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双曲线考纲要求考点分布考情风向标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2.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3.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应用2011年大纲第16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及角平分线定理;2012年新课标第10题考查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2013年新课标Ⅰ第4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渐近线;2014年新课标Ⅰ第4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2015年新课标Ⅰ第16题以求三角形周长的最小值为背景,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016年新课标Ⅰ第5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及几何意义;2017年新课标Ⅰ第15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 新课标Ⅱ第9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新课标Ⅲ第14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本节复习时,应紧扣双曲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几何图形以及简单的几何性质.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对双曲线的要求比椭圆要低.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1.双曲线的概念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F1F2|=2c>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F1F2|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集合 P={M|||MF1|-|MF2||=2a},|F1F2|=2c,其中 a,c 为常数且 a>0,c>0.ac 时,点 M 不存在.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a-a(续表)a2+b23.等轴双曲线实轴和虚轴长相等的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 y=±x,离心率为 .51 的焦距是________.m=_______.212考点 1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2x+3y=0,F1,F2 分别是双曲线 C 的左、右焦点, 点 P 在双曲线 C 上, 且|PF1|=7, 则|PF2|=()A.1B.13C.4 或 10D.1 或 13点 P 在双曲线的左支时,有|PF2|-|PF1|=2a,解得|PF2|=13;当点 P 在双曲线的右支时,有|PF1|-|PF2|=2a,解得|PF2|=1.故选 D.答案:D(2)(2012 年大纲)已知 F1,F2 为双曲线 x2-y2 =2 的左、右焦点,点 P 在双曲线上, |PF1|=2|PF2|,则cos∠F1PF2 =()答案:C的左、右焦点,点 A∈C,点 M 的坐标为(2,0),AM 为∠F1AF2的平分线,则|AF2|=_______.∴|AF1|=2|AF2|.又点 A∈C,由双曲线的定义,得|AF1|-|AF2|=2|AF2|-|AF2|=|AF2|=2a=6.答案:6考点 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答案:D答案:A【规律方法】求双曲线方程的关键是确定a,b 的值,常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或待定系数法解题.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x±by=0,可设双曲线系方程为a2x2-b2y2 =λ(λ≠0).与双答案:A考点 3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 4,则 n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由题意知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所以 m2+n+3m2-n=4,解得 m2 =1.因为方程x21+n-y23-n=1 表示双曲线,所以 n 的取值范围是(-1,3).故选 A.答案:A的右顶点为 A,以 A 为圆心,b 为半径作圆 A,圆 A 与双曲线 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 M,N 两点.若∠MAN=60°,则 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如图 D45,作 AP⊥MN,因为圆 A 与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 M,N 两点.图 D45【规律方法】离心率是双曲线几何性质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求离心率的常用方法有两种:①求得 a,c 的值,直接代入公式=c2-a2 消去 b,转化成 e 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当已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时,只要令【互动探究】D易错、易混、易漏⊙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时忽略二次项系数致误右焦点分别是 C1 的左、右顶点,而 C2 的左、右顶点分别是 C1的左、右焦点.(1)求双曲线 C2 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