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责任的资料.doc
4页论责任 ———写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四周年、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任仲平 (一)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 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人许振 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大凉山中用脚步 丈量工作的苦乐,公安卫士任长霞以炽热情怀书写执法为民的人生壮歌,导弹司令杨业功 用赤胆忠心浇铸共和国的和平之盾,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敢 医敢言,科学家马祖光在实验室里以生命之火点燃科学之光,艺术家常香玉用德艺双馨八 十人生唱响“戏比天大”……从中,人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这就是对国家、 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 也有这样一些事令我们痛心 一起起惨痛矿难带来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一种种假劣食品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到伤 害,一次次严重污染造成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从这些安全事故和重大案件中,人们看 到了共同的祸根,这就是责任的缺失 责任,就这样沉甸甸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 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 识 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 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 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 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这些不同范畴 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 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 做出自己的奉献无论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定责任,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履行道德 责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不履行法定责任,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度的惩 处 责任和权利是对应的统一的没有无责任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责任一个人的权利, 往往是他人的责任;一个人的责任,往往是他人的权利享受一定的权利,必须尽到相应 的责任;尽到一定的责任,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都以责任为基础,为前提。
有责任感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 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 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以责任相联 结,都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 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每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才能实现个性的丰富和完 美 (三)中华民族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 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挺身而出,尽忠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 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鲜明地体现在 60 年前那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在面临 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四万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到处都是“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五洲四海,异国他乡,到处都有华侨华人 “御外侮、挽危亡,愿为后盾”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对全世界打败法西斯侵略,拯救人类文明承担起 巨大的责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的责任意识提升到一个 新的境界对工作极端负责,来自于对人民极端热忱;对人民极端热忱,体现为对工作极 端负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深刻地表达了 中国共产党人责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极大地拓展了责任的精神疆域这一全新的责任观, 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伟大事业 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起点上,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 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也突出地展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 任观这就是对眼前负责,对长远负责,对当代负责,对未来负责,归根到底,对人民负 责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 神圣责任 (五)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建设和谐,人人有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的“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只有大家都重视依法 行使民主权利、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才有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只有大家都把公平正义 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秉持的基本准则,才有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大家都诚实 守信、融洽相处,才有整个社会的诚信友爱;只有大家都激发创造活力、焕发蓬勃生机, 才有整个社会的充满活力;只有大家都珍惜团结稳定,通过正常渠道表达合理诉求、通过 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才有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只有大家都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 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 会尽责出力,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建设责任社会的过程各自责则天清地宁, 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每一位公民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 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个人是这样,对所有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也是这样。
六)责任内涵在不断发展,责任建设当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赋予责任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责任建设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 的政府,负责任的公民,更加鲜明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负责任的公民,就是认真践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 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负责任的政府,就是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 民所谋,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开展一切工作, 检验一切工作 负责任的大国,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永远 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负责任的大国是一个国家责任建设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负责任的政府是实现人民利益的 责任主体,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核心力量负责任的公民是建设负责任大国和负责任政府 的基础公民的责任感和履责能力,关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一个社会的文 明程度,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 负责任的公民、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的大国,就这样环环相扣,内强个人品质,外塑国 家形象,体现政府信誉,展示民族尊严,构成了当前我国责任建设的主体。
(七)人们最熟悉的,往往也是最陌生的;最应该做到的,往往又是最难以做好的责任 也是这样 (八)有的人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轻松,不潇洒这种认识是不全面 的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国家;你不劳动我不劳动,谁来创造 财富;你不担责我不担责,哪有美好生活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这是社会 生活的法则 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 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逃避责任、坐享其成、虚度光 阴,这样的人生没有价值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这 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潇洒走一回” 快乐和尽职如影相随责尽心安,苦中孕乐,这是一种深刻而朴实的人生体验尽到自己 应尽的责任,快乐便会在辛苦付出中不请自到,并使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变得高尚和光荣 (九)也有人认为,责任是一种束缚,限制个人自由,阻碍个性发展这种把责任和自由 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责任与自由不可分割自由以责任为“边界”,责任以自由为“外延”。
履行责任与享受自由成 正比享有自由,就意味着负有责任;履行责任,才会享受更充分的自由天底下没有为 所欲为、无拘无束的自由责任限制的是一种主观上的任性,彰显的恰恰是自由主观上 的任性,行动上的随心所欲,只会导致不自由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充分自由的权利,同时 也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那种我行我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的自由,是一种荒唐有害的“绝对自由”;那种不问是非曲直,和社会基本规范格格不入的 自由,是脱离现实的“抽象自由”;那种自我封闭,钻进象牙塔里孤芳自赏的自由,是遁隐 式的“消极自由”,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也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十)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别人不负责,我想负责也负不起来”———无法负责任; “大家都不负责,我一个人负责也白搭”———讲责任无用;“别人对我不负责,我对别人负 责是犯傻”———讲责任吃亏凡此种种,是对责任观的肢解和歪曲 社会分工之间的联系不论怎样紧密,有分工就必有分工负责我们只有将自己承担的责任 先负起来,才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负责,形成一个负责任的氛围,而不能用自己的不负 责去淡化负责的氛围。
正如集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一样,离开每个成员的责任感,这个集体就难以形成一个负责任 的集体;每个成员都负起责任来,这个集体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推动集体事业的发展, 实现集体的利益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不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另一面,说的是人难有自知之明,看待自己对别人负责和别人对自己 负责的关系上也是这样多看自己的责任,责任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内在要求更何况 负责任得来的是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何来“吃亏”可言? (十一)责任重于泰山责任,是人作为社会的人应有的价值观,责任建设是加强公民道 德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我们社会的责任建设,大 力提升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让尽责任托起我们的事业,让负责任温暖我们的生活,这是 我们现代化建设之伟力,是我们民族振兴之幸事 (十二)责任建设,教育为先 责任教育要讲“大道理”着眼于理想和信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人 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 益;着眼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 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使认真、严谨、负责成为中华民族的鲜 明标记。
责任教育也要讲“小道理”责任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不可分离,与每一个单位的生 存、发展都密切相关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从容而不浮躁,充实而不空虚,真诚而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