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苏教版.doc
4页第2课时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教材第70~71页例2及相关练习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难点:在有相差关系的问题中,正确把握假设后的新的数量关系师: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生: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2的题目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比较师:这道题和之前的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回答概括:例1中是倍数关系,而这道题是相差关系师:“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这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到什么?生:每个大盒装的比每个小盒装的多8个大盒装的球多3.探索假设的过程1)课件出示相应的假设过程图师:你怎么想的?(假设都是小盒)那么装得下80个球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每个小盒比每个大盒少装8个。
2)出示相应的假设过程图师:还可以怎么想?(假设都是大盒)现在盒子还是只能装80个球吗?为什么?生:不是,装的球应该比80个多一些,因为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5个小盒都换成大盒,一共就会比原来多装5个8,即40个球3)解决问题师: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在作业纸上解答出示两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讲台上介绍解题过程追问:①这里的“8”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8?②这里的“40”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加40?4.回顾反思师: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假设法)通过假设,就可以把两种不同的盒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盒子但要注意的是,假设之后什么发生了变化?(装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计算时要用80-8或80+401.教材第71页“练一练”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核对2.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核对3.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一”第5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先填空,再解答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4.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一”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核对5.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一”第7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先完成填空,再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这节课是新教材中比较有难度的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假设这一策略将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使得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倍数关系,一种是相差关系通过比较,找出两类问题假设时的相同点:都运用了假设的策略;不同点:倍数关系,总量不变,但盒子的个数变了而相差关系,总量变了,盒子的个数不变倍数关系的假设是上节课刚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基础,有了用假设策略解决倍数关系的旧知做铺垫,本节课在设计时,大胆放手,直接提问学生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怎么假设?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将自己假设的思路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教师的适时点拨解决问题,从而明晰假设法解决相差关系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