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11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wox****ang
  • 文档编号:157235518
  • 上传时间:2020-12-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31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概念 指一组病因方面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临床方面以生理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组疾病,包括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一、睡眠障碍,概念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与健康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常的睡眠包含两个状态 眼快动睡眠(REM睡眠) 非眼快动睡眠(NREM睡眠) 睡眠障碍 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分为四个类型:失眠,睡眠过度,睡眠中有异常运动或行为,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失眠症 定义 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态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 病因 躯体因素:各种疼痛、瘙痒、咳嗽、喘息、频繁夜尿、吐 泻、心慌胸闷等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改变、更换住所、出差、值班、环境 嘈杂、光线过强等 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兴奋等 生物药物因素:浓茶、咖啡、利他林、苯丙胺等临床表现 入睡困难 睡眠浅表 早醒 睡眠感缺乏 对失眠的恐惧,诊断 具有上述的失眠症状 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导致患者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至少每周发生3次,持续1个月以上。

      排除由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失眠 一般治疗 查明失眠的原因 调整和改善睡眠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支持 帮助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 消除对失眠的恐惧 行为治疗 生物反馈 自我催眠 药物治疗 安定,嗜睡症 定义:指白天睡眠过多,且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临床表现 白天睡眠过多,且无夜间睡眠减少 由睡眠发作 睡眠时间较长 诊断 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 排除以下情况 睡眠时间不足 其他器质性疾病所致 治疗 哌醋甲酯 米帕明,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指个体睡眠节律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在主要大睡眠时段失眠而在该清醒的时段出现嗜睡 睡行症 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同时存在的意识改变 夜惊 出现于夜间睡眠非快动眼睡眠的34期,以极度恐惧和惊恐为特征,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多见儿童 梦魇 为强烈的焦虑或恐惧所占据的梦境体验,事后不能详细回忆,发生在快动眼睡眠阶段二、进食障碍,定义 进食障碍是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情绪障碍为特征,伴有显著的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症。

      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症 定义 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如月经紊乱及躯体功能紊乱 1874年英国Willian Gull医生首先使用这一术语并强调心理因素在该病中起重要作用 90-95%的病人为女性,发病年龄在青春期, 典型年龄在16-19岁之间 主要在中上经济社会阶层人群发病 国外对在校女大学生和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0.5-1% 病死率为10%20%.,,特点 此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隙发作的暴饮暴食神经性厌食的病因,1、社会文化因素:与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有关 2、心理因素:该症患者性格多具追求完美性、不成熟性、依赖性强、追求与众不同、自我估价差等特点也有人认为厌食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向儿童期退行的表现 3、生物学因素:患者的同胞中同病率6%10%,高于普通人群,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

      另有研究认为神经性厌食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功能异常,并和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相伴发临床表现 发病前具有害怕发胖的心理 过分限制饮食导致体重显著低于正常 或使用运动、呕吐、导泻使体重显著低于正常 多有体像障碍,甚至已严重消瘦,仍认为自己太胖 停经或月经紊乱 男性则可表现为性欲减退或勃起功能障碍 严重者伴有营养不良、浮肿、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发展为恶液质,并可导致死亡Profiles of Pain; Extreme Makeovers!,,神经性厌食的医疗并发症,恶病质:极度消瘦,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肌肉消失,低代谢状态(低T3综合症),怕冷,难以维持正常体温; 心脏:心肌无力,心脏变小,心律失常,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室外性心支过速,可突然死亡; 消化道症状:胃排空延迟,腹胀,便秘,腹痛,神经性厌食的医疗并发症(2),生殖系统:停经,低的LH,FSH 皮肤:可全身布满婴儿样纤细绒毛 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 精神方面:抑郁情绪,诊断 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似上 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常有病理性怕胖 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

