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上海中考数学仿真试卷15.pdf
13页2021年上海中考数学仿真试卷151.已知二次函数.丫=(1)+3 的图像有最高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 0 ;(C)a ;【参考答案】D(B)0 ;(D)a.2.如图,已知ABH C D H E F,它们依次交直线(、(于点A、F和点 B、C、E,如果 A D:D F =3:1,BE=O,那么 CE 等 于()10 20 5 15A.y;B.-y ;C.,;D.【参考答案】C3.下列各组图形一定相似的是()(第2 题图)(A)两个直角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两个菱形;(D)两个矩形.【参考答案】B4 .如 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 A C D s a A B C 的 是()A.Z 1=Z 4 C B;B.【参考答案】BA B A CB C C DC.Z 2=Z f i;D.AC2=ADAB.5 .如果二次函数中函数值y 与自变量x 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X20212y_34321T63、1、3(A)x =O;(B)x =;(C)x =;(D)x=i .2 4【参考答案】D6 .在 AABC中,点在边3 c上,联结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A B2=B D B C,那么 A Z),5C;1(B)如果 A b1=BD C D ,那么 Z 5 A C=9 0 ;(C)如果 ADLBC,A B2=BD BC,那么 N B A C=9 0 ;(D)如果AD?=BD CD,那么 A D J.8 C.【参考答案】D7.已知:-=那 么 土 工的值为y 2 3x-2y【参考答案】-38 .计 算:化 简:|2【解析】-a-a +-b=-a+-b2 2 2 2【答案】-a +-b2 29.已知线段a =4 c/,h=36crn,那么线段a、的比例中项等于 cm.【解析】ab=c,c=12【答案】12c m10.二次函数y =/-3 x+2 的图像与*轴 的 交 点 坐 标 为.【解析】令 y=0,求 西=2;0=1,所 以 有(2,0)、(1,0)【答案】(2,0)、(1,0)11.在 RA4BC中,NC=90,如果A B=5,8 C=3,那 么 斜 边 上 的 高 为.【解析】A B 是斜边,由勾股定理求A C,再由等面积法可求出A 3x h=B C x A C【答案】512.如果抛物线丫=(1)/+2 -3不经过第一象限,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由于c=-3 知道抛物线在y 轴的负半轴,只有当a+l 0,a-l【答案】a,但只要写出了 NA C 8=N6C ,可得 1 分.(2):ZA=Z.CBD,ZA=a,:.Z.CBD=a.1 分在 Rt ACB 中,ZACB=90,BC=2,Z A a.:c o t Z AACBCA C=BC c o t c r =2c o t.2 分6在 R t Z B C D 中,ZBCD=9Q,ZCBD=a,BC=2,/t a n Z.CBDCDBC/.CD-5C t a na =2 t a na.2 分/.AD=AC-CD=2cota-2tan a.1 分本题解题方法较多,请参照评分.2 2 4如写成 AD=-2 t a n cc;A D =J -4 ;t a n a t a n a V cos aAD=总一生 A D =一2 t a na等等,均正确.2 2.(本题满分10分,每个小题各5分)某游泳池内现存水18 9 0(11?),已知该游泳池的排水速度是灌水速度的2倍.假设在换水时需要经历“排水一一清洗一一灌水”的过程,其中游泳池 y(m3)内剩余的水量y (H?)与探水时阿,(h)之间的 18 9 0 r-7:函数关系如图5所示.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F 5 短 2 1而)(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求排水的速度及清洗该游泳池所用的时间;(2)求灌水过程中的y (m3)与埃水町回,(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参考答案】解:解(1)由图像可知,该游泳池5个小时排水18 9 0(n?)1分所以该游泳池排水的速度是18 9 0+5 =3 78 (m3/h).1分由题意得该游泳池灌水的速度是3 78 x =18 9 (m3/h),1分2由此得灌水18 9 0(n?)需要的时间是18 9 0+18 9 =10(h)1分7所以清洗该游泳池所用的时间是21-5 -10=6 (h)1 分(2)设灌水过程中的y (n?)与换水时间f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kt+b C k O).将(11,0),(21,18 9 0)代入 y =h+/?,得1次+。
