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交通影响评价统一技术标准.docx
15页[标签:标题]交通影响评价统一技术标准页脚内容0第一节修编背景2第二节一般规定22.1 评价目的22.2 评价作用22.3 评价依据32.4 评价流程3第三节工作内容与深度要求53.1 评价报告类型53.2 评价工作内容53.3 评价深度要求5第四节评价报告成果要求104.1 评价报告成果形式104.2 规划说明书要求104.3 图纸内容与要求13[标签:标题]第一节修编背景2010年9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进一步明确了交通影响评价的开展阶段及启动阈值,编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编制内容及规划成果组成2012年1月,广西区委托我公司开展编制《广西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目前准备发布试行2013年5月,南宁市也委托我公司开展编制《南宁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程》及《南宁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中期成果基于此,本次修编将在09版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融入《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和广西区及南宁市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09版标准编制以来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规范和加强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评价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节一般规定2.1 评价目的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对策,减小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2.2 评价作用交通影响评价是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相协调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使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受能力相匹配,避免因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而造成城市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从而促进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化2.1 评价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相关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所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建设方案总平图等相关资料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2.2 评价流程在分析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建成时期和交通影响范围的基础上,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年限、时段和评价日;通过对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系统情况等背景资料调查,对项目进行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等四方面预测;根据评价区域背景交通量和项目新增交通量叠加,进行交通总量预测;分析评价范围内主要路口和路段的流量和负荷度,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建设项目的停车需求和停车供给,进行停车评价及其他方面的评价;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对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和项目的内外部交通组织出行的建议和措施,提高公交出行承担率,减小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最后综合考虑各方面分析结果,给出本次交通影响评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述思路,制定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第三节工作内容与深度要求3.1 评价报告类型根据交通影响评价开展的阶段不同,可将交通影响评价分为选址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和报建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其中选址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是通过交通需求预测,论证项目选址可行性,主要提出建设项目合理的性质及用地规模,容积率及停车配建指标等报建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是通过交通需求预测,论证项目建设规模,提出道路出口设置、内外部交通衔接、停车配建、交通改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和意见3.2 评价工作内容(一)调查并收集建设项目相关资料;(二)确定交通影响评价范围与年限;(三)分析评价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情况;(四)解读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规划情况;(五)预测各评价年限背景交通需求和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六)评价建设项目各评价年限的交通影响程度;(七)提出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建设项目选址(或报审方案)的改善建议,并对改善措施进行评价;(八)提出评价结论与建议3.3 评价深度要求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如下:(一)建设项目概况根据收集的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类型,并明确建设方案和主要规划设计条件等内容。