      女性表现为闭经,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 症状至少已3个月 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治疗 1、心理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并了解其发病的原因,然后给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和家庭治疗 2、躯体治疗:包括躯体支持治疗、促进食欲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典型案例 某女,17岁,中专学生因少食、消瘦、衰竭于1997年3月入院治疗患者身高1.63米,体重55公斤,身材长相在班里属上等,特别受男生的“拥戴”4个月前班里来了另一位女生,身材苗条,在外貌方面比患者优越,患者受到男生的“冷落”为了满足虚荣心并在外表上超越所有女生,患者开始节食最初拒绝食肉类食品,后来拒绝米饭和面食,最近只喝少许菜汤、水果汁,体重下降到33公斤,经常感冒发热,月经停止,因极度消瘦无法坚持上学而入院入院两周后因受凉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神经性贪食症 定义 是指以反复发作性地、不可控制地、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用自我诱吐、使用泻药或利尿剂、禁食、过度锻炼等方法避免体重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的病因,1、社会文化因素:“苗条”文化既可产生对食欲的压抑,也可呈反转相,表现为暴饮暴食。

      2、心理学因素:病人多为完美主义,在青春期有适应困难,处理心理冲突的能力差,比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更冲动、易怒 3、生物学因素:与神经性厌食症相比,患者血和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的异常变化更明显;家族中抑郁症患病率较高特点,主要见于年轻女性 患者不停地担忧体形和体重 体重一般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国外文献报道年轻女性中患病率为1-3%, 发病年龄通常在16-20岁, 男女比为1:10,临床表现 频繁的暴食发作, 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 情绪障碍比神经性厌食症更突出 体重可以是正常的 过分担心发胖 呕吐、滥用泻药、间歇进食、使用厌食剂、增加活动等 体像认识歪曲 长期的呕吐或导泻可引起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还可引起无力、心律失常及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威胁生命本病的大多数躯体症状源于导泻: 引吐引起的口腔前部牙釉质侵蚀和腮腺无痛性肿胀 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 极少数情况下,暴食过程中胃穿孔或食道破裂会导致致命的并发症.,,诊断 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欲望或行为 发作时短时间内摄人大量食物 常采用引吐、导泻、禁食、增加运动等方法,以消除暴食的发胖作用。

      常有病理性怕胖的恐惧心理 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至少3个月 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暴食及癫痫、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交替出现的经常性厌食与间歇性暴食症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剂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者住院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一般是在46个月内安排1520次个别会谈 合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抗抑郁药要优于单独应用任一种疗法.,典型案例 某女,16岁,学生,一年来进食量剧增无法控制而来诊一年前有个同学随便说了一句“看你那个胖的样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对此话非常在意,从此开始严格的节食当节食不能使体重迅速减轻时,她开始在餐后用手指刺激咽喉诱发呕吐有时又抗拒不了每周34次的“暴食冲动”,有时一餐可食一斤米饭,还有肉食、蔬菜,饭后又吃整盒“曲奇”、冰激凌盒其他糖果,一直吃得肚子胀或呕吐为止患者述说自己有时突然很想吃,哪怕肚子胀得痛,嘴里还想吃,明知这样贪食不好,怕变胖,想少吃一点,担无法控制她由于对进食感到害臊而不在其他人面前进食,经常还吃泻药防止营养过剩神经性呕吐 定义: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心理障 病因 各种因素导致的情绪混乱,精神高度紧张等都可能引起呕吐的发作。

      通过呕吐象征性地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冲突,并作为暂时缓解内心冲突的一种方法 学习理论:个体对既往不愉快的经验或难以接受的思想观念的体验,经过反复强化,最终固化为一种不自主的行为 神经性呕吐患者往往具有情感反应强烈、易受暗示、自我为中心、夸张做作、经常寻求别人 注意等表演性人格特征临床表现 呕吐一般发生在进食后 呕吐物为刚进食的食物 不伴有明显恶心及其他明显症状 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 多数患者没有怕胖或减轻体重的想法 无明显体重减轻特点及治疗 呕吐常与心理因素有关,患者个性多具有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易感情用事、好夸张做作等癔症样特点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治疗时抗焦虑药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帮助,小剂量舒必利对部分患者有效 有文献报告应用行为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