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海陵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意见.doc
9页泰州市海陵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意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 织从今年9月起,参加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为切实增强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根据《泰州市海 陵区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 就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如 下指导意见—、总体思路和目标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 贯彻和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 遵循原则、具体目标以及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紧扣“三年 再造一个新海陵”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各自特点,深入践行“为 民党建”理念,找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着力点, 创新活动载体,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抓好学习、解决问题、促 进发展、服务社会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发展惠民”理念,突出“主动 作为、促进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献计策、比技能、作 贡献”活动,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克服金 融危机影响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围绕“诚信为民”,突出“公正诚信、 服务社会”这一主题,按照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公信力工程”的 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讲诚信、树形象”活动,在维护社 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创树服务品牌等方面彰显党员形象。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努力使非 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的党组织达到以下目标:一是紧扣发展主动作为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以促进单位 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己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 优势,把职工群众团结和凝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二是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引导和帮助所在 单位认真排查和解决风险防范、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 的突出问题,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主 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成效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结合生产经营和 行业特点,引导所在单位诚信守法、构建和谐,积极承担社 会责任,实现本单位科学发展与建树社会形象的双促进、双 提高二、范围、时间和步骤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党组 织领导班子和单位党员负责人、党员业主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其中,非公经济组织领域以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为重点; 新社会组织领域以民办学校、律师事务所、监理设计机构等 为重点结合海陵实际,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10月开始,集中 活动时间为四个月,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 阶段进行各阶段时间的具体安排原则上按《泰州市海陵区 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要求, 确保在2010年1月底前基本结束,2月份主要用于抓总结测评 和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成果等工作。
其间,要切实加强活动载 体建设,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要将组织开展“献计策、比技能、 作贡献”活动贯穿始终,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将组织开展“讲 诚信、树形象”活动贯穿始终三、各阶段主要工作要求1.精心准备,认真做好整个活动的启动工作各镇街、 园区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地本系统参加第三批学习实 践活动的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 好相关准备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有关系统要将本系统规 模以上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纳入系统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参学的基层党组织中,设立基层党委的参学单位要成立学习 实践活动小组,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未担任党委主要负责人的党员业主,可一并担任组长二是组织好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骨干培训三是深入调查摸底,对党组织和党员以及需要着力解决 的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四是以参学单位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为中心,制定有针 对性的专项活动计划五是及时召开动员会,同时邀请参学单位的主要投资者 参会,搞好思想发动和活动部署有关系统及各参学单位动 员会召开时间原则上安排在10月15日之前六是各镇街、园区、系统明确各参学单位的指导员及其 职责,进行全程跟踪指导2•不拘形式,贴近实际抓好学习。
第一阶段的学习,在 内容上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除了规定的必读书目外,可突出 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也可选 择本行业本系统科学发展先进典型进行学习对照;时间上要 灵活掌握,业余为主;方式方法上,以自学为主,适当集中 整个学习期间,必须以支部(总支)为单位,组织开展以下 活动:一是上级党委相关负责人集中上一次党课或作一次专 题,二是请先进典型作一次经验介绍,三是围绕本单位 如何科学发展进行一次专题讨论有条件的可组织开展知识 竞赛,在单位内部网站开辟专题网页,也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观看科学发展专题片,加强学习交流对长期在外的党员, 要寄发学习资料,了解思想状况,征求发展建议3.突出重点,认真搞好调研走访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 和党员投资者要分头走访单位员工、重点客户和主要服务对 象,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深入了解本单位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和各方面的需求,客观分析制约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研究 本单位进一步挖潜增效、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要把问计问 策与问寒问暖结合起来,把走访与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结 合起来,引导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形成推动科 学发展的强大合力4•全面发动,广泛开展建言献策。
调研走访后期,非公 企业要以“我为发展献一策”为主题,新社会组织要以“我为诚 信建一言”为主题,动员全体党员、职工广泛开展献计献策活 动,其中每个党员至少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各级党组织 要把此次献计献策活动作为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有效抓手, 认真组织“金点子”评比,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将择优在报纸、电视、网络、简报等媒体进行宣传5.注重深度,认真分析检查在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的分析检查主要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 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或材料两项工作来体现其中,设 基层党委的单位,党委班子成员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党总支、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形 成简要的分析材料党委班子成员要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 活会,指导员要列席联系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 加强对分析检查情况的指导民主(组织)生活会要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三年 再造一个新海陵”这一主题,认真排查在促进本单位科学发展 方面,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 方面的情况,深刻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增强党员意识,同时明确整改方 向。
会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谈心交心,沟通 思想,增进理解,加强团结;党组织负责人要与非党业主充 分沟通,听取意见也可邀请非党业主和职工代表列席会议党组织的分析检查报告(材料)要注重梳理在服务科学 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单位)方面,以及加强党组织自身建 设、主动发挥作用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分析检查报告(材料)形成过 程中,要以适当方式征求非党业主和职工的意见,反复修改 完善,为整改落实打好基础6•制定整改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措施要 根据查找出来的问题,区分轻重缓急,明确中长期整改目标, 明确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并通过党员大会或职代会(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公布,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对能在 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应集中力量立即着手改进特别在解 决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方面,要从严要求,确保落实到位 整改措施中,要突出制度建设,至少要明确制定两项党组织 和党员发挥作用方面的真正管用、管长期的制度性措施7•贴近单位实际,扎实开展两项活动非公企业党组织 要将“献计策、比技能、做贡献”活动中的“比技能”安排在第 二、第三阶段穿插进行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职工 为重点对象,以本企业适用较广的岗位技能为重点项目,组 织开展技术比武,激发党员职工钻研技能、爱岗敬业,多为 发展做贡献。
各党(工)委要在此基础上,组织通用技能的 党员技术能手竞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在第二、第三阶段 继续开展“讲诚信、树形象”活动,并将其作为长效措施纳入 整改方案长期坚持要帮助和引导所在单位结合本行业特点 和本单位的精神、理念,提炼“诚信宣言”,指导从业党员确 立“诚信格言”,并将诚信宣言和诚信格言在适当场合予以公 布,强化优质服务,创树诚信品牌全区将集中宣传一批口 碑佳、形象好的单位诚信宣言及个人诚信格言8•组织满意度测评,强化活动效果各单位学习实践活 动基本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组织职工群众 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低的,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补课”四、相关措施1•明确指导职责,切实履行职能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 会组织党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按党组织隶属关系,由上级 党组织负责领导区委将由区委统战部牵头,成立“两新”组 织学习实践活动专门指导组,抽调专人作为指导组成员各 党(工)委要把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建、促进 行业建设的良好契机,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强协调和指导, 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2.抓好重点指导,建立工作联系各党(工)委要在抓 好面上普遍指导的同时,明确部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新社 会组织作为重点指导联系单位,直接进行动员部署和阶段性 督查指导,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动面上活动的深入开展。
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明确20个左右非公企 业和新社会组织作为重点单位,指导开展活动3•强化宣传引导,注重信息沟通各级党组织要在充分 尊重基层实际的前提下,注重运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 以及内刊、网站等阵地,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委精神,宣 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 氛围同时要注重及时发现值得推广的好做法好典型,及时 发现存在问题,加强信息传递此外,还要注重与乡镇村、街道社区等其他领域的学习实践活动有机衔接,避免重复劳 动,减轻基层负担,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