主要内容为:(1)项目来源:说明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2)项目开发阶段:应具体明确建设项目开展阶段;(3)建设方案:说明建设方案布局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停车泊位以及出入口等;(4)其它信息:包括建设项目使用性质、使用对象、功能定位等二)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和年限依据建设项目的分类、规模和区位,确定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再根据建设项目规模指标与启动阈值之比R确定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和年限主要内容为:(1)启动阈值:明确启动阈值及其确定依据;(2)评价范围:明确评价范围确定依据、评价范围及其评价范围示意图;(3)评价年限:说明项目开发计划和评价年限及评价年限确定依据;(4)评价日和时段:说明交通影响评价日和时段及其确定依据;(三)区域现状交通分析根据现状交通调查,结合现状周边土地利用和道路网布局,分析评价范围内现状交通运行状况主要内容为:(1)交通调查方案说明;(2)现状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对评价范围内各种交通方式(包括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以及慢行交通)的交通流特征、交通设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现状交通运行状况;(3)总结现状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四)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规划解读根据收集的相关规划资料,解读评价范围内规划的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情况主要内容为:(1)阐述评价范围内上次层次规划的功能定位和土地利用情况;(2)说明评价范围内评价年限的路网建设情况;(3)提供评价范围内各类交通设施的系统规划五)交通需求预测依据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及开发强度,对各评价年限、各评价时段的背景交通和项目新生成交通进行预测,分析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交通量分布和运行特征主要内容为:(1)交通小区划分:说明交通小区划分的依据、结果及相应的示意图;(2)背景交通预测:包括背景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说明各个阶段采用预测方法、预测过程和预测结果;(3)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预测:包括新增交通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说明各个阶段采用预测方法、预测过程和预测结果;(4)公交需求预测:说明预测方法、预测过程、重要参数指标及其预测结果;(5)停车需求预测:说明预测方法、预测过程、重要参数指标及其预测结果六)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根据有无项目各评价年的交通系统状况,评价建设项目各评价年限的交通影响程度主要内容为:(1)机动车交通影响程度评价:包括评价范围内主要路段和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2)停车设施交通影响评价:包括项目配建停车泊位数量是否满足配建指标要求,停车泊位尺寸、内部通道尺寸是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布置是否合理等方面;(3)公共交通影响程度评价:包括建设项目出入口步行范围内的公共交通设施容量是否满足项目出行需求,建设项目人行出入口和周边公共交通站点之间的联系是否便捷等方面;(4)慢行交通影响评价:包括慢行交通设施设置是否满足出行安全需要,与建设项目出入口之间的是否便捷以及设施容量是否满足项目出行需要等方面。
5)交通组织管理评价:包括建设项目周边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出入口与衔接道路的交通组织、建设项目内部流线是否顺畅合理以及是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等七)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程度,提出建设项目内部交通系统、出入口及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改善措施建议,并对改善前后交通系统状况进行评价主要内容为:(1)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设施:根据出入口与外部交通衔接的状况,提出出入口数量、大小、位置以及交通组织的改善建议;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停车设施布局2)改善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各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优化;道路网络改善和道路改造措施;出入口或交叉口的渠化和信号控制改善;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以及停车设施改善等3)评价改善后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八)结论与建议根据交通需求预测和交通影响评价结果,明确建设项目建成后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交通改善后建设项目交通影响是否可接受主要内容为:(1)评价结论:明确建设项目建成后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明确交通改善后建设项目交通影响是否可接受,(2)改善措施:包括必要性措施与建议性措施其中必要性改善措施说明实施原因、实施可行性以及实施效果分析第四节评价报告成果要求4.1 评价报告成果形式交通影响评价成果应由封面、扉页、设计资质及编制人员名单、目录、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纸六大部分组成。
一)封面应标明建设项目名称、公司名称和编制日期二)扉页应标明项目名称、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加盖公司出图章)三)设计资质及编制人员名单应包括设计资质证明、成果编制人、校核人、审核人名单,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四)目录应分为规划说明书目录和附图目录五)规划说明书包括概述、项目概况、现状交通分析、相关规划和建设情况、交通需求预测分析、交通影响程度评价、交通组织改善与评价以及评价结论与建议说明书页眉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页脚应包括编制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及页码六)规划图纸采用统一图框,图框标明项目名称、项目编制单位以及图名4.2 规划说明书要求根据规划内容与工作要求可形成如下规划编制大纲在项目编制过程中受到编制城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内容会有所删减或增加,但总体章节内容要求如下:页脚内容#第一章概况1.1 规划背景1.2 评价范围1.3 评价依据1.4 评价年限1.5 技术路线1.6 评价内容第二章项目概况2.1 项目区位分析2.2 项目开发概况2.3 交通小区划分第三章区域用地及交通现状分析3.1 项目及周边用地状况3.2 项目周边主要建设项目3.3 区域道路网现状3.4 评价区域交通调查与分析3.5 慢行交通现状分析3.6 公共交通现状分析3.7 现状交通评价和主要问题第四章相关规划和建设情况4.1 城市总体规划4.2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3 评价区域土地利用规划4.4 评价区域道路系统规划4.5 评价区域公共交通规划4.6 评价区域慢行交通规划第五章交通需求预测分析5.1 交通需求预测总体思路5.2 背景交通预测分析5.3 新增交通预测分析5.4 项目公交需求分析5.5 项目停车需求分析第六章交通影响程度评价6.1 评价区域路段交通影响评6.2 交叉口交通影响评价6.3 公共交通影响评价6.4 停车设施交通影响评价6.5 其他交通设施影响评价第七章交通组织改善与评价7.1 交通组织与改善原则7.2 机动车交通组织和改善7.3 公共交通组织和改善7.4 慢行交通组织和改善7.5 静态交通组织改善7.6 交通改善后评价第八章结论与建议8.1 评价结论8.2 改善建议4.3图纸内容与要求规划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01建设项目区位图反映建设项目所在城市中区位,建设项目周边道路走向、规划用地与毗邻用地的关系。
02建设项目总平图(比例尺1:500〜1:2000)反映建设项目性质、规模、总平面设计方案和主要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