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重点笔记-知识点汇总(各高校通版-考前狂背).pdf

30页
  • 卖家[上传人]:a****c
  • 文档编号:113350346
  • 上传时间:2019-11-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8.49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第1页 资料见第二页资料见第二页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知识汇总(狂背版) 各高校通用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知识汇总(狂背版) 各高校通用 《隋唐古代文学概况》《隋唐古代文学概况》 第一部分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第一部分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隋、唐、五代文学,从时间上说,是以历史朝代为界限对文学史的划分,但是,从文学 本身的发展状态上看, 隋代文学因为国祚短促, 而成为从南北朝文学向唐代文学初步过渡的 阶段五代文学以诗歌和词的创作为主体,其中,诗歌是晚唐诗的余绪,而词则是北宋词的 先导因此,就总体的情况考察,隋唐五代文学,就是以唐代文学为主体和创作高潮的文学 发展阶段 一、唐代文学的内容与成就一、唐代文学的内容与成就 (唐诗)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序中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 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后来,鲁 迅先生又说过: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 ( 《答杨霁云函》 )这是对唐代诗歌高潮的 最具代表意义的评价唐诗,成为唐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门类,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 高峰。

      在诗歌观念和艺术精神上,它继承了从《诗经》 、 《楚辞》以来的诗歌传统,全面总结 汉魏以来各类体裁、各种题材创作的成就,将其融为一炉,结合唐代社会的全面繁荣和时代 变化,创作出最为杰出的艺术篇章具体来说,唐诗高潮的文学史意义具有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总结唐代以前诗歌发展的各种艺术探索,集其大成,最终确立其艺术的成就和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典范的创作给后来的诗歌写作树立了榜样,成为宋、元、明、清乃至新时期诗歌 创作与变革的参照标准 第三,唐代诗歌的艺术风貌和内在精神,不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诗歌观念,而且,反映 了有唐一代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唐代人的自然观念、历史观念、人生思考、政治情怀等 心理内涵,以及艺术的趣味和追求 (唐传奇)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奇葩,也是中国小说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鲁迅先生在《中 国小说史略》中说: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 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 ( 《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 )又进而引述明代胡应麟所言: “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 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也是同一意思 则两段话都是把唐代传奇和六朝的志怪小说相比较而言的胡应麟和鲁迅先生都指出, 六朝的志怪小说虽然写得是神鬼玄怪的故事,但是,当时的人都是将这些故事信以为真的 所以,志怪就是“记录”人间发身的神怪故事从今天看来,这些故事虽然怪诞不经,为现 实中之不无,但是写作者的态度则是“实录” ,以为生活中之必有所以,鲁迅先生说: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 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神鬼,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 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 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 之别矣 因此,唐代人写传奇,从故事形式上和六朝相似,但从写作心理和对待所写故事的态度 上来说,则是有“有意虚构”和“诚心实录”之区别的 唐传奇非但故事幻妙,人情曲折,而且文笔华美,非但六朝小说的简陋文字不能比, 就 是宋元以后的传奇写作也难以企及直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才能比美而且,唐传奇的 故事流传特广,被元明以来的文人改编为戏曲上演如元稹的《莺莺传》被王实甫改为《西 厢记》 ,就是最为鲜明的例子。

      (唐代散文) 中唐时期的韩愈、柳宗元等人,排斥当时流行于各种场合的骈体文,认为它是魏晋南北 朝以来动荡时期儒学衰变时期的文章风格, 而主张学习先秦两汉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的传统 抛弃那种讲求对仗和辞藻铺排的文风, 而主张文从字顺、 单行奇句、 长短随情的 “古 文”风格掀起了“古文运动”的大潮韩、柳等人,也成为唐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古文运 动直接影响了宋代的诗文改革,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鞏等,都是韩柳的追随者,也是 唐宋“古文”最终取代六朝骈体文而成为文坛主体的完成者唐宋古文也确立为中国散文发 展史上的重要传统后来明代的文学思潮主张“诗必盛唐,文必秦汉” ,也是和唐宋散文取 法秦汉传统相一脉而承的 (唐五代词) 唐诗之后能别为一家的诗体是词而词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大盛于两宋因此, 唐 五代时期的文学传统、音乐变迁、游乐文化等背景对词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词之所区别于诗 的“体裁风格”之所在的形成,都产生了十分深入的影响以敦煌曲子词为代表的作品还带 有原生性的特点,以白居易、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唐诗人开始染指词体,温庭筠、韦庄在晚唐 时期以词名家, 并且对西蜀花间词的形成, 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确定了早期词作的基本特征。

      后来南唐词人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总之,隋唐五代文学以唐代文学为主,而唐代文学中诗歌最为辉煌,传奇新变,散文重 建古文的传统,词体产生并初步确立其风格这就是唐代文学的基本课题和学习思路 二、唐诗之盛 1、唐代诗歌的兴盛 第一,唐代诗歌的数量很大清朝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到四十五年十月间,任江宁织造的 曹寅秉承康熙皇帝的旨意,设立“全唐诗局” ,彭定求等参与其中,在明末胡震亨的《唐音 统签》和清初季振宜《全唐诗》的基础上,编订成新的《全唐诗》 由于该书前有康熙皇帝 御制的“序” ,所以被称为《御定全唐诗》 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本子这个《全唐诗》 收 集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现代学者不断搜求增补, 《全唐诗外编》补 充了二千多首诗歌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陈尚君教授作《全唐诗补编》 ,又得到四千三百余首 这样,现存的唐代诗歌大体有伍万多首从数量上说,远远超过唐以前各代诗歌的总和 实际上唐代人创作诗歌的总量,肯定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总之,唐代时期作诗之盛, 我们只能从如今保留的五万多首作品中看到一个大概的规模, 一代诗文的总数, 已经不可想 见了即便如此,五万多首的成就也是惊人的 第二,写作唐诗的人群十分广泛 唐代的诗歌作者十分众多, 二千二百多人是至今存有姓名的, 还有很多佚名之作。

