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认识(7月20日).pdf
1页学 海 无 涯 1 谈谈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认识 去年 9 月在鄞州一乡下小学接手了两个一年级班, 发现有的孩子拼音计算全会, 有的虽 然学过但是方法不太对,还有一部分是零基础一个班的学生层次很多,课堂教学又很难组 织,特别是那些已经学会的孩子不爱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童其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 幼儿园时, 为了迎合家长 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而不重视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从而导致小学入学 的各种不适应 在学习上生活上,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 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 午睡时间较长, 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他们, 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时间一长, 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 就减少了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课间十 分钟自己不会安排从而开始厌学 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而小学生和教师 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学的上课时间已增加到 40 分钟,课间活 动 10 分钟,因此,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 在标准和要求上,在幼儿园孩子只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乖乖的不出什么大问题就 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到了小学老师和家长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好就会成 为挨骂甚至挨打的理由 对此,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向 学生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另外, 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 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 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 其次,要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加 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注重生活能力的重点培养 其实,刚入学的小学生要进入陌生环境,还是会胆怯或者紧张,这就要培养幼儿大胆 与人交往的能力 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 一般乐于分享乐于倾听的小朋友都有很多 玩伴家长若能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 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也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当然,老师在校内出谋划策,校外,也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小衔接家长的作用尤 其不可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都 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
在正式接受一年级新生之前,确实有必要百分百进行家访活动,并 在期间召开家长会, 举办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 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 育发放,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小学 “很好玩” ,背着书包“很神奇” ,缺乏对可能出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家长应帮助幼儿调 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总之,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 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他们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