成绩的好坏情绪宣泄指对自己情绪释放的适应性表达,包括替代 表达和直接表达例如,通过哭泣、高喊、倾诉等方式使压 抑的情绪得到宣泄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350007 )编辑/李益倩黄才玲终校/何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