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诗配画苏少版(4)精品.pdf
4页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表 现诗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用笔用墨基础知识,巧用笔墨技巧, 理解诗意, 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创 作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优秀的祖国传统文化,体会诗画同源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感悟“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的意境, 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表现诗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展示出对诗意的理解和水墨画的表现力,诗画二者巧妙结合,创作出难忘 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熟读小学生语文课中学习的古诗 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诗歌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古诗虽短小却精悍,简洁却抒情它犹 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 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古诗的掌握情况 1、 看画猜诗,揭示课题 PPT出示悯农水墨画 提问:你由这幅画,能联想到哪首诗? 你是如何从作品中看出来的? 你能用诗中哪两句表达你此时看画的感受? 2、 师小结、揭题:像这种以诗表画意,以画意传诗情的形式,我们称之为“诗配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3 课诗配画 二、欣赏探究,学习方法 1、PPT出示登鹳雀楼 、 小池水墨画 师: 同学们,老师这有2 幅作品,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你知道它们表达的是什么意境吗? 你能用哪首诗来表达呢?对比一下,两首诗的配画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第一幅是登鹳雀楼的配画,诗的每一句都用画画的形式 表现出来了第二幅是小池的配画,画家只选择了最后两句诗来进行配画因此,我们 在给诗配画时,可选择整首诗也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 3、 PPT出示诗咏菊 这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咏菊,请同学们来品读一下有选择性地请学生读一读) 师:如果老师想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讨论) 师:是的,我们应该先要理解诗的意境板书:意境) 一起分析诗所表达的意境,总结:这首诗就是赞赏菊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如果现在老师让你给这首诗配上画,你认为可以抓住哪个最主要的景物作为主体? (板书:主体) 生:菊花 是的,这首诗主要歌颂菊花的,因此,我们就把菊花确定为主体 教师示范画菊花 介绍用笔(中锋画菊花、侧锋画叶子) 染色 写诗句 落款 三、赏析优秀诗配画作品 1、欣赏大师作品 PPT出示傅抱石给渭城曲所作的画 问: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渭城朝雨”?从哪些地方看出了离别的意境? 2、欣赏同龄人作品 PPT出示小朋友的渭城曲,请学生说说和大师的画相比,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 4、 欣赏其他作品 四、学生习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中的一两句,给它配上合适的画。
注意点: 1、主体要突出 2、构思要新颖 3、构图要饱满 4、要有落款 学生练习,教师 五、作业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课后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苏轼和王维 苏轼:宋代文学家、 书画家 号东坡居士 在诗词文、 书画方面成就卓著代表作品 饮 湖上初晴后雨 、 题西林壁 、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善画竹石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 之一,“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音乐代表作品鸟鸣涧、 相思、 山居秋瞑等苏 轼评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师总结: 今天,咱们班的同学, 利用我们灵巧的双手给优美的诗句配上了美妙的画, 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魅力 八、板书设计 13、诗配画 主体突出 构思新颖 构图饱满 九、教学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