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5(含答案).pdf
5页1 / 5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字音A、识别 /博闻强识模仿/装模做样剥削/ 生吞活剥B、朝圣 /朝令夕改提防 /提心吊胆绿茵/ 绿林好汉C、箴言 /箴默蠕动/耳濡目染粗犷 /旷日持久D、湍急 /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二、成语正确的一项A无所不为(感情色彩不当)B安土重迁(语意相反)C淋漓尽致D不耻下问(对象不当)三、病句A语序不当B成分残缺C搭配不当D四、提取三个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进行规划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与决策之中五、有高中生家长还接送高中生上学与放学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说出赞成的两点理由,用陈述句表述不超过30 字) 请说出反对的两点理由,要针对上述理由,并且用反问句表述不超过30 字)文言文阅读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危战选自后汉书吴汉传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法曰:“ 兵士甚陷,则不惧 后汉将吴汉讨公孙述,进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汉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帝戒汉曰:“ 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须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不听,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别将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大惊,责汉曰:“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率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述果遣其将谢丰、袁吉将众十余万2 / 5 出攻汉; 使别将 将万余人劫刘尚, 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 兵败走入壁, 丰围之汉召诸将厉之曰:“ 吾与诸将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今至城下,而与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御之若能同心协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 “ 诺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 自将攻江南 汉悉兵迎战, 自旦至哺, 遂大败之,斩谢丰、袁吉于是,率兵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闻,而深自谴责帝报曰:“ 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 ” 于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郭中。
述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高午、唐邯将锐卒数万击之述兵败走,高午奔阵刺述,杀之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实词正确的是听:准许迫:逼近壁:营垒度:考虑7直接表现激励士气的是 B 8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C 9翻译:(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诗歌鉴赏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2)“ 总为浮云能蔽日 ” 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 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 “ 凤凰台 ” 在金陵凤凰山上, 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3 / 5 如今凤去台空, 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三四句就 “ 凤去台空 ” 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
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 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 “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 ” 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 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 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陆游所说的 “ 杳杳有无中 ” 正好注释 “ 半落青天外 ” 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 白鹭洲 ” ,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 所以说 “ 一水中分白鹭洲” 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 是难得的佳句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 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 慎微篇曰: “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不见长安 ”暗点诗题的 “ 登” 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 格律气势,未易甲乙 ” 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默写1、出师表宫中府中,具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逍遥游辨乎荣辱之境3、杜甫茅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6、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文学类文本阅读汪曾其侯银匠1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的作用2画线处表达的情感3花轿与刻画侯菊的作用4题为“ 侯银匠 ” ,却用大量笔墨刻画侯菊,请说说你对这样安排的理解4 / 5 选考题论述类文本选材李逵:纯朴的嗜血者“ 只眼” 看水浒黄波提到李逵,我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我没法不喜欢他,这个莽大汉虽然匍匐在底层,但却视生活重压若无物,活得如此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是那么坦荡、率真、质朴,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
在许多方面,李逵身上凝结了最底层的人们可贵品质可是,从情感上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一个想过平庸的幸福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至少我就不愿意,像我这样的庸人只想平静地活着,可不希望身边有一个说不定啥时就会打破这种平静的人李逵正像一枚不定时炸弹,极有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引爆,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李逵为什么会让一个凡夫俗子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无牵无绊了,破坏的能量十足骇人其实也不是只有我这样的庸人才对李逵怀有隐忧,鲁迅先生当年就说:“ 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水浒作者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的,也正是这样一个“ 嗜血者 ” 形象:李逵的板斧向来是“ 排头砍去 ” ,而且动不动就会 “ 杀得手顺 ” ,在他 “ 杀得手顺 ” 的状态之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扈三娘一门老幼, 即使全凭水浒好汉的善恶观,恐怕也没有多少纯粹的恶人,可当他们顺着李逵的巨斧倒下时,只能怪自己运气太坏了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唯独那个年仅四岁“ 生得端严美貌 ” 的小衙内的死让人心痛,“ 小衙内倒在地上, 只见头劈做两半个” ,制造这一幕的正是咱们的“ 黑旋风 ” !也许在逼使朱仝上山入伙的目标之下,无论在哪个梁山好汉的眼里,一个小衙内的生命都是不堪一顾的,然而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暴力,却似乎只有交给李逵去做,才会那么挥洒随意得心应手。
李逵崇尚暴力, 流血越多,他越兴奋, 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无赖气息,相反他是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事亲至孝,对母亲的爱纯出天性,所以当母亲不幸被虎吃了,他在荒山上的“ 大哭 ” 才格外让人感动;他又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哪怕是自己最崇敬的大哥宋江,如果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拔刀而起 一个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 为什么纯朴和嗜血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在李逵身上统一起来?其实并不奇怪,就因为李逵是个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他不仅对别人的生命全无怜惜,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也是毫不以为意的他把战争、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他是那么热衷于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是李逵们的通用口头禅,仿佛人们(包括他们自己) 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一茬割了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血腥的、旁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于是变得自然和正常了,书中写道,李逵一次偶尔听说某人家里闹鬼,便主动请缨捉鬼, 但当他弄清所谓闹鬼实系这户人家的女儿与人偷情时, 居然一鼓作气将一对野鸳鸯杀尽了事,这一情节典型地代表了李逵的风格:急公好义,却又草菅人命,纯朴和嗜血就这样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更何况这个人头脑中还全然没有规则的概念所5 / 5 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作者单位:三峡晚报社)1-2 选择3考察观点(文中可找到)4对句子的理解实用类晚清学人杨守敬1-2 选择3哪几件事情对其学术生涯产生重要影响4概括杨取得多方面成就的原因2008 高考江苏省作文题目: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请以 “ 好奇心 ” 为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友情提示: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