      而且, 唐代时期,写作诗歌并不仅限于文人之中,上自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下至渔人樵子、僧道 妓女,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会参与诗歌的活动 不但参与诗歌写作的人多,而且大家林立,名家纷呈首先唐代出现了李白、杜甫、 白 居易这三位大诗人,还出现了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益、刘长卿、元稹、韩愈、 孟 郊、贾岛、李贺、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十分众多的名家所谓大家,就是说他的成就是多 方面的,不但接触了众多的诗歌体裁、而且都有成就,而且在艺术上面目不主一格,十分丰 富而名家相对而言,艺术尝试的广度和发展的深度不及大家,但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成就,为他人所不及,诗歌写作中自不能缺此一种面目,一种风格后代学诗者,以为 李白乃是天才,其高处不可学而认为杜甫是穷尽人工的,所以可学从中晚唐以来,学杜 的何止千万,苏东坡《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 :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 杜 甫岂易学哉? 唐代诗歌的流派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歌流派、韩孟诗派、元白 诗派、苦吟诗派还有一些虽不以诗派论,而将其并称为一类作家的,如初唐四杰、沈宋、 文章四友、吴中四士、大历十才子、张王、元白、韦柳、贾姚、咸通十哲等。

      有的在诗歌理 论上有相似的主张, 有的则在创作上表现出相近的爱好和风尚,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学现象 第三,诗歌题材的深入发展和扩大 首先,唐代以前出现的几乎所有的诗歌题材,在唐代人的创作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闺怨诗、咏怀诗、公燕诗、游仙诗、咏物诗、悼亡诗、山水诗、田园诗、羁旅诗、寄内诗、 挽歌诗、咏史诗、边塞诗等等,都是唐诗中最为常见的题材而且,唐代诗人的表现技巧和 艺术造诣,足可和前代的诗人相较 唐代诗歌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也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其题材范 围的广泛程度也是超越前古的把诗歌雅词和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家庭生活、游乐生活广 泛结合,表现出多样的写作形态例如唐代初年的宫廷诗,就是君臣利用宴享的机会,主动 效法《诗经》以来“雅” “颂”文学的传统,粉饰政治的清平和祥和而且还寄寓了一种政 治研讨的心愿在其中 第四,诗歌的体裁十分全备,而且有很多诗人是各种体裁都十分擅长的 古代诗歌的体裁很多,大体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古诗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杂 言诗、乐府诗其中主要指唐代以前就形成的诗歌门类而近体诗则包括五律、七律、五绝、 七绝、五排等,主要是唐代时期形成的讲求格律、对仗的诗体。

      初唐时期,沈宋等宫廷诗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声韵规律等形式要求,正式 确立了律诗的基本体式又在五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七言律诗讲求格律的绝句、歌行都随之 出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所有体制到此完全形成 五言古诗历来以汉魏为典范, 唐代人的五古风格大变, 但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方 式明代诗评家说过“唐无古诗而有其古诗”的话而近体诗都邑唐代人为典范在《红楼 梦》中,黛玉指导香菱学习写诗,说过这样一段话 (黛玉说作诗)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 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 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 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 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 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 真心要学,我这里有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 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 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 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论诗一段,大都是从近体上立地步的,进而扩展到汉魏南北朝的古诗上去。

      而且不 主张学习宋代的诗歌,而主张从盛唐诸家入手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观念而他所列 举的王维五律,杜甫七律,李白七绝,又都是清代人学习写诗的主张只此一点,就可以看 到唐代诗人在为后代诗歌创作立“法式”这一点上的重要意义 第五、诗歌的流传很广且快 唐代诗人不但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当时的人都表现出对诗歌的广泛热情和爱 好名家名篇不仅仅是在文人之间传播,而且几乎是在全社会之间得到响应首先,诗歌的 被乐传唱,是诗歌得以广泛流传的途径之一 其次,唐代人的诗文篇章,到处被传抄诵读这又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唐代的诗人 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便赢得科举考试的胜算,所以,往往把自己的文稿到处赠献, 希 望得到对方的称赞和扬誉 当然他们赠献的对象都是具有地位的人为主 第二种情况是当时 社会也有追求新诗的时尚, 对于新作名篇的接受心态十分积极 这不但可以显示自己的文化 素质,而且也是学习写作诗歌的重要途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时的文人之间交往甚多,往往都有诗文相寄赠唱和而寄赠、 送 行的诗文都会被对方随身携带,到处宣扬,广泛流传这一点且不要说唐代本土的诗人之间 联系紧密,就是日本、新罗、百济等国的使节、留学生等在归国之际,中土文人也往往作诗 相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