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8600997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三种统计图,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体会只有选择好合适的统计图,才能更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从而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3.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和选择,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一幅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指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师:你能举出生活中部分与总数的实例吗?(如蛋清和鸡蛋,鸡蛋是总量,蛋清是部分量2.师:我们还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出示一幅条形统计图和一幅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小结:看来,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有选择地使用统计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究作好准备]二、激疑探究,反思构建师:在班里,你最听谁的?(老师)老师又是最听谁的?(校长)校长既要管你们,又要管老师,还要管学校的其他事务,真得很辛苦!下面,我们来变换一下角色,让你们来当当校长。

      各位校长,如果要美化环境,应该怎么办?(种花种树…)[设计意图: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考虑,通过角色变换,让学生站在校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产生不一样统计需求和统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一)例2第1小题1.引发师:绿荫小学的校长也非常重视植树造林来美化环境他收集到如下的统计数据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情况统计表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总量/棵100120150170200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师:如果要把它画成统计图,你会建议校长画什么统计图呢?(学生可能建议:画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画图过程课件演示并讲述: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纵轴的每一格表示多少?折线统计图要先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条形统计图要画出各个直条2.激疑师:如果只表示各年校园内树木总量情况,可以选择什么统计图?如果要表示各年校园内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你是怎么想的?(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树木总量情况,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师:从条形统计图中能看出各年的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吗?(能看出它们逐年增长),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一样的合适吗?有没有更好的?3.探究小组讨论并汇报。

      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能看出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增长的快慢,折线统计图更加直观并让学生用笔摆出平、陡等不同折线,感受不同的变化幅度小结:对于这一数据信息,可以画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如果要侧重各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展趋势[设计意图:对于同样的数据,关注的重点不同,会作出不同的选择,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应根据现实的需要,来选择统计图,同时,通过对比观察、用笔摆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二)第3小题1.引发师:绿荫小学的校长是个细心的人,他对2011年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统计出示: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总量/棵5040303050师:看看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这些数据有怎么特点?根据这张统计表中的信息,你建议校长用什么统计图更合适?(条形统计图用课件出示这张条形统计图2.激疑师:这张统计表能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吗?用课件出示画好的折线统计图,思考:你觉得这张折线统计图合理吗?3.探究师:说说你的看法?(折线统计图表示一种或二种数量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情况,而这里是五种数量在同一个时间里,没有变化。

      觉得把杨树和柳树用折线连起来没有道理……)小结:从这道题的数据来看,用扇形统计图,还缺少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又不能用折线统计图,所以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设计意图:先出示第(3)小题,再出示第(2)小题,调整例题的数据信息顺序,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数据的来龙去脉通过举反例,让学生合作交流否定反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适用范围](三)第2小题1.引发师:上面的统计内容如果要画成扇形统计图,还缺少什么内容?(2011年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数)师:你会求吗?(杨树:50÷200=25%  柳树40÷200=20%……)根据学生的计算填入下表 2011年绿荫小学校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百分比/%2520151525填完后思考: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如果要画成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树木总量,那么表示杨树的扇形应画多大?其他呢?画这个扇形统计图,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表示松树和槐树的扇形应一样大出示扇形统计图,师:你想象中的扇形统计图和课件中的一样吗?2.激疑师:还能用其他统计图吗?3.探究学生讨论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条形统计图,并指出:用条件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能表示出这些信息。

      师:比一比,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哪种更直观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体验:如果把图中的数据去掉,条形统计图还能看出各部分点总数的百分之几吗?扇形统计图呢?小结:如果只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这个数量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如果要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应该选用扇形统计图更加直观一些[设计意图:根据数据信息想象各部分扇形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体会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强调要根据反映问题的需要来选统计图,克服学生一看到百分数就想到扇形统计图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四)反思、构建师: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同样的数据,有的可以用多个统计图来分析,有的只能用一种统计图来分析;同样的数据用多个统计图来分析,总有一种更加直观、更加合理因此,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时,应想一想,数据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要反映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再作出选择三、多层应用,体会特征(一)对比练习1.完成教材99页的做一做2.李明、王军、张强、郑伟在一天里各应完成种植100棵树的任务现完成情况如下表  李明 王军 张强 郑伟 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80% 100% 90% 50%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比较:相同点:这两道题的数据都含有百分数。

      不同点:第一题表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来描述,但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更加直观第二题不表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不能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应该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要关注数据信息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二)综合应用:出示:六(1)班一至六单元学生数学成绩统计表1.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①.想要直观地看到第三组第六单元四位同学各自的成绩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②要直观地看到张铃滟同学一~六单元成绩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③想要直观地看到第四单元优、良、及、不及各占全班的百分比,应选择(   )统计图④想要直观地看到一至六单元全班优秀率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2.小组合作选择统计内容,并画出统计图师:如果你是校长,看到这张“六(1)班一至六单元学生数学成绩统计表”,你会关注哪些问题?师:根据你关注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画出来出示合作要求:①四人小组,各组选择感兴趣的一项统计内容②根据统计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③整理好需要统计的数据④画出你们组选择的统计图⑤看看统计图,想一想,你要告诉大家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统计图。

      学生画图后,看看统计图,说说:你要告诉大家什么?这一环节是想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统计图能否达到统计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师: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我们研究了什么?关于统计图你还想研究什么?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6题 板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 根据数据信息的特点来选择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来选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