0,“21左 +力=18 9 0.k解得b=18 9,=-2079.1+2分所以灌水过程中的y (m3)与时间r(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 =18 9/-2079 (1 1 /=45.1分V Z A E F 45,Z A E F Z A C F.1 分又ZA M E=Z F M C,.1 分/A BE/A D F,.2 分,CE AC 八-.1 分CM FC方法2:四边形ABC是正方形,.NAC3=NAC=45.1分:/A BE/A D F,A ZAEB=ZAFD.1 分ZAEB=ZACB+NC 4=45Z C A E,Z A FD=ZA FE+ZC FM=45+ZC FM ,A ZCAE=ZC FM.2 分又Z A C B ZACD,ACEs F CM.i 分.CE AC其他方法,请参照评分.2 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4 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屹y (如图7),抛物线y =/+b x +c 经过点A(3,0)、C(0.(1)求该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2)求 t a n NC 4P的值;(3)设是(1)中所求出的抛物线的一个动点,点的横坐标为f,当点在第四象限,y时,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QA C 的面积.1 -1111tl 1 I 1 I 1 I一-1 0_ 1 X-1-9图 73 1 )【参考答案】解:()将A(-3,0)、。
0,-/)代入丁 =/1 2+陵+得(-3)2y-3 C =O,3c=.24=1,解 得 3c=I 22分1 ,3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1分其顶点P的坐标为(1,-2).(2)方法1:延长AP交y轴于G,过C作C H _ L A G,设直线A P的表达式为y=kx+b,将4 3,0)、尸(一 1,一2)代入,得一 3 Z+b =0,解得4-k+b-2k-l.y =x 3 .b=3-进而可得G(0,-3 ).1分A O G =OA,Z G=Z O A G =4 5 .2 r)在 Rt CH G 中,H G =C H =C G sin450=4在 Rt A OG 中,A G =-=3y2,c o s4 5 9 J 2A H =A G H G =4H 1/.tan ZC4P=-A H 31+1分方法 2:设 C77=a,易得 C G =J a,O G =2j2a,A G =4 a ,ioA H =3a,t a n Z C A P =C H _ 1 A H 3方法3:联结O P,利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表示四边形APCO的面积:_ 9S 四 边 形4 PCO=+Sg OC-Sp c +-;S 四 边 形A PG O=SMPO+Soc=3 +-=S PC=|,然后求AC=g 石、AP=2忘,利用面积求4c边 上 的 高 力=歧,求si nN CA P=回,进而求t a n N C 4 P =5 10 31 9 3(3)设Q(f,广+,-/),.1 分1 o 3 1 o 3由。
在第四象限,得卜=E,t+-=-t.1 1 2 2 2 2联结 O Q,易得 SAQAC=SA 40c +SAQOC _ S OQ.I 3 9 1 3 37 SMOC =7X|-3IX-7:=7,SAQOC=$x _不 Xf =z七.1 分S MOA=-1 X I-c3l 1,3 3 2 3 9 八X+t一一=一一f 一一t+.1 分2 1 1 2 2 4 2 4分9-423-4=9-4+3-2/2c3-4(zz-3-4+9-4c=2 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 分,第(2)小题5 分,第(3)小题5 分)已知A P 是半圆的直径,点 C 是半圆上的一个 动 点(不与点A、P 重合),联结A C,以直线A C 为对称轴翻折A 0,将点的对称点记为1 ,射线A1交半圆于点B,联结o c.(1)如图 8,求证:A B /O C -(2)如图9,当点8 与点重合时,求证:介=金;11(3)过点C作射线A01的垂线,垂足为E,联结0 E交AC于/.当AO=5,OB=时,求”的值.AF【参考答案】解:(1).点关于直线AC对称,.NO4C=/a A C.I分在中,.OA=OC,NOAC=NC.1 分:.ZOtAC=ZC.:.OX/O C,即 A 3 0C.1+1 分(2)方 法1:联结OB.1分点。
1与点关于直线AC对称,A C lO Ot,.1分由点1与点3重合,易得4C_LOB.1分.点是圆心,AC O B,:.AB=CB.2 分方法2:.点关于直线AC对称,.AO=A Q,CO=CO,.1+1分由点与点8重合,易 得AO=AB,CB=CO.1分:OA=OC,:.AB=CB.:,AB=CB.i+i 分方法3:证平行四边形AOCO1是菱形.(3)过点作垂足为.CEAB,:.OH/C E,又:A B/OC,:.HE=OC=5,1 分当点段 AB 上(如图),AB=AO,+OtB=AO+O,B=6,又;OH AB,:.AH=-A B =3.2A AE=EH+AH=5+3=8 1 分12AB/OC,.CF _ PC _ 51*A F-A E-81分当点Oi段A 8的延长线上,类 似 可 求=2分AF AE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